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关于张献忠屠川的合乎逻辑的解释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7-11-05 00:00于哲学网发表

 

 



      关于张献忠屠川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支持者拿出史料为依据;而反对者则从史料中找出无数不合理漏洞,认为是满清的栽赃陷害,真正的屠川者是满清。
      
      首先,史料就像门前的池塘,你不知道曾经在里面洗过什么,丢过什么垃圾。如果有人不过滤一下就直接拿来饮用,那我不得不佩服。尤其是这个池塘还是有几百年了,我想早就臭不可闻了。

      但我们也不能说史料就是完全错误的而完全否定它们,必经这些史料是我们获得真相的主要来源。

      所以我们必须对史料加以分析,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
        
      单纯的证据或数据什么也不能证明,因为一切都可能是巧合,甚至是蓄意造假;必须从这些证据中推导出一个理论,而这个理论必须是可证明,可重现的。
      
      具体到张献忠屠川上面,这个理论就是:动机->工具(手段)->条件(时间、地点)…… 跟杀人案件类似。

      1、动机

      希特勒屠犹是出于种族主义,而张献忠呢?陕西人和四川人都是汉人,而且当时恐怕在语言文化上是较为接近有很多共性的族群。族群对立恐怕不是可信的因素。

      那是不是像“七杀碑”所表现的那样纯粹是因为愤世(就是想杀人)呢?

      这是个诱人的答案。但科学的方法,要求这个理论是可重现的。
      
      我可以想象一个愤世的人在地铁释放沙林毒气,可以想象他开车撞击人群;但实在无法想象他会耐心地组建军队发展壮大,然后再实行毫无目的的滥杀?

      古今中外的历史,没有另一个例子来支持这种理论。

      2、工具(手段)

      动机上面我们实在是分析不出什么,只能假设张献忠神经搭错了(根据现有史料里的描述,似乎也只有这个答案)。这就涉及到手段问题,他是怎么让他的军队执行他这种神经错乱的命令的呢?

      希特勒有他的种族理论,波尔布特有他的革命理论,张献忠有什么理论来鼓动他的将军和士兵来执行他疯狂的屠杀呢?!仅仅靠积威么?连波尔布特尚且出现了洪森这样的叛将,怎么就没有一个将领背叛张献忠这个魔头呢?当时投靠满清或者明军非常方便啊。

      同样的,谁能例举出任何近现代史(比较可信)中一个神经错乱的领导人能在毫无理论支持下,让自己的部下犯下完全没有好处的罪行么?

      据我所知是没有的。

      3、条件

      张献忠入川后第3年,既在同清军遭遇战中被射杀。

      希特勒依靠数百万德军和仆从国军队用现代化的手段花了4年屠杀了6百万犹太人;

      那么张献忠仅靠几万军队,用冷兵器,怎么做到在3年内屠杀了90%的川人至少300万人口呢?

      当然仅仅是屠城的话,那是可能做到的,就像“扬州十日”;人们无处可逃,又无力反抗,聚在一起像杀鸡一样被高效地屠杀。但四川不一样,绝大多数人口在广阔的农村,而且是成都平原地区,寻找闻风逃亡的人都不容易,更何况屠杀了。
      
      综合上面几点,我们似乎要得出结论,张献忠屠川是不可能的。但这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因为这些理由,只能说明一点,张献忠不可能屠杀那么多人(很明显满清应该负更大的责任),而不是他完全没有进行屠杀。
      
      我的看法是张献忠的“屠杀”还是有的,只是规模很小,在中国的历史上或许不值一提。

      理由是史料的复杂性和漏洞百出,恰恰否定了完全蓄意伪造的可能。更像是满清御用文人在既有传言和记录下加工的“成果”。
      
      其实,张献忠唯一真正想屠杀的恐怕是士绅文人;

      和大多数农民起义军(或土匪)领袖一样,张献忠也极度憎恶文人。他也曾开科取士想利用一把文人。可是大明朝的文人虽然未必真正忠于大明,但他们对于君主的要求还是挺高的。用对待明朝皇帝的手段对付土匪,只会招来杀身之祸,而且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

