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魏晋的狂想:对《世说新语》的另类品读之七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7-10-25 00:00于哲学网发表

 

 



      阮籍出场
      
      晋文王称阮嗣宗至慎,每与之言,言皆玄远,未尝臧否人物。
      
      阮籍字嗣宗(210—263),河南开封陈留人(又是一个河南人),竹林七贤的领袖,世间一生有三个特长:喝酒、嚎叫、写诗。哥们儿做过魏国的从事中郎、散骑常侍和步兵校尉,是“建安七子”之一的阮瑀的儿子。在政治上,他一度有很高的心气,曾登广武古战场,发出了千年一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按照《晋书》里的说法:“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户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魏晋易代的那个时期,政治环境危险,掌握魏国政权的司马家族实施高压政治,不合作者少能安然。嵇康之死是个典型的例子。在这种背景下,阮籍采取了一种独特的应对措施,我称之为步兵主义:在生活上,他是倾慕老庄的,放浪形骸,任性不羁,纵酒狂歌,蔑视儒家礼法;在政治上,走了一条看上去比较中立的路线。所以,司马昭有这样的印象,说阮籍特谨慎,每次与他聊天,说的都是玄远虚无的话,从不评论当朝人物的好坏。正因如此,即使阮籍经常做出一些违背儒家礼法的事,最终也能为司马昭所容忍。

      当时的政治环境的险恶,主要表现在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三人对曹魏政权的连续打击上。第一次打击是司马懿发起的高平陵之变。司马懿,河南温县人,老爷子以能算计著称,曹操时代崭露头角,曹丕时代已受重用,明帝曹叡时代率军对抗蜀汉诸葛军师的骚扰。此时司马懿虽军功显赫,但朝廷上的羽翼尚未丰满,不敢造次,所以表现得比较乖。但曹叡一死,事情就慢慢地发生变化了。按照曹叡的遗诏,即位的曹芳由曹氏亲王大将军曹爽和司马懿一起辅佐。此时,司马懿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大将军曹爽在等名士和朝臣的策划下,夺司马氏之权,转授没有实权的太傅给他。权力之争由此拉开序幕。司马懿老谋深算,以静制动,被削权后称病修养,实则于不动声色中寻找发动政变的机会。正始十年(249年),在司马懿70岁这一年,一举发动高平陵之变,剪除曹爽兄弟及其党羽何宴、夏侯玄、邓飏、丁谧等人。从此开始,曹魏的朝野上下的权力完全转移到司马家族这边。

      司马懿死于公元251年。随后,他的大儿子抚军大将军司马师接管了魏国的权力。如果说司马懿发动政变成功后,并未得意忘形,而仍注意在朝堂上的礼数,那么到了司马师这里就开始锋芒毕露了,在魏帝曹芳面前傲慢异常,后者成了汉献帝那样的傀儡。正元元年(254年),曹芳与亲近大臣密谋剪除司马师,未成功,某主中书令李丰等人死难。以此为契机,司马师对魏国朝野上下展开了大清洗,并废掉了魏帝曹芳为齐王,立曹髦为帝。这是对曹魏势力的第二次打击。

      司马师死于公元255年,他的弟弟司马昭继承了他的权力,掌控魏国。这是一个比司马懿和司马师更厉害的角色,独揽魏国朝政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同时,开始了阴谋取代魏国建立新王朝的步伐。此时,魏国的皇帝是年轻气盛的曹髦,他经常满怀愤怒地对身边的人说:“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甘露五年(公元260年)6月2日,一个闷热的早晨,忍无可忍的曹髦挥剑登辇,指挥手下仅有的几百名亲军内侍,讨伐司马昭。司马昭听到消息后,笑了笑,派他的第一心腹贾充带人去收拾局面。在洛阳的大街上,贾充的人马和曹髦的亲军相遇了。结果是很悲惨的。当时,贾充对身边的部将成济说了一句话:“大将军养你是为了嘛?”成济哈哈一笑,催马上前,举枪将年仅20岁的魏帝曹髦刺死于辇上。成济这如同儿戏的一枪,创下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纪录。

      这司马昭,够狠的!

      曹髦之死,让我想到曹操。曹孟德,三国时代多么牛逼的人物,纵横四方,又惧过谁?可他的后代的命运却如此悲惨!也许这就是命,所有的强力因素都被聚集在曹操一人身上了,导致他的后代如此羸弱;就好比司马家族的所有的聪明基因都聚集在司马懿父子三人身上了,致使他们的后代白痴众多!

      曹髦被弑后,司马昭立曹奂为帝。景元四年(公元263年),他派钟会、邓艾率军攻蜀,当年冬天成都陷落。在洛阳,司马昭被加封为晋王。咸熙二年(公元265年)八月,一代权臣还没来得及当皇帝便死掉了。十二月,他的儿子司马炎也通过禅让的方式,从魏帝那里夺取皇位,建立晋朝。

      阮籍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

      阮籍是放旷不羁的,但更是苦闷的。这种苦闷从他独自驾车遇穷途而哭和他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82首《咏怀诗》中可以看出来。就对后世的影响而言,我以为阮籍远远超过了嵇康。他在艰难危险时代的人生态度以及他的咏怀诗歌,对后来的苦闷文人的影响甚深,成为一个宗主和源头。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