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秦阿房宫的另类观点——文章两篇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7-12-19 00:00于哲学网发表

 

 



    秦阿房宫的另类观点

    陈景元

     

      从建筑学、工程学的角度出发并结合史料文献推测,阿房宫建成了,并且被历代帝王使用到隋末唐初,后其物料被拆除,挪作它用。

     

     

     

    图片说明

     

      《阿房宫图》清朝画家袁耀根据唐朝诗人杜牧《阿房宫赋》想象画出的阿房宫,也许阿房宫真的一直存在并被帝王使用,直到隋末唐初。

     

      所谓的阿房宫,是《史记》、《汉书》等正史记载中的一座秦代宫殿,它豪华奢侈、规模宏大、结构精美,在中国的建筑史学中,具有一种里程碑式的、无可比拟的学术价值。

     

      1994年,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员,经过一番实地考察,一致确认:秦阿房宫建筑遗址保存完整的程度,在世界古建筑中名列第一,属于世界奇迹和著名遗址之列。此后,阿房宫是“天下第一宫”的美誉,也就传遍了整个世界。应该说,秦阿房宫和历代帝王的宫殿建筑一样,是中华民族物质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当时建筑最高水平的集中体现,是古代聪明智慧的建筑工匠们,用自己的血泪、才华和奉献精神,凝结而成的劳动结晶。

     

      千百年来,作为中国“标志性”建筑的阿房宫,人们一直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阿房宫确实是古代工匠最光辉、最杰出的建筑创作,但由于建筑工匠,手巧艺精,不谙传言,所以没有留下可供后人追思的片言只字。也没有一位专家、学者,能够从工程技术的角度,去认真、系统地研究与阿房宫建设相关的技术性问题。因此,除了部分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根据一些表面现象作了种种“推测、构想”之外,要真正谱写出一部属于建筑研究领域的阿房宫建筑史,还有许多实际的困难。很多建筑学家,也很想发表一些专业意见,但在史学界、考古界独占的学术论坛之上,恐怕是不可能有他们发声机会的。

     

      因为,以“阿房宫”为题材的文学、绘画以及影视作品,经过专业作者不断地构思、创作,已经牢固地控制着人们的思维空间,《史记》、《汉书》又以官方经典的史料形式,像两座沉重大山,压得寻求“异端”的研究者,几乎都喘不过气来。

     

      早就有人放出一句狠话:除非能够推倒《史记》、能够否定司马迁,不然就休想在“逆向”研究的道路上,再向前迈出任何的“一步”。想想也是,这“天下第一宫”的美名,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万一真有人弄出一点点“岔子”,岂不就要闹出“国际”笑话来!正是出于这样种观念和认识,因此当前有很多人,是很不希望“添乱”的,是很希望保持现状的。

     

      只要能够保持现状,就能让古代文人作品中“写意、渲染、夸张”的阿房宫光辉形象,不会受到致命性的冲击和伤害;使那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阿房宫历史篇章,不管你信也好、不信也罢,它都将永远地留在世人抹不去的记忆之中。

     

      因为,根据大量不实的阿房宫文字材料,早就给人们凝固了一个充满幻觉的、虚无缥缈的、捉摸不定的历史大奇迹。相反,在建筑学家眼中的阿房宫,只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工程实体。

     

      建筑的语言,不是文字、不是绘画,而是古代的建筑模型、或者是实用的工程图纸。看不到古代模型实物,见不到确凿的工程遗存,他们在认定阿房宫的建筑史料时,就要进行自己专业上的必要抗争。

     

      从工程角度看阿房宫

     

      从工程角度去看,史书记载中那座规模宏大的阿房宫,并不存在任何技术上的障碍,只要有足够的施工工期保证,要按照当时宫殿建筑整体规划、布局的要求,将宫城、宫殿、苑囿及其相关的设施,都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当时是有条件办到的。比如:巨大的夯土台基,人力完全可以胜任;精美的栏杆底座,靠石匠雕凿并不困难;主殿所需梁柱巨木,进入深山能够采伐;建筑造型的精美斗拱,战国时期已经普遍采用;室内外的油漆彩画,早就用于大面积装修;奇花异草、玲珑怪石,取材于大自然的恩赐。构成阿房宫建设的所有技术要素,都是客观具备的,只要施工组织恰当,阿房宫的建设并非虚妄之谈。

