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魏晋的狂想:对《世说新语》的另类品读之八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7-10-26 00:00于哲学网发表

 

 



      王戎:我走我的路
      
      王戎云:“与嵇康居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
      
      嵇康(223年—263年),安徽宿县人,更多的时候,人们习惯性地把他列竹林七贤之首,与阮籍并称“嵇阮”。不过,在我看来,以对后世的影响而言,他只是“竹林七贤”第二号人物,应该是排在阮籍之后的。但这并不影响嵇康是七贤里最可爱的人物。作为三国晚期著名的玄学家、流行音乐家,小康不但善弹琴,而且还好打铁,这正道出他的独特气质:远处看,大线条很粗;近处观,小线条又很细。

      风吹竹林有炊烟起,天上归鸿远去,身边溪水长流。嵇康抚琴而坐,眺望暮色苍茫,渐渐与魏国的大地融为一体。镜头猛地拉远,嵇康巍然不动。他是淡定而从容的。同时,又是非常傲慢的。他曾提出一个惊世骇俗的口号:“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他喜欢庄子,鄙视儒家礼法,狂放不羁,清高独立,人长得又帅,姑娘们喜欢死了。曹操的曾孙女抢得先手,很甜蜜地做了嵇康的老婆。有意无意地,嵇康的背景中被打上曹魏的烙印,他本人也做到了魏国的中散大夫。

      嵇康生活的年代,倒霉的司马家族已经完全控制了曹魏的政权。对于司马昭的所为,嵇康是鄙夷的,江山可以夺得,但不应该是这个夺法!所以,对司马家,他采取的是彻底的不搭理的态度:爱咋地咋地,你看行么?

      嵇康算是没活路了。

      据说,司马昭后来特后悔。这已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桀骜不驯的嵇康确实是死了,而且死得那么生动:临刑索琴而弹。三千太学生上书为其求情,愿以其为师,不许。你说怎么样?我说那一刻真的会让人热泪盈眶。去吧去吧,以君一死,为我们留下千古绝响。我们,是不是太残忍了。只是晚霞依旧灿烂,疾风吹尽草,刀落了,升起的却是光辉,于是照亮了千年历史和后世文人的情怀。嵇康这样的人物没了,那首《广陵散》也就从世上绝去啦。

      如果说阮籍的狂放带着几许忧伤与无奈,那么嵇康的狂放便带有几分激烈与刚直,所谓“刚肠疾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所以写下著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当然,与山涛并不是真的绝交,只是借此形式诉说情怀。刚直激烈是一种说法,另一种说法来自“竹林七贤”的王戎:“与嵇康交往20年,居然没见过他欢喜或悲伤过呢。”一个是火气旺盛,一个是喜怒不形于色,哪一个更接近真实的嵇康呢?

      在我看来,以上的两种描述并不矛盾。嵇康对外的态度,向来是因人而异的。在本质上,他属于前一种人,即刚直倔强。但为什么在王戎的眼里,二十年喜怒不形于色呢?也许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虽然王戎位于竹林七贤之内,但实际上嵇康(包括阮籍)是瞧不上他的。正如上面所说,嵇康有非常傲慢的一面。换句话说,对于王戎,那时懒得搭理的,所以后者产生了以上的错觉。

      王戎的这句话是评论嵇康的。实际上,也牵扯出了王戎在七贤中的地位问题。在七贤中,嵇康是脾气最大的,是对司马家族最有意见。王戎(234—305)则是七贤中年龄最小的一位,比年龄最大的山涛小29岁,但当不住他也是庸俗的一主儿,至少在嵇康看来是这样的。他很抠门,在这方面有可能是魏晋第一人。他喜欢跟老婆在灯下数钱玩儿;家里有好李子树,怕别人得到,于是将种子钻空,亏哥们儿想得出来。这样的王戎,虽身在七贤之列,但断然是被嵇康所轻视的。有这方面的例证:有一次,王戎抱着一坛子酒,一边擦汗,一边颠颠地跑来了,那六位早就在林下喝高了,见到王戎后,阮籍冲着嵇康说:“靠,这个俗气的家伙又来败我们的兴致啦。”嵇康和其他五人嘿嘿大笑,弄了王戎一个大红脸。我觉得多少有点过分啦!回过来看这王戎,也确实够可怜的。从那以后,王戎就有意识地远离那老几位了,很显然,他的自尊心受到了阮籍和嵇康的伤害。

      王戎走了。

      你们瞧不起我,我躲远点成么?自此,他选择了自己的人生道路:锐意进取,投身仕途,在晋武帝时,当上了散骑常侍、河东太守、荆州刺史,因参与平定东吴的战争,进爵安丰县侯。晋惠帝时,他又当上了司徒,过上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嵇康、王戎,各得其所。我觉得这很好啊!顺便说一句,王戎也是山东琅邪临沂人,是王祥的同族。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