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想像古代中国呢? 在这里主要是想说一下涉及古代中国的亲族、伦理和政治多方面的话题。不过,要了解古代中国的伦理和政治,就先要谈一下古代中国的家庭和仪式。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的,因为古代中国的伦理和政治有很多大道理,看上去很抽象,其实都有很具体的经验和生活背景,特别是古代中国的儒家,很多人觉得它很伟大、很高尚,但它的很多伦理和道德思想,其实就是从当时的家族、生活和仪式里面引申出来的一套规则。“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说起来,那些三亲六戚、行礼作揖之类的旧时风俗,却支持着好大一个民族和国家的伦理和秩序。 旧时风俗当然是古代故事。也许你会觉得,我们所讲的古代中国,是个很陌生的过去,那个时代的生活世界,离现在的都市生活很远。现在的城市里,充满了Boutique、染头发、卡拉OK加上灯红酒绿组合起来的文化,包围着我们的是各种流行书籍、时髦衣裳、电脑网络,古代的生活世界在感觉上的确离开我们已经很遥远了。所以,要理解古代,需要我们有一些想像力。记得上学的时候,老师告诉我说,了解历史不能单靠读古书、文献,有时要多看文物,在文物环绕之中感觉古代,有时还要有文学家一样的想像力,在古书的背后想像出文字没有书写的历史,换句话说,就是尽量地暂时离开“现在”,通过历史图像和文献去想像一下,如果我生活在一百年以前甚至更早的时候,生活场景到底是怎么样的。当然,这种想像也不是随意的,现在,很多人对古代生活与文化的了解,是通过小说、电视、评书。看了《三国演义》、《水浒传》就以为古代人就是这样的,曹操是花脸,关公是红脸,包公是黑脸,古人可以三拳打死镇关西,可以徒手打死老虎,还可以喝十八大碗酒。看了《雍正王朝》,以为政治就是这样的,皇帝就是那样清正廉明或者阴险毒辣,有时还有些风流韵事的。看了《还珠格格》就以为清代的格格可以很浪漫,不仅可以放肆大笑,而且可以到处乱跑。其实,那个时代绝不是这样的,至少大多数人的生活不是那样的!所以说,想像古代就需要体验,也需要考证,通过历史文献的阅读和实地考查的证据,不断校正我们的想像。 可是,那个古代中国,真的离现代中国那么遥远吗?真的只能残存在好遥好远的过去,真的只存在于那些发黄的故纸堆里吗? 2、从葬礼说起 在古代中国,大概从2000多年以前一直到19世纪,在那么长的时间里,汉族中国人生活里最常见的仪式大约就是葬礼了。谁都知道,人是会死的,不管你怕不怕,愿意不愿意,死亡公平地对每个人都是一次。所以,上至皇帝,下至平民,不管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都要有葬礼。可是,古代中国的葬礼和其他文明中的葬礼不一样,虽然西洋人也在教堂里有安魂仪式,在下葬的时候要有牧师祷告,但是古代中国的葬礼实在是意味深长,包含的文化消息也更多,因为,在古代中国它并不仅仅是一次和死者告别的仪式,而且是给生者以暗示和教育的一堂课,它还要承担清理和规范社会伦理和秩序的责任。所以1880年代,一个西洋人J. J. M. Groot在厦门看了一次完整的葬礼后大有感受,他从死后的哭泣开始,到吊问,一直看到最后的安葬,他在这个葬礼中看到了整个的中国信仰系统,这次仪式让这个西洋传教士很吃惊。于是,他把它当作中国宗教信仰的重要起点和基础,写在了他的《中国宗教系统》一书开头。 一百多年像流水一样地过去了,这一百多年是中国“二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所以到了现在,城市里已经很少看到这种丧葬仪式了,常常是追悼会、告别仪式、火葬、骨灰撒入大海等,可是,这是现代社会和现代观念的产物,至少在半个世纪以前还不是这样。