     

      如此看来,能不能说《史记》等史料记载,就是完全真实可靠的了?回答应该是否定的,因为问题出就出在“施工工期”的这四个字上。

     

      人们都知道,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明确地记载着“三十五年,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建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如果,把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认定为是开始修建阿房宫的时间,那么直到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邢台沙丘而停工,在这只有两年的施工工期内,又能够形成多大一点有效的工程量?

     

      从阿房宫木材的使用 推断建筑时间

     

      《容斋三笔》记载;“作阿房宫,……近山无大木,皆致之远方,两千人曳一柱,以木为轮,随而易之,计一柱之费已用工数十万。”建筑学泰斗刘敦桢先生著文说道:“历来营建大役,首重采料,大木所需梁柱斗拱。数量最众,采集不易,为自来大工最困难之事,……入山伐木,非数载不能出山。”

     

      《两宫鼎建记》中也明确记载,“楠杉大木,产在川、贵,差官采办,非四、五年,不得到京。”另外,运到京城的大木,是不能立即用于建设的,因为原木之中含有机物质,是菌类生长的营养品,如果不进行必要的干燥处理,里面的细菌,就不断繁殖,木质随之就要腐烂。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建筑“生木”。

     

      木材是一种各向异性的材料,它各个方向上的膨胀和收缩率都很不相同。建筑上不能使用含水率高的木材,因为高含水率会降低木材强度,而且随着水分逐渐蒸发,又会使顺纹方向产生劈裂、或者使木材翘曲扭转,造成木结构的损毁。“生木”的这种性能,以及它在建筑上具有的各种破坏作用,早就被秦人所完全掌握。

     

      在《吕氏春秋·别类》里,有“高阳应将为室,家匠对曰,未可也,木尚生,加涂其上,必将挠,以生木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的记载,就是一个明证。“生木”运到后,必须在水池中长期浸泡,将细菌灭除,然后存放阴凉通风之处,经过相当长时间,使其自然干燥后,才可以进行加工。

     

      木材的采伐、干燥,仅是宫殿施工中部分的前期准备工作,这进山、出山的耗时,少则十年,多则百年,历来如此。进入宫殿的正式施工阶段之后,还需要有多长的建设工期呢?《新序》里说,“纣为鹿台,十年乃成。”战国时期,燕下都的庞大宫殿建筑群,自燕昭王开始,前后用了八十多年的时间。

     

      驰名中外的圆明园,“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称得上是阿房宫的真实再现。据清代有关工程史料记载:它从康熙48(公元1709)开始,由五代帝王,历经一百五十年时间,才全部建成。清代承德避暑山庄,周围四十多里,用了八十七年时间。就连西藏拉萨布达拉宫的建设时间,也都在五十年以上。

     

      除了文学家们的“虚构、创作”之外,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去看,一定要坚持“三百里阿房宫”、或者它的“阿房前殿”,是在秦始皇当政的最后两年时间建设的,把这么一个“时空浓缩”的说法,当成是一种真实的历史,还要让它在古代工程系列之中、在古代建筑技术整体发展构架之中,占有它的历史地位和学术价值,显然是不符合客观思维逻辑的。

     

      在《史记》的文字记载和工程的事实,当发生严重冲撞、对峙的情况下,人们正确的做法,不是“意识决定存在”,而是“存在决定意识”。近几年来,我国著名考古学家、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毓芳先生,以考古发掘材料为基础,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

     

     

     

    阿房宫遗址的夯土台想象图

     

      李毓芳率领的一支考古队,在对阿房宫遗址进行两年的考古挖掘之后,除了找到一个高大的夯土台基之外,始终都没有发现一点有如瓦当之类的秦代建筑痕迹,也没有发现任何被烧毁的炭迹、灰烬、红土和结块。

