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2007年文化热点透视之我见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01-11 00:00于哲学网发表

 

 



      2007年的文化景观,延续着往年的喧腾,更呈现出新的可喜气象。主流文化昂扬自信,民族文化强势复兴,大众文化多元激荡,文化产业迅速增长……这一切今天看来,似乎再正常不过了,但如果回顾30年前,简直就是人间沧桑。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讨论渐入佳境

      像前些年一样,2007年的意识形态领域也不平静,改革开放路线受到了来自左右两个方向的质疑。无论是谢韬主张民主社会主义的言论,还是一批老同志批评改革开放的联名信,都试图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走向施加影响。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大一锤定音,解决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重大问题。十七大报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首要任务,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于是,整整一年前开始的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讨论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也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总纲领总基调。讨论从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如何理解其科学内涵开始,逐渐集中到两个焦点:如何完成从四个基本内容到核心价值体系的提炼过程,如何完成从客观的价值体系到主观的自觉追求的转化过程。在价值提炼方面,有人提出民主、富强、公正、和谐、自由;有人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有人提出以人为本、以和为贵、以法为基、以公为善、以劳为美、以家为安;有人提出人民至上、公平正义、劳动优先;也有人建议沿用以往常用的富强、民主、文明;还有人干脆主张提炼为真、善、美等。不同的提炼结果,由考虑问题的不同角度所致,因而讨论又进入了价值提炼应该遵循的一般原则问题。如有人认为提炼核心价值概念要注意:第一,目的是为了建设和谐文化;第二,要反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第三,应注意它的层次性和可操作性。有人认为提炼核心价值有“四宜四不宜”:一是主体宜显不宜隐,二是理论层次宜高不宜低,三是形式宜简不宜繁;四是用语宜熟不宜生。就价值转化方面,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的基本共识下,有人从建设者的角度提出,要加大研究和宣传的力度、领导干部以身作则是关键、坚持从青少年抓起、重视引领好各种社会思潮等;有人从接受者的角度强调,教化要分层次进行、要重视现实生活中制度安排的作用、教化必须有持久性和稳定性等。这些看似枯燥的讨论,却折射出执政党重塑意识形态形象的新动向。

      中国软实力的提升成为关注焦点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增长,中国的软实力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2007年这种关注骤然升温。美国媒体从年初提出“中国推行软实力,世界认可吗”的疑问,到年末则发出了“孔子学院让中国成为‘友善的龙’”的感叹。他们注意到,“约瑟夫·奈在2003年说,虽然经济实力不断增长,中国却似乎在使用软实力方面缺乏经验”,可是今天,美国评论员却在强调中国的“魅力攻势”了。尤其是十七大报告第一次将“软实力”写进党的纲领性文件,这种关注在国内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强大的软实力,对内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对外提高国家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有学者指出,十七大报告有关文化建设的部署,大体上围绕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思路展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弘扬中华文化、推进文化创新,都与发挥软实力的对内凝聚作用、为硬实力的持续增长提供支撑密切相关。人们普遍意识到,“构建中华的主流文化”、“打造中华民族的现代精神支柱”已经刻不容缓;提高国家软实力的关键之一,就是要练好“内功”,不仅要把国内的文化产业搞上去,而且要着重解决“文化民生”问题,特别是解决好“广大群众的精神生命的安顿问题”。与此同时,软实力作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利器”,其对外“吸引”和“投射”的能力,更多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中国的持续改革,以及“和平发展”、“和谐世界”理念在国际上得到越来越多的理解和认可,中国软实力的“磁石”效应开始显现。一方面,中国成功的“文化外交”常常为人称道,尤其是遍布世界的“孔子学院”已经成为中国软实力的“最亮品牌”。另一方面,巨大的文化“逆差”也是人所共睹的事实,它不仅是文化贸易不平衡的问题,更关系到国家的文化安全。它所折射出来的问题,不只是我国文化对外吸引力仍然相对有限,更是我国文化对外投射力的严重不足。学者们认为,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国家力量的积极投入,建立一个速度快、效率高、覆盖面广、渗透力强的现代传播体系,而发展强大的国际性文化产业尤为重要。

      传统文化依然是热门话题

      2007年从正月初一到初十,于丹讲解《庄子》在《百家论坛》上连播十天,其他媒体和出版商积极跟进,于丹的火暴达到顶点,但批评也随之而来。几天后的新书签售现场,一个抗议的身影出现,使“庄子很生气,孔子很着急”又成了一个新卖点。十博士的联名讨伐,博客中国的专栏作家相互对骂,李零的《丧家狗:我读〈论语〉》出版,使争论不断往纵深方向延伸。有人说国学热“炒糊了”,有人说“国学还没真正热起来”。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即巨大的市场后面有真实的需求:《百家讲坛》继续红火,主讲人的书继续畅销,各种国学班继续爆满,汉服、中华装、民间读经继续引起争议,而公祭黄帝、炎帝、孔子的活动继续举办并且越来越隆重……