在五、六十年代,中国还有传统的丧礼,丧家请了道士吹吹打打,舞剑击瓦,喷水作法,念经歌唱,而且还在临街挂了各种招魂幡和白布孝幛。这些丧事活动,在现在的香港、台湾倒还有,只是内容也渐渐地有了变化,显然是“去古已远”了。 图像有时候可以帮助人回忆历史,那么,让我们来看历史图像的记载。《北京风俗图谱》画的是北京清代上层社会的人家里办丧事,有十几幅,好像是连环画一样,画出了一个北方满族贵族家里办丧事的过程:第一是《丧事搭棚》,指准备丧事用的棚架;第二是《停尸图》,在大厅安置尸体,焚烧纸线香烛,燃长明灯;第三是《挂孝图》;第四是《首期念经》,指的是七七四十九天的丧事的头一个七天,请僧侣来念经超度;第五、第六是两幅《送三》,指死后三天用纸马车、纸钱恭敬地把死者送走并焚烧纸车马陪葬;第七、第八幅就是《出殡》,指安圹下葬的仪式;第九是《安葬图》,描绘让棺材入土的情况;第十是《圆墓》,埋后三天,坟墓已经拱好,亲人都去参拜;第十一幅是《烧伞》,古代大官出行有执伞者在后,烧伞就是意味着送死者远行;最后第十二幅是《烧船》,意思也是一样,据说死人要在阴间渡过一条鹅毛不漂的阴河,烧船就是为了让他平安渡过这条河,到达另一个世界。 3、未知死焉知生:“为死人的葬礼都是做给活人看的” 大概Groot在厦门看到的,就是类似这样的情景,当然,他看到的那次葬礼不是在北京,也不是满人家庭,不过大体的意思相仿。俗话说:“旁观者清”,有时候真的就像苏轼写的那样:“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不一定看得清楚,有时反倒不如洋人的“异域之眼”。Groot的《中国宗教系统》大概是西方学术界最早研究中国宗教系统的著作,它从1892年开始出版,一直到1910年出齐,一共分成六卷:(1)葬仪,(2)灵魂,(3)道教的理论,(4)神祗与祭祀,(5)佛教,(6)国家宗教。大概这就可以代表当时西方人对中国社会与宗教的观察和理解。在卷一开头的序文中,Groot说了一段话:“在中国,灵魂崇拜是所有宗教的基础。灵魂崇拜,又是从人是否会死亡开始的。所以,生存着的人会想这样的问题:怎么处置遗骸?这可以显示生存者的思想,因为他在想:遗骸中是否继续住着灵魂?他们还会复活吗?” 这个问题确实很重要。处理遗骸、关注灵魂,是产生而且是古代中国宗教信仰的起点与基础。死亡、下葬以及死后世界的想像,在古代中国社会生活中相当严肃,让我们再看一些关于死后世界的想像,古人想像人死以后在阴间有不同的冥王分管所有的人,有阎王和判官的严厉审判,有各种惩罚,像把人绑在铁柱上用火烧、鬼卒用刀锯开膛挖心之刑等。总之,在古代中国人的想像中,死后的世界是一个恐怖的、每个人都必然经历的,但又代表了永恒正义的地方,阴间规范着阳间道德伦理、观念行为,所以它很重要。但是,我们都知道----当然,古人也明白----“为死人的葬礼都是做给活人看的”,换句话说就是:“阴间设置实际上是为了阳间的”。不过有一点Groot没有说到的要提醒各位:葬礼在中国还有更复杂的内容,这些处理遗骸的仪式,包括葬礼上的衣饰、祭祀时的祭品,以及安葬的方式、服丧的时间等,恰恰包含着建构中国古代社会伦理和政治的起点与基础。首先,这里包含着关于家、家族、宗族内不同人的亲疏与差异,而其次,这些亲疏与差异里又包含着社会的等级和秩序,最后,这里甚至规定了家族共同体乃至国家的基本结构。而这一切,又与古代中国经典中的“礼”的意义相吻合。顺便说一句题外话,正因为如此,西洋学术界对中国的研究里面,一直相当注意这一方面的内容,比如:James L. Waston和Evelyn S. Rawski合著的《晚期帝国与现代中国的死亡仪礼》,就是在讨论这方面的社会生活史。 那么,古代中国人的个人、家庭、宗族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呢?