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林云:西游人性——再读《西游记》(二)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02-01 00:00于哲学网发表

 

 



    第二章  《西游记》为什么要让一只猴子作为贯穿始终的主要人物?

      

      既然《西游记》是一本关于人性的著作,那么,我们就需要从人性的角度去探讨这个问题。

     

      首先,从外形上看,猴子与人的五官和四肢的结构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大多数人对这一点都有较深的认识和了解,毋须多言;

     

      其次,在手的应用方面,猴子与人类似。它不仅有着灵巧的双手,也能像人一样,用这双手做出一些简单的动作,包括使用简单的工具。尤其是一只受过训练的猴子,还能完成一些难度较高的动作,如:抬轿子、画图画等等;

     

      再次,猴子有一定的智力水平。据称,年龄大一点的猴子的智力水平,通常可以达到三岁左右孩子的智力水平。这也在某种程度度上意味着猴子有一定的智商;

     

      还有,猴子很小,小在它的个头上。即使是《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也和现实中的猴子差不多大小:身高不足四尺,相当于现在的一米左右。这样的一个小不点,要是做点什么错事,甚至于闹出点大的动静,相信也不会有人轻易去责难它吧。人,本来就极富同情心,尤其是面对看上去相对弱小的生物,天生就有一种愿意呵护的心理。所以,即使这样的小生命,做出再大的错事,诸如闹翻天的大事,我们仍然会宽宏大量地说:“算了吧,饶恕它吧,它只不过是个不懂事的小不点罢了!”更何况,如果这个小不点还是一只未经驯化的猴子呢?

     

      试想,如果把做错事的换成一个人,可能有人早就忍不住要跳出来指责一番了:“怎么可以这样呢?怎么会这样缺乏教养呢?怎么可以原谅这样胡作非为的行为呢?……”这就是设计一个角色带来的巨大的心理反差:当我们看见一只小猴子在那里闯祸的时候,我们只是在看热闹,我们只会更多地喜欢那只猴子而不是谴责它。作者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放心地把一只想象中的猴子放到我们的面前,而不用担心有什么不好的反应。

     

      更重要的是,猴子在我们心目中的位置,与一般的动物有着完全不一样的心理定位:猴子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无论男女老幼,当我们看到猴子的时候,总会发自内心地升起一种喜悦的心情。似乎在冥冥之中,猴子就是一种能为我们带来无穷乐趣的小动物!

     

      为什么我们会喜爱猴子呢?

     

      翻开现代心理学有关TA(即交互作用分析学)的相关理论,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每个人的身上,都存在着三种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和儿童自我状态(儿童自我状态又分为适应性儿童自我状态和自由儿童自我状态),这几种自我状态决定了一个人将在现实中采用何种方式思考和行动,即:要做什么和怎么做!简单地举个例:当一个人的父母自我状态占据上风的时候,那他(或她)就会做出一些类似父母的举动,如指责或抚育,其表现看上去就是一个十足的严厉父母或者慈父慈母;当成人自我状态占据上风的时候,人就会表现得非常具有逻辑性和理性,并具有伦理道德的约束;而当儿童自我状态占据上风的时候,一个人会表现出类似儿童的特点:非常顺从、极度反叛和努力寻求自由。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当有些家长在骂孩子的时候,话语里总是充满爱怜地说:“你看看这孩子,就是一幅猴性,好动,总是停不下来。”从家长这样的话语中,我们很难真正听到严厉的责骂的意味,相反,我们听到的,更多是对孩子的天性自由、活泼好动表达出的发自内心的喜爱!当家长这样说孩子的时候,其实他们的内心一定也充满了喜悦之情,很难说还暗藏着另一种情结:恐怕心里也期待着能像眼前这个孩子一样,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欢乐一场,却苦于岁月弄人、时光不再了。

     

      猴子的特性,更多地类似一种儿童自我状态,因为在它的行为之中,有太多不受约束的自由成分。既然在每个人的内心都潜藏着一种自由儿童状态,那么,对于猴子这种动物的怜爱有加,也就非常容易理解了:如果,我们约束了一只猴子,就相当于约束了内心一个自由的儿童自我,我们会感觉受到束缚、很不自在;与之相反,如果我们放任一只猴子在想像中的天空自由地飞来飞去、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它富于变化、神通广大、无所不能、还能够长生不老、降妖除魔、最后还能修成正果、立地成佛……那该是一番多么诱人的景象啊!

     

      自由的猴性,加上为了争取自由而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迹——这种轰轰烈烈更多只是存在于大多数人的脑海中的一个愿景而已——当然令人既感觉有趣、好玩,又让人觉得激动、伟大;无论这个人是孩子,还是成人,谁不在内心里盼望着自己的人生能够像这样呢?

     

      《西游记》的作者正是基于对人性的透彻了解和洞察,才挖空心思地“设计”出这样一只猴子,一个被贯以“美猴王”的石猴、一个充满了人性许多优点的孙悟空、一个无所畏惧的齐天大圣、一个为了完成取经大业而又收敛了许多缺点的孙行者!

     

      这只猴子,有反叛、有顺从、更有自由,完全代表了一个内心最真实的儿童自我状态,所以,当我们每个人看到它的时候,总好像从角色中找到了自己最需要的某种元素,某种程度地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时光——不管这种时光确实在过去曾经拥有过、还是只在我们幼时的幻想中存在过——它确实又回来了,从一本叫做《西游记》的小说里走出来,被一只叫做孙悟空的猴子牵引着,一路“西游”而去……

     

    这绝对是一次关于人性的自在的游历!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