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名状》上映后,好评如潮,人们多从反战与人性角度去解读影片的主旨。但在笔者看来,影片却在不经意中表现出对中国传统“忠义观”的质疑。这种“忠义观”的要义,即是片中所提及的“纳投名状,结兄弟谊,死生相托,吉凶相救,福祸相依,患难相依”。 从字里行间中不难看出,传统“忠义观”追求的目标其实很简单,不外乎是有关生死、吉凶、祸福一类的基本生存需求。但是“忠义观”作为一种道德手段,却具有极高的道德门槛,要求人们达到“相托、相救、相依”的忘我境界。违背这一道德标准的代价也是极其高昂的,即所谓:“外人乱我兄弟者,视投名状,必杀之!兄弟乱我兄弟者,视投名状,必杀之!” 这种要求无疑超越了常人的能力与见识,不要说普通百姓,就是精英人物也根本做不到。但是为什么两千多年来,中国人对此还是坚持不懈,孜孜以求呢?从“桃园结义”到《水浒传》,民间传诵的忠义故事不绝于耳。解开这一历史谜团最好的途径,还是应该反思传统中国的政治与社会传统。在传统中国社会,专制主义统治与周期性内乱,让普通民众经常处于朝不保夕的生存困境中,作为工具主义的“忠义观”的产生,正好表明提供民众基本生存需求的制度力量严重缺失。人们既然无法从现存制度安排中获得生存保障,那么只能寄希望于充满幻想的道德诉求。 所以影片的悲剧性结局,具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它不仅揭露了战争对人性的扭曲与摧残,还进一步折射出“忠义观”的脆弱性与虚伪性。当三兄弟从弱者变成强者,在解决基本的生存问题之后,当他们面临道义、权力与情感抉择时,此时的“忠义观”就变成一种自欺欺人的存在,并最终归于幻灭。在中国历史上,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英雄好汉都难逃这一命数。影片剧情时代背景中的太平天国“天京事变”,那些与三兄弟一样,昔日亲如手足的天国领导人的自相残杀,即是一个明证。从这个意义上讲,《投名状》较为完整地揭示出传统“忠义观”背后的生存哲学,这对于理解中国文化传统的矛盾性,确是一个较有意义的影视手法尝试。
|
|
|
|
|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