古代的葬礼和它究竟有什么关系呢?让我先从大家可能都最熟悉的中国关于亲族的“称谓”说起吧。 4、从称谓看汉族人的亲族分别 大家都知道,汉族人关于亲族称谓的复杂程度,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除了父母、兄弟、姐妹之外,还有种种复杂的称呼,比起英文世界来要麻烦得多。像祖父(爷爷、太公)、祖母(奶奶、大母)、外祖父(姥爷)、外祖母(姥姥),在西文中只有一个grandfather/grandmother,西文中的一个uncle,我们就有伯、叔、舅、姑父、姨父的区别,一个aunt,就有伯母、婶婶、舅母、姑姑、姨妈这么多的称呼,更何况我们还有姑奶奶、姨奶奶、堂兄弟、表兄弟、表嫂、表姐(妹)夫、堂姐妹、表姐妹、侄子、外甥、嫂子、弟妹、姐夫、妹夫,此外还有什么“妯娌”、“连襟”等,看上去很麻烦。可是,看起来看看,西洋人并没有那么清楚和复杂,甚至和我们很近、受汉族文化影响很大的日本、朝鲜人的称谓都没有那么细,像日文中的ぁぃきん、ぁほきん就很笼统。可是中国人呢?姑姑、阿姨、婶婶、伯母、叔叔、伯父、舅舅、舅妈,实在是复杂得很。 为什么要那么复杂?当然是要把彼此的亲戚关系分清楚。不过,要分清楚就要有原则,于是复杂里面也有简单。如果注意分辨,汉族人这些非常复杂的称呼里面,又有一个很清楚的界限和原则: 第一,中国人对于父亲家的亲人有一种称呼,对于母亲家的人又有另一种称呼; 第二,对于大的有一种称呼,对于小的又有一种称呼。 当然了,在一夫多妻制的古代,嫡庶之间还有不同的称呼,太太生的长子叫“元子”、“冢子”、“嫡子”,妾所生的叫“庶子”、“支子”,如果妾生了大儿子,只能叫“长庶男”,分得很清楚。中国人常说“三亲六戚”,什么是“三亲”呢? 第一就是“宗亲”,就是与自己同一祷告的亲人,以及他们的配偶,像父母、祖父母、叔伯以及婶婶、兄弟姐妹,这是与自己同一姓氏最新近的血缘关系。 第二是“外亲”,就是指母亲家里的父母、兄弟姐妹,他们虽然与自己不同姓氏,但在自己出生之前,就已经结成血缘关系了,所以是第二重要的亲族。 第三则是“妻亲”,就是妻子的直系亲属,这种亲缘关系是后天的,是由于婚姻的关系组成的,所以最远。 而中国关于亲族的称呼,实在是非常复杂,甚至成了一门学问。古代最早的字典《尔雅》里面专门有“释亲”一节,后来又有李因笃专门写了《仪小经》,把父母、子妇、岳父母、继母等亲族的称呼,给不同亲人写信的格式、描写的诗文,见面时各种行礼,死后的奉祀方法,写在书里让人学习。稍后又专门有人写了叫做《称谓录》的书,书里不厌其烦地解释各种亲族的叫法,包括对自己家的如何称呼,对别人家的如何称呼,对父亲家的兄弟姐妹如何称呼,对母亲家的兄弟姐妹如何称呼,对这些人的妻子甚至他们的妻子的各种亲戚又如何称呼。举一个例子,比如“母之兄弟”统称“舅”,但“母之兄”是“伯舅”、“母之弟”叫“仲舅”、“母之从父昆弟”叫“从舅”、“后母之兄弟”叫“继舅”,你要分得一清二楚,可是这很难。 那么,古代中国为什么要把亲属的称谓分得这么清楚呢?分得那么清楚又有什么用处呢? 5、从男女有别看同姓与不同姓 上面说过,在这些复杂的称谓中,可以看到的是汉族中国人对待亲属的两个重要原则,简单来说,一是男女有别,二是长幼有序。现在先说第一个,就是同姓的父党与不同姓的母党之间,有明显的等级或价值差别。 什么是“姓”呢?《百家姓》中有“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等,中国有好多姓,每个姓都有自己的谱系,追溯到古代的源头,像姓李的一定要追到唐代的陇西李氏,姓赵的一定要追溯到宋代皇族,总之要攀上名人,这成了写家谱的习惯。比如姓岳的,总是说自己是岳飞的后代,总不会说自己的祖先是《笑傲江湖》里的岳不群;姓秦的家谱总是追溯到秦叔宝、秦少游,决不会追溯到秦桧。