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浪漫的小纣在女娲宫被美丽的女娲拔动了心弦,提笔在墙上写下了超越时代的美丽诗句。在这儿需要说明的是,商朝已经有了原始的毛笔,后世蒙括做的不过是改进它而己,而小纣的那首诗的确的超越了几千年的作品,商朝哪来的七言诗?由是可见爱情的伟大,区区时空规则在她面前不堪一击。
不过小纣这颗热乎乎的心啊,遇上女娲那是倒了大霉。“且,小子,敢调戏你老祖母!”女娲的反应不是甜蜜幸福,而是灭了他。同样的反应在三千年后鹿鼎公与俄国人会谈时可见一辙。鹿鼎公翻过来覆过去只想问候对方的祖母娘亲,而该俄国高官遭此问候则倍感骄傲。
说干就干,老祖母当下带着狗腿子飞到小纣头顶上,想把这小子象他曾爷爷那样的灭了。却正赶上小纣正在和他的两个宝宝玩天伦之情,也不知是不是在玩火,一道红光冲天而起。老祖母一见,呀,这小子还有几十年的国运呢,算你小子命大,于是转身就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
很多人读到这儿都埋怨女娲,你要收拾那小子就收拾了,何必搭上这么多人进去。孰不知女娲也是有苦衷的,不要看她是上古大神,但这会还真的是不敢动小纣一根汗毛。
那是什么原因?莫非有谁在暗中罩着小纣?书上给出了答案:气数未尽。
不过要让现代人理解什么是气数可能不太容易,更多的时候我们都是属于猪八戒式的,看到一个人参果一口就吞了下去,对果子的味道是啥样反而没印象了。要说明气数这东西还真不容易。
或者我可以问一个俗得不能再俗的问题:神话中谁最猛?这个问题让PK族欣喜若狂,但一直没有准确答案,有人说是佛祖,有人说是鸿均,还有人说是元始,也有些上了电视当的人说是无天。其实不然,他们都说错了。
《西游记后传》对中国神话的理解很差,与武侠剧区别不大,但有一点倒算得上黄金点子,那就是对于天命的说法,法力无边的如来佛祖在面对天命时,也只能预作安排,而无法躲避。天命才是神话中最厉害的。
什么是天命?在《西游记》的开篇就有说明:
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会该一万八百岁。且就一日而论:子时得阳气,而丑则鸡鸣;寅不通光,而卯则日出;辰时食后,而巳则挨排;日午天中,而未则西蹉;申时晡而日落酉,戌黄昏而人定亥。譬于大数,若到戌会之终,则天地昏缯而万物否矣。
这话是什么意思呢?说的就是世界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有生成也有毁灭,在子会世间产生,戌会宇宙就将毁灭。而这不过是正常的循环,将这推而广之,则遍及天地万物。
在《吕洞宾飞剑斩黄龙》中,汉钟离说得更清楚:如何无尽!自从混沌初分以来,一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世上混一,圣贤皆荆一大数,二十五万九千二百年,儒教已荆阿修劫,三十八万八千八百年,俺道门已荆襄劫,七十七万七千七百年,释教已荆此是劫数。”
这话说的是即使是追求永恒的宗教也会有毁灭的一天。
万物都离不开生长成收藏的过程,也就是无谓是什么都会有毁灭的一天,天地亦然,王朝亦然,中国古人在这方面早有认识。当王朝要毁灭时就会说:气数尽了,
那么,究竟是什么决定了王朝的命运。当然,现在我们可以说是阶级矛盾和社会生产力的作用,但别忘记了,古人是没有学过马列的,那他们认为是什么在主宰他的们命运呢?是神吗?事实证明,古人更多的相信不是因为神的作用,而是隐藏在表象下的东西绝定了的,这东西就是“数”。
要说中国人不崇尚科学,那实在是太冤枉了,事实证明,中国人对于科学的崇尚很早就开始了,象我们提到的“数”其实也就是数学,古相信,宇宙的一切规律最后都可以归结于数学演算,这就是所谓“掐指一算”的真义! 在中国普通老百姓的观念中,这"算"是一种法术,与呼风换雨,移山填海并无区别,但在较有文化的古人眼中,这算与法术差别就大了,所谓宇宙万物不出算中,只要能掐会算,他们可以了解天下的一切。
