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徐光启,世界之人也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02-01 00:00于哲学网发表

 

 



        在我们的历史上,有两位伟大的“翻译家”,一位是唐朝的玄奘;另一位是明朝的徐光启。徐光启说:“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先须翻译。”
       
        2007年11月8日至9日,“纪念徐光启暨《几何原本》翻译出版四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徐汇区举行。我应邀与会。到会者六十余人,来自上海、北京、天津、广州、香港、澳门、台北等地;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的学者亦与会研讨。我得知,许多地方都有徐光启、利玛窦以及那个时期中西交流的研究机构,如旧金山的利玛窦研究所,台湾的光启社之类,更不要说各大学和研究单位的学者了。利玛窦、熊三拔、徐光启的后裔也来了,这给研讨会增加了历史传绪的色彩,引起与会者不小的兴趣。此系研讨会之一“花絮”,象征中西文化交流绵延不绝。对徐光启的纪念,有此规模,甚为不易。我感到,徐光启,诚上海人也,亦全中国之人也,亦世界之人也。我曾时时为徐光启抱不平:明朝出了那么多奇事,也出了那么多名人,相形之下徐光启似乎是被“冷落”了;除了专家们对他和他的业绩做了有价值的研究工作之外,在大众方面,确乎知者有限。其实像徐光启这样的人,在明王朝中可说一人而已。
       
        开幕式以为徐光启、利玛窦新制两座铜雕揭幕开始。一座是徐、利在探讨《几何原本》的翻译问题;另一座,徐光启手握望远镜,仰望星空。这天上午,阳光明媚,秋风拂面,光启公园内,人群熙熙攘攘,许多晨练的市民以及过路的人也旁观了揭幕仪式,他们有人询问,也有人回答徐光启是谁,利玛窦是谁;知识真该大大地普及。在他们的头脑里,我想至少刻上了徐光启的名字和他为科技文化所做的贡献。
       
        参加研讨会的人都提交了论文,对徐光启作为中西文化会通的开山人物和科学先驱的方方面面,做出了各自很有心得的研究。这些论文编成专集,必是徐光启研究的一份有价值的文献。玄扈先生九泉之下颇不寂寞也。
       
        研讨会的第一天,为“主题发言”,安排了八个发言人,如中科院院士席泽宗讲“《几何原本》的中译及其影响”,香港的张隆溪讲“徐光启对我们的意义”,台北黄一龙讲“明末西洋大炮的引进”等等。主人也让我作一个发言。我已交了论文,题为《徐光启、利玛窦及十七世纪中西文化会通与冲突》。我没有念那篇论文,只即席作了三点补充:第一是徐的思想,他在皈依天主教后的《与友人辩雅俗书》中自述“仆所持者尧舜周孔以来相传规矱而已”,很不赞成佛老之说,以为“幽邈无当”、“乖谬无理”。对天主教的“事天之学”,则以为“可以补益王化,左右儒术”,可以“补儒易佛”。所以徐光启的思想是以儒为本,佛耶结合。利玛窦带来的科学知识,以及“天主实义”都是外国的东西,但光启认为“苟利于国,远近何论”。第二是徐的人格。徐在阉竖、权臣当道的中晚明,守正不阿,丝毫不附和党派的争斗,尝谓“植党为私,涣群为是”,“生无媚人之骨”,保持着人格的独立。第三是徐是悲剧人物。徐在朝为官三十多年,从翰林院庶吉士直到文渊阁大学士,一直清廉自持。晚年受命练兵,明成祖时立下的“三大营”制度已经蜕变成拎不起来的残兵,徐光启练兵承其敝,由于“孤纵一人”,要人没人,要钱没钱,所上疏奏,朝廷只批“知道了,钦此”,便无下文。徐光启成了“光杆司令”,万般无奈,只能在古稀多病之年告老还乡。死时身无长物,囊无余资,“大学士”的境遇是很凄凉而孤寂的,空留下了朝廷按官阶修的坟墓,供人凭吊。然而正由于他是身处皇权专制下的悲剧人物,纪念他的功绩,更有独特的意义。
       
        第二天为正式的讨论,我因去医院,大部分没有参加,好在将来会有汇辑的论文。参加的人说讨论得很热烈,内容十分丰富。有一个法裔美国学者魏扬波(Jean-Baptiste Wieste)联系徐、利之交,讲到法国耶稣会传教士对徐汇区以及上海教育、科学方面做出的贡献,比如过去的震旦大学,还有现在仍在的天文台,都有他们出的力。最近杨绛先生在《走在人生边上》中也提到了这座天文台。杨先生回忆八十多年前读书时常和小朋友一起听一位劳神父(Père Robert)讲故事,送他们小玩具;他向孩子们说:“欢迎你们到我的天文台来,让你看一晚星星!”这天文台大概就是当初耶稣会传教士建的观测台吧?这是题外话了,总之,中西之间的邂逅和交往,实在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可以回忆。
       
        当晚,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举行了一个很自由的招待会。会间,一位在上海的意大利音乐教师用钢琴演奏了利玛窦谱的一段曲子,四个音乐学校的小学生合唱。研讨会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会后,相约后会有期。据说,来年还将在利玛窦的故乡举办类似的纪念活动呢。
       
        研讨会结束后,除作为协办单位之一的《新民晚报》有报道,也有文章外,我没有见到片语只字,故有此志。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