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林云:西游人性——再读《西游记》(一)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01-31 00:00于哲学网发表

 

 



    第一章 《西游记》到底写的是什么?

      

      在《西游记》的开篇,第一回的回目里,清清楚楚地写着:

     

            灵根孕育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开宗明义,这是古人写作的一贯作风,无论所写的是什么类型的文章,对他们来说,这样的开头,都是极其重要的一件事情。

     

      阅读完《西游记》,再回头仔细解读这个回目,我们不禁会想:第一回不就是写孙悟空出世吗?他也的确是天地所生,所以,用“灵根孕育”不是非常恰当吗?但是,当我们再看第二句的时候,就会问,“心性修持大道生”是什么意思?难道仅仅也是在重复第一句的意思吗?如果不是,那作者要说的是什么样的心?什么样的性?什么样的大道生出来了呢?而且,从第一回里,我们没办法找到准确的答案,即使看到孙悟空最终被菩提祖师收留下来准备开始学道,也好像不能充分解释这样的回目的含意。也许,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后来西天取经的一个重要人物已经诞生了,可归根到底在《西游记》里,唐僧才应该是那个真正成就大道的人呀,为什么要放到孙悟空出世的时候来提这个呢?

     

      当我们更仔细地阅读完整部《西游记》的时候,才恍然大悟:原来在第一回的回目里,作者已经非常明显地给了我们一个提示——《西游记》绝对不仅仅是一本神怪小说那么简单!

     

      在各种版本的《西游记》的前言里,大同小异地写着:《西游记》记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师徒四人,历时一十四年、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回真经,修成正果。一路上,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围绕着唐僧师徒四人,打打杀杀、热闹非凡。尤其是小说的前几回,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近乎完美的艺术形象:孙悟空。它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为人称道不已!于是乎,关于这本书的理解,也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说《西游记》是写劝学的、是谈禅的、是证道的、是通《易》的,还有说是反映农民起义的、讲述阶级斗争的……众说纷纭。

      以上所有的看法或说法,都可以理解为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对这本书的内容作出的各不相同的反应和思索。

     

      但我认为,作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除了因为它的神怪体裁显得异常特殊,因此在书林中独树一帜;同时也因为它的通俗易懂,很容易被人们津津乐道、并在民间广为流传;还因为孙悟空和猪八戒这两个突出的艺术形象,让人既感到真实,又觉得亲切之外,一定有它更深远的意义或者说更为深刻的内涵在里面。因为人们总能从小说里收获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这种东西,恰好是人们心里最最需要的。这种东西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引起人们的共鸣、发人深省,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这种东西是什么?

     

      那就是人性!

     

      只有关于人性的作品,才最具生命力和活力。这也恰恰是《西游记》能成为一部广为流传的作品的最重要原因!(类似的,比如蒲松龄的《聊斋》,也是因为它的妖狐故事里深藏着丰富的人性因素,才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并一直流传下来。)

     

      仔细翻看《西游记》,我们会惊喜地发现,在书中许多地方,都能看到关于人性的痕迹。小说是如何表达人性呢?我将在以后的内容中一点一点地把它剖析出来。作者把太多关于人性的内容分解开来,精心地掩藏在整部书的各个部分里,并不是那么一目了然。

     

      但是,不管作者怎么掩藏,他还是有意无意地在小说中表达他最想表达的人性。除了内容,即使在小说第九十九回的回目中,也能够看到呼应第一回回目的文字:

     

            九九数完魔刬尽

                  三三行满道归根

     

      是什么样的道归根呢?结合第一回的回目“心性修持大道生”,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从“大道生”到“道归根”,一个关于“道”的话题有了圆满的结局。难道这个“道”,仅仅是取回真经、得道成佛吗?又好像不是表面看上去的那么简单。当我们仔细分析整部《西游记》的关于人性的问题之后,答案也就一目了然了:确实是人性的修炼达到了一个完整的程度。

     

      《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描述了四个人不同的性格特征。这就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错觉:你看孙悟空是怎么样的;你再看,猪八戒是怎么样的;唐僧又是怎么样的;沙和尚又是怎么样的;还有白龙马……等等等等,一个又一个,面目各异、性格也完全不同。有的人物被着力刻画,所以性格特点鲜明突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如孙悟空、猪八戒,我们会花很多时间把他们与现实生活中的人作比较,然后得出一些结论,这也是通常的思维方式;同时,有的人物着墨不多,不能给人太多印象,如沙和尚,我们只看到他憨厚朴实、言语不多、只知道出力干活、牵马挑担,如此而已;还有一些人物,只有寥寥数语,如白龙马,当我们提到它的时候,只能想到它就是一匹马,在小说的后面连台词几乎都没有,如果确实需要再多追问几句,可能会想起它原来还是一条小白龙,除此之外,再也找不到更多关于它的东西了,但仔细阅读之后才知道,原来,这条小白龙龙,在小说里的意义却非同寻常,这个往往被人忽视的角色,也绝不仅仅是一匹白马、一个坐骑那么简单!