其实这也就是将数字的神秘化,八卦靠算,八字靠算,紫微斗数最后也落实到算命上。有名的《皇极经世书》甚至用算术验证了中国历代的改朝换代。 落实在神界,也不出这数的范围,神性也局限在数中。周天三百六十五位正神,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无一不与数字挂上钩。在《北游记》中,玉皇大帝也自叹自已逃不出"数"的罗网,更不用说其他的大小诸神。《西游记》中的泾河龙王就因一个游戏,下雨失了"数",就被问斩,惶论其他。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宇宙是由数构筑的,神最多只是维护者而不是制定者。不然,袁守诚通过自已的演算不可能与泾水龙王得到降雨的指令相同,你想他一个算命的怎么可能上通天界?他只是通过数学运算得出了将会发生的结果,但他却无法控制,不然也不会指点泾水龙王去找唐太宗做无用功。在很多小说中,主人公遭难,很多神仙只能在旁边看着,然后叹一声:“唉,命中该有此劫!”唐僧的老妈就享受过这种待遇。 违背了这“数”会如何呢?不会如何,因为神也逃不出数的罗网,借用日漫《CS美神》的说法:历史的复原力比人强。或者就用马列主义的观点:历史的车轮是无法逆转的。将这“历史”理解成“数”,也不无不可。当然,这“数”以下还可再分“定数”,“劫数”,“气数”等等。就象物理中的能量守恒定律,被人为影响的"数"不会消失,而迟早要回到原有的轨道上。 其中有个例子就是传说中的唐太宗与武则天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在唐太宗晚年推测国运时得出了:“女主武王”的结果,他是何等人?加上有当时中国最伟大的数学家(说得不好听其实是算命大师)袁天罡、李淳风相助,已经准确将这个要做烂事的人定位在武则天身上了,那怎么办,杀了她?老皇帝刚想这么干,李淳风就劝住了。他说:“杀不得,她当皇帝是天命,你就是杀了她,她也会立刻投胎,继续向皇帝之路进发,没有人能够阻止。而按这运算结果她将会在很年后才当上皇帝,当这时她年龄也大了,心肠也没那么狠了,如果你杀了她,她转世后在那个时期应该还很年轻,前世的冤仇更会加剧她的杀戮心,这样对你的江山更不利。”武则天才逃了一劫。 这个神话的真实性根本没有验证的必要,但却明确的说出了“数”,也就是“天命”的不可改变性。同时也暗含佛教的一些原理,如因果关系,唐太宗如杀了武则天,则种下了“因”,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这其实也是“数”的体现。 “数”可以改变,但改变者必须承受改变它的后果,如在《后西游记》中,孙小圣识破了当年崔判官为唐太宗多加的二十年阳寿,于是崔判官不得不转世一遭,亲手将这多的二十年从唐太宗的子孙手中要回来。 以现代的看法,这里面不合逻辑的地方很多,或者说难道我们只能当命运的奴隶,不反抗了?为什么那么多人改变了命运?但别忘记了,我们是在全新的高度,用全新的视觉审视这些神话,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运用这个时代的知识,古人是无法站起来与我们辩论的,其实“数”的内容繁大无匹,我们对它只是一知半解,而掌握它们的古人也未尝是象我们这样自以为了解了世界的真理,如果他们真能够回答我们的问题的话也一定可以给我们一个存在于“数”中的答案。我们 现在可以说天界有黑幕、搞暗箱操作,但这一结论的得出是基于我们将神话附会于人世,而且我们没有几个再相信数了,无论三十六、七十二,还是一万三千五百,在我们看来就只不过是单纯的数字而已,完全体会不了它的神秘性与神圣性。女娲亦然,我们更多的是愿意相信她是心胸狭窄的有权者,而不愿意相信她是真正的了解这世界规律的神灵。 如果用更形象的比喻,整个天地就是一软件运行系统,神的作用不过就是系统维护员。专门保证系统健康运行的,但他们不可能修改系统运行程序,女娲的权限也不过可以为这系统制定个桌面,改变一下音乐罢了, 封神,从古到今书是同一本书,变的是人心,以及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总之,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的后果,女娲可以承受(这在很多民间传说上有例子),但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的后果,即使是女娲也是没办法的,于是她才使了个坏招,找来三只妖怪来收拾小纣。
|
|
|
|
|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