     

      为此,先生认为:阿房宫工程,当时除了已经完成特大的台基之外,大殿的上部木结构工程,根本就没有时间进行施工,阿房宫充其量只是一处“半拉子”的工地。她说:如果秦始皇当初建造的阿房宫,气势有那么恢弘的话,那么它的文化堆积,又都跑到哪里去了呢?基于以上疑点,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阿房宫根本没有建成,所谓秦朝末年“项羽”烧毁阿房宫的记载,也是一种子乌虚有的传言。

     

    争鸣:

    《秦阿房宫的另类观点》答疑

     

      《史记》可靠吗?阿房宫有“再利用”的证据吗?建造过程中国力、人力又是如何调配的?八问陈景元,解读其阿房宫观点的疑处。

     

      《秦阿房宫的另类观点》,先前曾经向国内外几十位专家、学者征求意见。其中,有位叫容国的先生,提出了许多见解;文章发表之后,又有网友提出了质疑。有关技术性的修改,已在正文中落实,而针对认识上需要进行交流的,进行实质性的答辩。

     

      一、《阿房宫赋》的引用

     

      质疑: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先生肯定知道,为何没有列入文中,它也许是很有说服力的。《阿房宫赋》写道:“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楼,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我对于此诗的真实性有点怀疑。

     

      答疑:

     

      诗中的“三百里”,是指秦“上林苑”和汉“上林苑”的四周里程,它有《长安志》的记载为依据;骊山“北构”,指的就是秦始皇陵,出北门“西折”直通咸阳,说明陵墓确实“坐南面北”,这与现场符合;“抱地势”是宫殿建筑的地形利用,“斗角”是檐下斗拱的巧妙组合。应该说,杜牧在有关阿房宫建设规模的具体描绘方面,并没有太多脱离历史真实的成分。

     

      二、《史记》本身的可靠性

     

      质疑:

     

      司马迁记载的是他没有经历过的前朝历史,要把当时的历史资料重新编写,它本身的史实来源,就存在着问题,况且经过司马迁的整理、推测,《史记》的可靠性便打了折扣。先生在自己的博文中,不也说过,“如此看来,能不能说《史记》等史料记载,就是完全真实可靠的了?回答应该是否定的”,由此可见,拿《史记》作为论证的依据,本身就存在一些偏差。

     

      答疑:

     

      历来对司马迁《史记》可靠性的评价,就有很多,在《后汉书·杨终传》中就记载,《史记》已被后人大量篡改,认为《史记》每句话都对的观点,显然是有问题的。然而,就阿房宫、秦始皇陵等建筑上的事,是对是错的认定应该有一个标准:凡是工程技术许可的,完全可以接受;凡是工程技术达不到的,当然要加以摒弃,无论对和错,都要有周密科学的论证才对。

     

      三、阿房宫没有遗迹可寻?

     

      质疑:

     

      阿房宫及其附属工程的遗址,是否真的都考证清楚了,如果阿房宫的范围,真的“比整个上海都大”观点成立的话,我当然更加倾向于相信李毓芳先生的说法,她不是一直都在强调,“如果秦始皇当初建造的阿房宫,气势有那么恢弘的话,那么它们当年的文化堆积,又都跑到哪里去了呢?”

     

      答疑:

     

      通过几年时间的考古发掘,证明阿房宫的后花园,竟“比整个上海都大”,说“阿房前殿”在秦“上林苑”之中,还认为“上林苑”的东南西北四至界线都很清楚的人,正是著名考古学家李毓芳先生自己。既然,后花园都搞得这么大,都确凿无疑地存在着,为什么作为工程的主体建筑,亦即“阿房前殿”,竟然不去首先进行建设,提出这样的疑问,难道不合情理吗?

     

      四、对先生推断的一点疑问

     

      质疑:

     

      先生推断项羽未摧毁阿房宫的一段文字,感觉有点过于主观,如果说“不在秦始皇的豪华朝宫中,举行隆重的即位大典,是不能代表他已经享有国家最高统治权的”之说有理,那么我想质疑一句,摧毁这座象征着秦王朝最高权力的阿房宫,难道这不更能够象征着摧毁秦朝,推翻秦朝吗?