     

      《西游记》里众多的人物性格,丰富而各有特色,确实像是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幅人物的画卷,让人感觉真实可信、亲切自然。作者在娓娓道来这些看似平凡实则就在我们身边的人物性格的同时,却隐藏了太多的关于人性的信息在里面,他一定是一个非常富有道家哲学思想的人:让你人在热闹中看到了最平常的东西,却把一条最大的真理埋藏在其中。就像我们看到水一样:我们能看到平静的水、也能看到流动的水;我们能看到微波泛起、也能看到涓涓细流;既能看到激流奔涌、也能看到惊涛骇浪;这一幅幅生动各异的画面,却只是同一种事物的不同表象,从这些各异的画面中,我们最终只能看到一样本质:那就是水。前面看到的众多各异的表象,就是水之道!

     

      水,是自然的产物,看上去并不复杂,即使形态各异的水,最后的本质也不过就是水而已;人,归根到底,也是自然的产物,可是要复杂很多。现实中的人、文学作品中的人、活生生的人、虚构的人,无论具备人的外形,还是不具有人的外貌,如同《西游记》里的人物,除了唐僧具有人的外形,其它几兄弟都不完全拥有人的外形,但我们一看,就会从心里认定:它们就是一个个完整的人。也就是说,他们到底还是逃不了一个“人”字。如同关于水的描述一样,所有人物的出场和活动,不论他们有什么样的外表和表现,最后向我们揭示的也只是同一个本质:凡是具有人性的生物,在我们的眼里,都是人。这就是人之道!

     

      所以,《西游记》的作者在第一章开篇的回目里,就已经很清楚地告诉大家:我是在讲述人,这部小说谈论的是关于人性的话题!问题在于,小说后面的故事太过离奇、也太过热闹和精彩了,以至于我们往往会被作者精心设计的精彩迷住了双眼,却忘记了,我们最应该看到的东西什么!

     

      我常常不由自主地感觉到,无论这部《西游记》的作者是谁(这点已经非常不重要了,但无论是谁),他一定是一位非常幽默、非常善于掩藏真相的人。他把如此丰富的关于人性的内容,隐藏在一幅幅热闹的打斗场面里,几乎不露任何痕迹;他狡黠地在篇首第一回的回目里把想说的第一句话露骨地说出来之后,就开始和我们打起了哑谜——再也不肯明确地说什么了。每当我阅读《西游记》长达一百回的文字,注意到作者有意无意地透露出一些关于人性的蛛丝马迹的时候,我仿佛总能看到,他正看着我,冲着我惬意地挤眼微笑,意思是说:对了,那就是我想告诉你的……

      或许,这只是作者有意为之;或许,是作者掩藏真相的本领太过突出了一些;或许,他只是不想让关于人性的真相太过于明显;或许,他希望能够让人们在探寻真相的同时有更多的思考,总之,当他把完整的人性切割得支离破碎,并把这些碎片一片一片地深藏在茫茫的百回文字之中、埋藏在精彩绚烂的打斗和神话般的传奇之中时,要拼出这幅完整的人性画面,确实已经显得异乎寻常的艰难。不管怎样,既然是机缘凑巧,我能在无意之中,碰触到几片散落的人性的碎片,由此激发我寻找到其余部分,并把这些找回来的碎片较为完整地拼合起来,我只希望,能够竭尽之所能,把拼合起来的东西展示给大家看看,至于看上去的画面,是否就是作者创作当初的真实意图,我确实无法清晰了解。

     

    或许等到有一天,当我和作者面对面的时候,我一定会向他请教有关《西游记》的所有问题,诸如:《西游记》究竟是一本写什么的小说?他为什么要这样写?当然还有关于人性的话题,我想,他一定会非常乐意谈及这一点。如果真有那一天,我就能够真正领会作者的创作本意。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