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大师》:追寻中国的文化脊梁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01-25 00:00于哲学网发表

 

 



      今天什么东西可以打动人、可以让人们超越物质,寻找到精神上的平和与宁静?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的《大师》就是一档可以让人找到精神安宁的栏目。

      上海市一位医生说,她是无意中收看《大师》而被吸引的,“我流泪了,它让我意识到,生活中除了物质,还有更重要的东西可以感受幸福与价值”。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纪实频道的《大师》栏目,计划花3年时间拍摄150集,讲述100位大师。

      19世纪至20世纪的100年,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转型的中国,经历了大灾难、大动荡和大分化。蔡元培、陈寅恪、黄炎培、竺可桢、张元济、华罗庚、张伯苓、马寅初、陈望道、童第周、徐悲鸿……将这100个大师连接起来,便组成了近代中国奋发图强的历史长卷。他们中的每一个名字,都是这幅长卷中开风气之先的启明星和里程碑。这样的大师走上荧屏,怎能不让人震撼,这样的故事走进家庭,怎能不让人肃然起敬。

      《大师》创作秉持着这样一种思路:坚持思想高层次,学术高价值,拍摄高质量,要有可看性。栏目组成立了专家顾问团,请学者介绍大师,并完成大师的人物小传和学术稿。权威的观点和研究成果,为大师作品把握了基调。纪实片制作没有停留于做学问,而是深入挖掘贯穿大师一生的精神追求。在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的冲突中,揭示大师人生最精彩的篇章,并将学者的研究成果融入其中。创作中,将有限的篇幅集中于社会动荡与大师个人命运的冲突,突出展示中国知识分子对社会之苦、百姓之难的切肤之痛;对改变国家之贫、民族之穷的执着追寻,是栏目着力表现的精神境界。

      编导们原原本本地阅读原著,了解大师的一生,然后采访与大师生活工作过的家人、同事和学生。往事如一幅幅真切的画面让聆听者激动不已。通过研读原著和采访,大师“枯燥”的学术思想精髓,被生动地展示于荧屏,他们殚精竭虑、至死不渝的奋斗精神,深入浅出、感人至深。

      93岁的马相伯在抗战烽火中创办复旦,从桂林到昆明到越南,一路流亡,一路办学。他说,“我是一条狗,只会叫,叫了一百年也没有把中国叫醒。”一个“爱国老青年”的形象深深烙在观众的心上。蔡元培,一生助人、一辈子为社会着想,然而自己却没有一处房产。这样的学识人品,如一座高山,耸立在观众心头。张元济,倾一生心血,收藏古书盖起东方图书馆,却被战火化为灰烬。如此打击没有压垮他,不久,他又从头做起,以后还将藏书全部捐出,成为今天上海图书馆的基础。童第周,拒绝了美国科学院的一再挽留,回到炮火连天的中国,为买一个高倍显微镜,竟负债十几年。然而,中国生命科学的研究,却因为他的回来,得以在战火中延续。

      还有许许多多的大师,他们中的每一位大学者、大科学家、大艺术家,如果留在海外,或许都能获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并享受优越的生活。然而,他们把个人命运完全融入于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利益之中,心甘情愿地献出一切。《大师》的每一个人物,都是用这样的大奉献、大情怀、大爱心,让观众动容。

      一位大学教授说:人们关注这个节目,是因为大师精神呼唤已久,观众带着一种渴望,在节目中找到了思考。大师那个时代,传统文化中知识分子为国为民的气节,是今天最需要传承与发扬的民族精神。《大师》提高了民族自豪感,证明追求真理、忠于祖国、热爱人民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共性。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