      张献忠屠杀士子的行动,使得在四川乡村占统治地位的士绅阶层对他又恨又怕,从而拒绝同他合作。任何封建王朝,失去士绅的合作就意味着失去从农村征收赋税、劳役的正常途径。张献忠的大西朝立刻面对财政破产的命运。

      既然无法正常征收税赋,那只有抢了。这解释了为什么张献忠的军队会乐于执行所谓的“屠杀”的命令。因为他们只是去“征收”税赋,杀人、抢劫、强奸,种种的暴行只是必然的“副作用”。

      连锁反应是持续的抢劫使农民开始逃亡,然后是对剩下来的人更严重的抢劫,更多的人逃亡……千里无人烟的景象就并不奇特了,而实际死掉的人并不很多(因为还有很多明军控制区可以逃亡)。

      城市里的居民,除了张献忠的军人军属外,也只有逃亡一条路了。因为没有农民会到城里出售农产品了。除非能分到张献忠军队抢来的粮食,居民们不想饿死只有逃亡。

      不需要对成都进行什么大屠杀,成都自然会在张献忠部离开后成为空城。
      
      这并不是多么特别的景象,所有进入中原地区的少数民族入侵者在初期都会这么干,叫做“打草谷”。其受难者只会更多更惨。不少其他农民起义(实际是土匪起义)也是如此。都是无法建立正常统治秩序的结果。

      然而为何张献忠背上屠川的骂名?那自然是满清刻意嫁祸的结果。

      逃亡的人对张献忠恨之入骨,对于任何遇到的人只会添油加醋地说他的坏话;一传十,十传百,传言必然走样,最后变成恐怖的传说也就不奇怪了。

      满清只是对这些真实的传言稍加改造,把自己那部分屠杀罪行,都按到张献忠头上罢了。

      清军屠川的嫌疑。
        
      排除张献忠的话,屠川的第一嫌疑人只能是满清了。我们同样可以从动机 和 条件(时间、地点)加以分析。
      
      屠杀最常见直接原因是什么?当然是遇到抵抗。

      毕竟不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军队,古代军队遇到激烈抵抗,往往会进行屠杀,极端的如成吉思汗的军队每遇到抵抗都会屠城。满清或者张献忠的军队也都有可能这么干。
      
      问题在于谁遇到的抵抗更为普遍,谁让抵抗者更别无选择。

      张献忠军队要的无非是财物、女人和服从;而满清在此之外,还要“留发不留头”。哪种要求更能激起百姓自发的抵抗?

      江南人民早就做了回答,在满清颁布“留发不留头”的命令前,江南各地大都投降了,但“剃发令”颁布后,江南民众在没有外援,力量悬殊的情况下,毅然起义。

      可以想象,在明军与满清拉锯十多年的四川地区,普通民众将会怎样普遍地抵抗“剃发令”。残暴的清军有多么充分的动机进行屠杀啊!

      江南的抵抗不超过一年,光有记载的被屠杀人数就有数十万,而四川抵抗了十多年,数十万 乘以 10 是多少?
      
      川西地区(今重庆)是多山的地形,易守难攻。成为明军抵抗张献忠和满清的基地,逃避张献忠军的百姓也大量进入该地区。

      但易守的同时也难逃,张献忠的军队没能攻陷这些地区,但满清最终做到了。损失惨重的清军以屠杀百姓进行报复,完全可以想象,也有史料支持。
      
      虽然我以“空城”、“千里无人烟”来假设张献忠军队蹂躏后的成都平原。但实际上清军入川的时候,成都平原人口仍然很多。

      最简单的理由是数量众多的清军能在川东(成都平原)立足,并进攻明军。他们的粮草哪里来?

      很难想象满清在对全国的控制不稳的情况下,有能力从别处调运大量粮食进四川。

      当时川东的吏治体系已经不存在,清军只有一种办法得到粮草,那就是跟张献忠一样——抢劫百姓。

      如果张献忠的军队在川东进行了屠杀,那清军只能是进行了更严重的屠杀。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