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第三人称代词”在欧洲各语言(英语、法语、德语、俄语等)里面,都分为阳性、阴性、中性的“三性”,如英语里面的“he,she,it”;但是千年以来的汉语里面,“第三人称”却一直不分性别。 到了五四运动时期,普遍提倡和推广白话文,大量引进了西方现代文化。但在用白话文翻译欧美文学作品时,汉语第三人称不能区分性别,造成了很大的混淆和不方便。 新文化运动早期,我国有些文化人曾经尝试用“伊”字来指代女性,如鲁迅《呐喊》中就是如此。但是这个“伊”字来自南方方言,一不实际、二不普遍,所以无法推广使用。 于是新字“她”应运而生,专指第三人称的女性。我国古代没有这个字,然而在现代汉语里逐步成为常用的一个人称代词。 那么“她”字是谁、在什么时候创造出来的呢? 《教我如何不想她》中首先使用“她”字 五四前后刘半农在北京大学预科任教时,第一个大胆倡议:新造“她”字指代女性第三人称。一时舆论大哗,遭到保守势力的攻击和反对。但是刘半农坚持了这个主张。 1920年6月6日刘半农在游学伦敦期间,撰写学术论文《“她”字问题》,正式首创表示女性的“她”字,并将文章寄回上海的报刊发表。 1920年9月4日刘半农又创作了新诗《教我如何不想她》——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这首跨越世纪流行不衰的著名歌曲《教我如何不想她》,词作者为刘半农(1891—1934),曲作者为赵元任(1891—1981);两位语言学家生于同一年。 “她”字的运用,在20年代20世纪的文学作品中是第一次。这首新诗表达了旅居欧洲的刘半农对祖国 —— 母亲(她)的深情眷念。 “她”字一出现,就逐步得到思想进步的人们的承认、称赞,并被广为使用。 此后,有新字典开始收录这个“她”字,当时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 在古文里,作宾语的第三人称用“之”字表示。宋元以来民间小说、戏曲中的白话文兴起,用“他”字做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男性,也可以代女性及一切事物。长期以来“他”字是不分性别的。 刘半农创造了“她”字,结束了以往书面语言中第三人称的混乱现象,从而丰富了、规范了汉语言文字。鲁迅曾高度评价刘半农的创造精神,说“她”字的创造是“打了一次大仗”。 不过,赵元任后来编纂出版《新诗歌集》时,发表的这首歌的歌名是《教我如何不想他》,也就是说,赵元任将刘半农原诗中的“她”又改成了“他”。 “他”字又可“代表一切的他、她、它”既然刘半农的原诗是《教我如何不想她》,为什么赵元任在谱写成歌曲时,又把“她”改成“他”呢?是不是赵元任不赞成使用“她”字呢?显然不是。 刘半农和赵元任不但是好友,而且在语言文字改革方面也是志同道合的。刘半农游学英、法进修并获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回国后,就与国内几位语言学家成立了一个以研究改革中国语言文字音韵为宗旨的“数人会”,成员共六位,其中就有赵元任,还有黎锦熙、钱玄同、汪怡、林语堂。 但是1934年刘半农在绥远地区(今内蒙古包头)采访民歌、歌谣,搜集地方方言词汇和方音时,染上回归热,不幸英年早逝,年仅44岁。 赵元任获悉挚友病逝的噩耗,悲痛不已,为追悼会撰挽联写道: “十载唱双簧,无词今后难成曲; 数人弱一个,教我如何不想他。” 这里的“他”是指刘半农,自然必须用“他”。 然而,《教我如何不想他》这首歌是赵元任1926年作曲、1928年发表的,那时刘半农还在世,因此这个改动与挽联无关。赵元任把“她”改成“他”,并非是未经考虑的不经意之举,而是要给人以更多的想象空间。 正如赵元任在1981年回国访问时所说,这首歌中的“他”,不仅是指当时刘半农表达的想念祖国,也不仅仅是指所思慕的情侣,“而是代表一切心爱的他、她、它”。“他”,使这首歌具有更深广的音乐美学价值。 我们在演唱这首歌时所得到的审美体验不正是如此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