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家出版社日前推出一套“西方经典通读”系列丛书,精选亚里士多德、黑格尔等一批影响世界的西方思想巨人的学术经典,包括《资本论》、《社会契约论》等20部,并请网友投票,从徐静蕾、于丹、易中天、濮存昕、韩寒等12位明星中,选取一位最适合代言“经典通读”的人,做电视广告、平面广告和签售等。 毋庸否认,这是一次通俗化解读、市场化推销的出版。正因于此,消息甫出便遭到了颇多质疑,担心如此推销不但不能拉近读者与经典的距离,反而使原有的一点对经典的敬畏之心也丧失殆尽。按照惯常的思维逻辑,不能说这种担心没有道理。但是,如同《百家讲坛》催生了《论语》热,在《社会契约论》等学术经典被许多人束之高阁或者敬而远之的当下,请明星代言“经典”也未必不可以尝试。 鹿桥先生在《未央歌》前奏曲中写道:“二十世纪的人是太忙了。没有工夫去读谈思想的书。”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种状况几乎没有改变甚至还有加重的态势,一方面生活节奏愈来愈快了,另一方面通俗的文化泡沫几乎包裹了心浮气躁的人们。所以,不要说《资本论》、《社会契约论》,就是国产的《论语》、《庄子》等等,如果不是《百家讲坛》等现代传媒的另类推介,恐怕也还是冷冷清清。这个时候,按照现代传媒规律为学术经典做一些广告推销,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进一步看,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图书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独善其身”。口耳相传也好,媒体广告也罢,不过是不同的推广传播形式,而学术经典的核心只在于它的思想力度和锐度,只要无损它的思想力度和锐度,靠怎样的形式传播并无大碍。实际上,翻开每一本杂志,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广告和其他杂志的广告,只不过没有走到明星代言的地步罢了。经典小说《未央歌》定价高达58元并且热销,不也是借助了独特的商业和市场化操作模式吗?从某种意义上说,于丹不就是代言了《论语》吗?易中天不就是代言了“三国”吗?所以,明星代言“经典”本质上不是洪水猛兽。 不过,明星之于学术经典虽然不是不可踏入的雷区,但也不能像化妆品和方便面一样任意喧闹。明星代言“经典”至少在两个方面不能没有底线:一是明星身份,一是代言形式。化妆品代言瞄准的是美女,西装代言寻找的是靓男,同理,学术经典的代言人应该具有一定的学术身份,而不能像药品广告一样蜂拥而起做到消费者不相信的地步。此外,代言学术经典应该归类于公益事业,亦即无偿而非有偿。一方面是学术经典推广的社会使命使然。你可以凭借市场化手段进行推销,但却不能一身商业气息功利得让读者反感,从而事与愿违。另一方面,纸张价格已经上涨了20%,出版界难堪重负,如果再为此支付天价代言费,或者难以应对计划胎死腹中,或者书价畸高“待字闺中”,最终演变成一个炒作的噱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