      有关传统文化的争论已经持续百年。在大部分时间里,否定传统文化的一方占了上风。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步伐加快,反思过去对待传统文化否定多于肯定的做法一直在进行,并越来越深入。否定传统文化的理由没有太大变化,就是从时代性角度,站在现代性立场上看,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三纲五常”,其主流是封建性糟粕,不适应现代社会和现代生活。而主张更多地肯定传统文化的一方则认为,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基,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我们应该抛弃传统与现代二元对立的思维,用更全面的视野重新认识传统文化。第一,在时代性问题上,不仅要有现代性立场,而且要有时代的相对性概念。从时代的相对性角度看,传统文化曾经达到过当时的文明高峰,在当时曾经是先进文化。第二,不仅要有时代性视角,而且要有民族性视角。传统文化彰显出来的民族主体品格,是时代精神的载体。这个主体品格,是中华民族过去能够把握时代精神达到文明高峰的基础,也是中华民族今天能够实现伟大复兴的主体条件。第三,不仅要关注文化的基本属性,而且要关注文化的基本结构;不仅要关注文化的世俗部分,而且要关注文化的世俗部分与神圣部分相统一的整体。传统文化在整体结构方面,在处理世俗理性和神圣信仰问题的方式上,有着与西方文化不同的特点,在今天仍有值得挖掘开发的潜力。十七大报告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将祖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重要资源纳入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战略布局之中,平添了有关传统文化话题的份量。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通过决定,将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为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贤、修复传统文化记忆打开了绿灯。

      和谐文化建设在多元激荡中稳步推进

      自2005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发表重要讲话以来,特别是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关于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的讨论一直很热烈。2007年的讨论就为什么要提出建设和谐文化、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和谐文化、怎样理解和谐文化重在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讨,有碰撞也有共识。碰撞集中在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和谐文化的问题上,如和谐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系、和谐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特别是建设和谐文化与传承民族文化的关系,以及建设和谐文化与借鉴外来文化的关系等,争论比较多。共识则更广泛更根本。人们普遍认为,和谐是处理社会转型期多重矛盾的基本理念,是主流文化与多元文化之间沟通、理解、对话以实现共荣、形成合力的基本思路;建设和谐文化要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要以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要积极营造和谐的思想舆论氛围、要具体体现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上等。

      建设和谐文化的真正的希望在实践。2007年,中央新闻媒体的《永远的丰碑》、《时代先锋》、《劳动者之歌》等栏目,以及“感动中国”的评选活动,让人们回顾光辉历史,走近时代英雄,体验崇高与感动,引起社会强烈反响。自10月24日“嫦娥一号”探测卫星发射升空开始,有关“嫦娥一号”的每一个细节都引人注目。“嫦娥一号”是今年最耀眼的“明星”,她带给人们的激动和振奋是最好的主旋律共鸣。年初《恰同学少年》热播,八、九月份《士兵突击》意外走红,人们普遍感觉“主旋律影视剧拍得越来越好看了”。在年末《新周刊》年度评选中,虚拟人物“许三多”竟然击败李安、王朔等对手成为本年度的“新锐人物”。

      建设和谐文化的真正的挑战也在实践。大众文化因拥有互联网平台而获得了极大的自由空间。2007年的中国网民,已不满足在网上尽情制造自己的话题,不时将目光转向社会现实,在一些公共治理问题上聚焦,发出自己的声音,展现自己的力量。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下马,厦门PX项目最终迁建,网民的积极参与成就了政府与民意的良性互动,为转型社会公共治理的重大决策提供了一个尊重科学、尊重民意的范例。特别是在“华南虎照片事件”中,网民的穷追不舍,使这个看似单纯的照片真假问题,逐渐演变成一个关系到政府诚信、社会道德底线的严重问题。有人说,华南虎照片事件的真相不断突破,“网友才是最大的英雄”。能不能在主流文化的引导下使各种文化和谐共处、形成合力,才是当今中国建设和谐文化的真正考验。

      文化产业高速发展任重道远

      今年9月底国家大剧院正式竣工,这颗长安街上的“巨蛋”,“象征了中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并将吸引国际文化产业投资”。随着国家一系列鼓励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我国文化产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2007年,我国文化创意企业发展迅速,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在文化产业中处于龙头地位的影视业,产量实现了大幅增长;出版行业自2006年首次实现版权贸易输出大于引进的历史性突破后,今年的形势依然看好;持续的改革激发了演出团体的活力;旅游文化产业也驶入了快车道……但无论从规模、产值、效益或竞争力看,我国的文化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很弱小。

      阻碍我国文化产业更快发展的瓶颈有资金,有人才,更有体制。要有效解决资金、人才问题,最后又总是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体制机制改革。比如有人认为,“喂食式”供给体制使公共资源定向投入,限制了文化创新所必须的资源自由流动机会,降低了各种文化创新要素相互融合的可能性;同时它抑制了文化市场过程中的竞争,降低了各种文化创新要素对市场机遇和风险的敏感性;此外它还强化了国有文化部门的垄断,不利于发挥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创新的积极性,等等。然而文化体制改革本身又面临种种障碍,如自下而上的局部改革常常会遇到政策不配套、管办分不开、上下不对口、市场被人为分割等矛盾。要消除这些障碍,就要求国家制订明确的整体改革方案。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等一系列措施,就是一种全国布局、打破行业垄断和条块分割的大胆尝试。

      就在人们满怀激情想方设法推动文化产业更快发展的同时,也有人发出了对文化产业化本身深感忧虑的声音。2006年达到白热化的有关教育产业化利弊的争论,今年仍有余响。有人更直言不讳地提出,文化产业化的巨大市场潜力主要在于其娱乐性,但新技术支持下的娱乐文化,不但可能使青少年沉迷其中,而且可能使文化彻底走向低俗。如何保障年轻人娱乐和生活工作的平衡、如何防止文化的堕落,可能已经成了我们必须面临的严肃问题。

      2007-12-25草

      2008-01-10改

      附识:这原是一篇命题作文,故难免八股味十足。今命题者不知所踪,闲着也是闲着,姑挂在此处,献丑了。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