按照汉族人的想像,同一个“姓”意味着也许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同姓意味着是同一血脉的延续,是以父子关系为主轴的血缘关系的滋蔓衍生,它是一个认同的标志,在某种意义上说,同一个“姓”,是一家人的象征。当然,“姓”是很广的,并不一定都是可以认同的一家人,老话说:“满天张,遍地杨,旮旮角有都姓王”,现在姓李的所说成了第一大姓了,一个姓几千万人。 但是,如果说这批同“姓”的人们有同一明确的祖先,有同一生活地域,有同一祠堂,那就不同了,这些人关系会更紧密。这种同姓的人,会葬在同一片山坡上,会记载在同一部谱牒里,会住在同一个村寨区域,人常说“一笔写不出两个某字”、“五百年前一个锅里吃饭”,就是说这种特别的认同关系。中国人常常会说“香火”,“香火”是指在家族祠堂里有人祭祀,有人纪念,会点上香火,这意味着同一姓的后代的祭祀活动在延续,自己的生命和血脉也就在继续。 6、古代汉族人的婚礼 首先,有一点儿很重要:“同姓不婚”,这是古代中国很早就确立的原则,血脉也好,“香火”也好,这种延续,毕竟需要与另一个姓氏通婚,生下孩子才行。所以,古代中国人把人伦之始算在“夫妇”头上是有道理的,因为有了婚姻,才能繁衍后代,繁衍了后代,才会有绵绵不绝的家庭。 正因为如此,古人把婚礼看得格外重要,大概在古代中国仅次于丧礼,民间就把婚礼和丧礼说成是红、白喜事。在古代,一个男子或女子,到了成年行过“冠礼”或“及笄礼”之后,就进入了谈婚论嫁的阶段。古人很隆重地进行婚礼,要经过很多仪式。完全按照古代经典来复原当时的场景是很繁琐和复杂的! 下面就来简单地归纳一下,粗略来说就是“六礼”,即:六个步骤: 第一、“纳采”,即:下聘礼,纳采的时候礼物要用雁。 第二、“问名”。 第三、“纳吉”,就是占卜吉凶,看两人是否合适,礼物仍然是用雁。 第四、“纳征”,就是确认这一门亲事。这时的礼物要用黑丝、一匹四十丈帛以及两张鹿皮。 第五、“请期”,就是确定婚事的日期,这时的礼物还是雁。 第六、“亲迎”。这就是隆重的婚礼高潮,男家要摆上三鼎、陈设祭品,在北窗下设玄酒,新姑爷乘黑色车,穿着礼服去迎接新人。到这个时候,算是礼仪完成,然后就是媳妇拜见舅姑,行合卺----夫妇成礼。 古代的婚礼很隆重,也很复杂,要经过一段很长的时间。你会问:“这么复杂干什么呢”?因为这是要给人留下记忆。庄重的婚礼,本身暗示着一种郑重的承诺,也留下一个人生重大事件的历史记忆。可是,现在这种标准的古代传统婚礼已经很少见了。我曾经在贵州苗族地区看见过相当完整的传统婚礼,甚至新媳妇第二天给公婆做饭、第三天回门都保留下来了。而在韩国首尔我也看到过,新人穿着传统汉族的礼服,要坐轿子,真是让人觉得古人说得对:“虽夷狄之邦,而俎豆之象存。中国失礼,求之四夷”,就是说:“礼失求诸野”,未必汉族人就一定最重视传统和礼仪。 有了夫妇,延续了血脉,和合了二姓,可是,原本同一的亲族扩大了,一姓成了二姓,那么如何处理这里边的互相关系,建立一个共同相处的秩序?恰恰是在夫妇关系上展开的一种异常复杂但又非常严格的家庭、家族、亲族共同体的关系,才显示了古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一个特点:“内”与“外”的区分,即:父母两族之间的差异。比如,站在男性中国的立场上,妻子的父母即岳父母与自己的父母,是不可以相提并论的,换言之,站在女性立场上,则是公婆与父母也不可同日而语,表兄弟与兄弟是不同的,姨与姑是不同的,舅舅与伯伯叔叔是不同的,外甥与侄儿也是不同的,外公外婆与爷爷奶奶是不同的……在古代中国,凡是属于“同姓”,也就是父系一族的亲族,其亲疏地位都要高于母系一族亲族,这是没有疑问的一个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