     

      答疑:

     

      由于在“阿房前殿”遗址的发掘过程中,没有发现木炭、灰烬、红烧土等痕迹,李毓芳先生得出它未被项羽烧毁,这个结论是可信的、也是本人所接受的。但必须强调指出的是,项羽没有将它烧掉,不等于前人没建,几百年后它还在使用,还有人在此即位称帝,证明秦末的阿房未被摧毁。

     

      五、国力、人力的如何调配

     

      质疑:

     

      阿房宫的建设规模,确实非常浩大的话,那么短命的秦王朝,要完成这项建筑工程,可真的是惊世骇俗了。比如:万里长城、兵马俑坑、秦始皇陵、再加上阿房宫,这么多项浩大的工程量,动用当时秦王朝拥有的国力(人力、物力、财力),真的就有调配的可能,真的就有实现的可能吗?

     

      答疑:

     

      秦朝人口只有两千多万,短短十几年时间,要全部完成这些工程,除非将开工的时间,能够往前推移,否则就是根本不可行的。实际的情况,也真是这样的:长城在战国时早就进行;秦俑坑是宣太后之作;秦始皇陵仅是一个衣冠塚,阿房宫由秦惠文王始建,有工期的保证,一切就好办了!

     

      六、阿房宫闲置之疑

     

      质疑:

     

      诺大的一座阿房宫真的存在,且未被项羽焚毁,那么之后历朝历代如何利用阿房宫的,有没有“再利用”的证据?“辛苦骊山山下土,阿房才废又华清”,有几分可信度?秦朝距唐朝有长达八百多年的历史,秦朝的材料,到了唐朝还能够“废物利用”多少?又有谁对此作过专门的考证呢?

     

      答疑:

     

      “三百里阿房宫”,即秦上林苑,在汉武帝时期,改建成了“汉上林苑”。阿房前殿、亦即阿城,一直作为军事要塞存在着,主殿也大致完好,这已经有史料的记载。宋代的佛光寺,至今仍然完好无损,所以八百年的木料,不应成为问题,即使不再当作建筑用材,农民拿去烧火也是好的。

     

      七、佐证重复之嫌

     

      质疑:

     

      先生说阿房宫为秦惠王所造,引用《汉书.五行志》、《三辅黄图》史料,我没有疑问。但引用朱杰勤的《秦汉美术史》、郭沫若的《十批判书》、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的《中国建筑史》、及阎文儒撰写的《西京胜迹考》,我却认为不妥,用古文献与现代史论作依据,似乎有重复引证之嫌。

     

      答疑:

     

      如果对于同一个问题,既有古文献的依据,又有众多学者合乎逻辑的文字论证,加上人们从可靠的专业技术角度,进行一番更全面、更深入、更系统的学术大汇总,使一种新的观点,能够建立在有广泛共识的基础之上,“众人拾柴火焰高”,这应该是一件好事情啊。如果“只此一家,别无分设”,一个学术观点的提出,如果没有众多材料的响应,这才是最可怕的呢!

     

      八、再议阿房宫遗存?

     

      质疑:

     

      如果阿房宫确实存在,又没有被焚毁,无论它是否一直被使用多年,还是最终被废,它总该留下一些历史遗存,为何只找到夯土台基?我倒倾向于李毓芳先生强调“如果气势有那么恢弘的话,那么它们当年的文化堆积在哪”的观点。除非李毓芳先生挖错了地方,因而本人对先生的观点持有异议。

     

      答疑:

     

      解放初期,农民在夯土台基上耕作,深翻土地时挖出的瓦当,遍地都是。《秦汉瓦当文字》中有“阿房宫瓦,曰长生无极,自咸阳以南,滨渭而东,直抵骊山北麓,废堡陒垣间,往往得之”、《秦汉瓦当图说》中有“延元万年,天下康宁,得之阿房宫故基”的材料,这不都是“遗存”吗?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