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宗璞讲述西南联大历程与精神的《野葫芦引》由《东藏记》、《南渡记》、《西征记》和《北归记》四卷组成,其中前两卷多年前已出版,第三卷《西征记》也已完成三分之一。 (新京报插图/赵斌) 今年四月,为了真切体会“联大人”的生活情景,我曾赴昆明“寻根”。在云南大学提供的讲台上,我作了《此情可待成追忆——关于大学生活的追怀与叙述》的专题演说,以西南联大的故事开篇。跑到昆明来讲联大,既非逞能,也不是讨好,纯粹是为了圆自家的一个“梦”——站在师长辈挥洒青春、热血以及才华的土地上,如数家珍地辨析那注定要流芳千古的“大学故事”,是何等让人神往。 谈及“大学叙事”,我既重“史料”,也好“文章”。就说西南联大吧,前者有《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等,后者则不妨举出三位著名小说家。联大外文系学生吴讷孙(笔名“鹿桥”,1919-2002),就读于联大外文系、但私淑中 鹿桥、汪曾祺和宗璞的联大情结 借文学作品了解西南联大,在台湾,主要得益于鹿桥的长篇小说《未央歌》,在内地,则是汪曾祺的系列散文(如《泡茶馆》《跑警报》《 《未央歌》初稿完成于1945年初夏(正式出版是1959年),作者时年二十六岁,大学毕业不到两年,仍沉醉在梦境中,故以生花妙笔,营造出一种远离现实的、理想化了的、带有牧歌情调的校园生活,对于日后无数在繁重的课业中痛苦挣扎的台湾大学生来说,早已消逝在历史深处的西南联大校园,无疑是“神仙境界”。 汪曾祺写西南联大,最初或许只是为了“应景”——应邀为西南联大或北京大学的校庆而作,可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感觉。我以为,他的那几篇散文,举重若轻,挥洒自如,是其晚年写作中最为精彩的。而且,日后谈论这所二十世纪中国最为声名显赫的大学, 鹿桥的小说侧重“青春想象”,汪曾祺的散文则更多“文人情趣”,宗璞呢,我以为颇具“史家意识”,其系列长篇立意高远,气魄宏大。具体到长篇小说《东藏记》,以及散文《梦回蒙自》,还有刚刚发表的《漫记西南联大和 一定能完璧的《野葫芦引》 我不知道 恕我直言,在中国,能写抗战的作家不少,能写好抗战中的大学生活的则寥寥无几。屈指数来,当世作家中,最合适的,莫过于从《红豆》起步、兼具学识与文采的 可惜的是,我们真正体认西南联大的价值,太迟了点。从1946年联大学生自发刊行《联大八年》,到1986年云南人民出版社和北京大学出版社联合推出《笳吹弦诵在春城——回忆西南联大》,中间整整空了四十年。很多的场景,已经物是人非;很多的感觉,已经随风飘逝。几十年过去了,想重新复原那种“感觉”与“场景”,谈何容易!撰写此类“遥想公谨当年”的长篇小说,需要追忆,需要驰想,需要反省,需要建构,需要时机,还需要体力——很可能,等到“有意为之”时,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读《<南渡记>后记》以及若干访问记,知道作者是如何在与病魔的抗争中艰难写作。对此,我充满敬意。生怕影响了《野葫芦引》后两卷的写作,每当学生提出要去采访、座谈或邀请演讲时,全被我挡住了。就连我自己,好几次想拜访 记得是1980年,已85岁高龄的 我这是从一个关心“大学精神”以及“大学叙事”的普通读者的角度,而不是文学史家的立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