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文化传统深邃厚重。中国人生存环境造就了中国人特有老成持重、温和敦厚的文化性格。因此,也就形成了中国人尊重传统及自觉承续传统的文化习惯。传统是在文化发展中由社会集体记忆的“既有的解决各种人类问题的文化途径”。传统在中国人看来,它是不证自明的真理,传统在延续文化、再造社会方面有着独特的文化功用与文化意义。 中国是一个悠久的文明古国,但在20世纪的一百年历史中,中国人持续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持不信任态度,甚至简单粗暴地予以拒斥,从而妨碍了国人对本土文化传统辨证与科学的认识。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全球化过程的加快,中国正自觉与不自觉地融入世界秩序之中。中国正处在跨越式大发展的历史阶段,同时也是传统与现代对接,中西文化再次交会的特殊时代。由于经济发展对民族国家立国基础的稳固,同时与以商业文化为主导的西方文化的面对面,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固有弊端有了更直接、更清醒的认识,而对近一百年来一向自我贬低以迎合西方文化的文化自贱心理开始反思,中国人如果要在世界族群中确立自己的地位,就必须有自己的文化本位、文化价值观与文化立场。我们虽然认同西方文化在经济科技与现代社会建设方面的重要贡献与示范意义,但它毕竟不能满足我们习惯性的精神需求,它甚至与我们传统的价值观有着根本性的利害冲突。为了维系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为了增强民族认同,为了强固民族的凝聚力,人们必须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与现实社会功用。经过数千年锤炼的中华文化传统中包含着独特精神特质与合理要素,重新受到人们的关注。让传统回归现实是当今中国的心理需求与社会需要。 传统节日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遗产,它在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传承传统文明的功用。理由如下: 首先,传统节日是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它承载与传递着传统。人们利用传统节日定期进行传统的表演与传统的教育,使传统在民众生活中得到延续与加强。传统有时隐藏在生活的背后、隐藏在人们的思想深处,人们要选择具体特殊的时间将它表现出来,人们通过各种节俗活动,在耳濡目染中自觉理解、接受传统,从而实现传统的传递与继承。 其次,节日最大特点是周期性复现,传统节日周期性的复现就为我们强固民族文化传统提供了有力保证,传统节日保守与强化着传统。民俗节日的周期性出现,人们不断地脱离日常世俗时空,回到神圣的历史时空中,直接面对自己的祖先,反复重温传统,体味传统,从中汲取新的文化力量。 最后,传统节日给传统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重要机会。传统依赖家庭与社会传承,其中节日是重要的时间载体,对于传统的认识与理解各时代都有不同的侧重,人们在传承文化传统的时候,不断地赋予传统以新的解释。这种新解释往往构成新的传统内涵。比如我们中华文化传统的核心是和谐,它在古代偏重于人与神、人与家族的和谐。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在节日活动中不断地创造出普通人与具有高尚情操的历史人物之间的精神联系,创造出人们与村落街区邻里之间的情感联系。在当代传统节日中人们又重新强化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在现代化的快节奏生活中,人们重新发现传统中的人性意义,亲近自然、亲近身边的人正成为现代休闲生活关注的中心内容。当代西方的思想家之所以对中国先秦儒家、道家思想发生浓厚兴趣,就在于人们对传统的重新体认。 既然传统节日在中国当代社会有如此的文化效用,那么我们就应该充分重视对传统节日的传承与保护。我们觉得以下三点是在当前传统节日保护中应该特别强调的: 第一,该将传统节日问题提升到传承中华民族文明的角度认识,传统节日是中华文明的结晶,是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重要遗产,并且它是和谐社会的积极的文化力量。对传统节日习俗不要简单因为局部与枝节的原因,就予以禁止与限制,应积极地创造条件,让人们舒心地享受传统节日。 第二,应该以各种方式给传统节日营造传承发展的空间,积极调动广大民众传承享用传统节日文化的自觉性与创造性,将传统节日重新回到人们生活中来,变成人们现实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在传统节日期间,可根据变化了的社会状态,创造新的节日习俗,当然这种新节俗应该得到人们的认可与接受,并且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并逐渐形成新的节日传统。传统与创新是节日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根本保证。 第三,传统节日的传承与保护应该贯彻整体保护的原则,并将传统节日整体保护工作落到实处。首要的问题就是给人们提供回归家庭、享用这些传统节日的时间保证。在农业为主的乡村社会我们不需要政府规定假期,因为,大家可以自由支配时间。但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人们大多在公共时间制约之下,如果没有统一的地区性或国家的假日,人们很难有心情与精力享用自己的传统节日。 总之,传统节日的传承与保护是当代中国的重要文化课题,它不仅需要民俗学者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家的鼓与呼,更需要的是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需要社会公共权力的支持。只有如此,我们传承享用了数千年之久的节日文化长河,才不会断流,而且还会泛起新的涟漪,甚至掀起新的潮头。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