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而艳 桓公元年:“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 杜预曰:“色美曰艳。”(《十三经注疏》第1740页。)孔颖达曰:“美者,言其形貌美;艳者,言其颜色好。”(《十三经注疏》第1740页。)竹添光鸿曰:“凡女子称美者言颜色,则艳者其光也。美之尤者,必有光气动人。”(《左传会笺》第二,第107页。)钱锺书曰:“文公十六年:‘公子鲍美而艳,襄夫人欲通之,不可。’是古之男女均得被目为‘美艳’也。”(《管锥编》第一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73页。) 按:《方言》卷二:“艳,美也。……宋、卫、晋、郑之间曰艳,……秦、晋之间,美貌谓之娥,美状为窕,美色为艳。”以“色美”释“艳”,不为无据,然与“美”字并列,终嫌意义重复。 “艳”当指身材高大。《说文·豊部》:“艳,好而长也。从豊。豊,大也。盇声。《春秋传》曰:‘美而艳。’”段玉裁《注》:“大与长义通。《诗》言庄姜之美,必先言‘硕人颀颀’;言鲁庄之美,必先言‘猗嗟昌兮,颀若长兮’。所谓好而长也。《左传》两言‘美而艳’,此艳进于美之义,人固有美而不丰满者也。” 《方言》卷二:“朦、厖,豊也。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大貌谓之朦,或谓之厖,豊其通语也。赵、魏之郊,燕之北鄙,凡大人谓之豊人。《燕记》曰:豊人杼首。……燕、赵之间,言围大谓之豊。” 《说文》:“豊,豆之丰满也。”段《注》:“谓豆之大者也。引伸之凡大皆曰豊。……许云‘豆之丰满’者,以其引伸之义明其本义也。”依据“艳”字之结构,长大当为其本义,美好为后起之义。 《淮南子·精神训》:“献公艳骊姬之美,而乱四世。”高诱《注》:“好色曰美,好体曰艳。” 《左传》言人之貌好多云美。如:隐公三年《传》称庄姜“美而无子”,桓公十六年“为之娶于齐,而美”,文公七年“登城见之,美,自为娶之”,成公二年“天下多美妇人”,襄公二十一年“叔向之母妬叔虎之母美而不使”,二十五年“见棠姜而美之”,二十六年“长而美”,三十一年“子大叔美秀而文”,昭公元年“郑徐吾犯之妹美”、“子皙信美矣”,二十八年“甚美必有甚恶”、“昔有仍氏生女,黰黑,而甚美”、“娶妻而美”,皆以“美”形容人之美貌。哀公十四年《传》云,“有陈豹者,长而上偻”,则虽长大而不美矣。 文公十六年《传》:“公子鲍美而艳,襄夫人欲通之。”哀公十五年《传》:“孔氏之竖浑良夫长而美。”《荀子·非相》:“古者桀、纣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史记·封禅书》曰:“(栾)大为人长美。”又,《陈丞相世家》曰:“平为人长大美色。”又,《苏秦列传》:“前有楼阙轩辕,后有长姣美人。”《左传》言“美而艳”、“长而美”,《荀子》言“长巨姣美”,《史记》言“长美”、“长大美色”、“长姣”,其义相同,据此益知“美”与“艳”自为二事,美指色美,艳谓长大。 今 桓公二年:“今灭德立违,而寘其赂器于大庙,以明示百官,百官象之,其又何诛焉?” 王引之曰:“家大人曰:今,犹‘若’也。《礼记·曾子问》曰:‘下殇,土周葬于园。遂舆机而往,涂迩故也。今墓远,则其葬也如之何?’‘今墓远’,若墓远也。《管子·法法篇》曰:‘君不私国,臣不诬能,正民之经也。今以诬能之臣,事私国之君,而能济功名者,古今无之。’‘今以’,若以也。”(《经传释词》卷五,第46页。)杨树达曰:“此乃说一事竟,改说他端时用之。王氏训为若,乃从上下文之关系得之,疑今仍是本义,非其本身有若字之义也。”(《词诠》卷四,第147页。) 按:“今”有“若”義,王說是也。 僖公二十三年《传》:“今臣之子名在重耳,有年数矣。若又召之,教之贰也。”“若又召之”,《史记·晋世家》作“今召之”,“若又”与“今”对应。“若”、“又”皆为假设连词,《传》称“若又”,乃同义连文。 成公十八年:“若楚人与吾同恶,以德于我,吾固事之也,不敢贰矣。大国无厌,鄙我犹憾。不然,而收吾憎,使赞其政,以间吾衅,亦吾患也。今将崇诸侯之奸,而披其地,以塞夷庚,逞奸而携服,毒诸侯而惧吴、晋,吾庸多矣,非吾忧也。”“今将”与“若”相对,俱表假设。 哀公十六年《传》:“王孙若安靖楚国,匡正王室,而后庇焉,启之愿也,敢不听从?若将专利以倾王室,不顾楚国,有死不能。”《新序·义勇》叙此事云“今子假威以暴王室,杀伐以乱国家,吾虽死不子从也”。《新序》之“今”,犹《传》之“若将”(“若将”亦同义连文,表示假设)。 《史记·项羽本纪》:“章将军等诈吾属降诸侯,今能入关破秦,大善;即不能,诸侯虏吾属而东,秦必尽诛吾父母妻子。”“今”与“即”为对文,皆表假设。 哀公七年《传》:“君若以礼命于诸侯,则有数矣。若亦弃礼,则有淫者矣。……今弃周礼,而曰必百牢,亦唯执事。”“今弃周礼”,即“若亦弃礼”之义。 襄公十年《传》:“楚子囊救郑。十一月,诸侯之师还郑而南,至于阳陵。楚师不退。知武子欲退,曰:‘今我逃楚,楚必骄,骄则可与战矣。’”又曰:“今伐其师,楚必救之。”襄公十九年《传》:“光之立也,列于诸侯矣。今无故而废之,是专黜诸侯,而以难犯不祥也。”昭公七年《传》:“秋八月,卫襄公卒。晋大夫言于范献子曰:‘卫事晋为睦,晋不礼焉,庇其贼人而取其地,故诸侯贰。……兄弟之不睦,于是乎不吊,况远人,谁敢归之?今又不礼于卫之嗣,卫必叛我,是绝诸侯也。’”哀公二十七年《传》:“大国在敝邑之宇下,是以告急。今师不行,恐无及也!”《孟子·梁惠王下》:“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新序·义勇》:“王孙辅相楚国,匡正王室,而后自庇焉,闾之愿也;今子假威以暴王室,杀伐以乱国家,吾虽死,不子从也。”以上诸例,“今”皆表假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