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解脱与救赎 与英雄成长主题相辅相成的,是关于救赎的主题,这就与印度哲学和佛教有关。佛教从汉代就传入中国,其中一支后来与中国的道家学说相结合,成为禅宗;与此同时,本来意义的佛教通过中印的交流,仍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也带来了印度哲学。古印度的哲学与佛学是相通的,如《奥义书》(公元前800年-300年之间)提出出生与死亡的永恒“圆舞”的观念,这就是所谓转世学说。生和死的永世循环被称作“轮回”。以这种方式获得再生是作为个体的最内部的“自我”(atman)。《奥义书》的哲学家们背对这个世界,追求着如何以“苦行”的方式逃离它,这样,自我与绝对便相等同,个人才能获得再生。“在印度哲学中,生命和死亡的‘圆舞’是人要从中解脱出来的东西。全部印度哲学都追求救赎(moksha),即从永恒的生死循环中解脱出来。这种救赎观念不仅在《奥义书》中,而且在佛教哲学中都占据优越地位。”它与“业”(karma)的学说有关,“‘业’在印度哲学中被认为是一个关键概念。‘业’的意思就是行动。所有的印度哲学都围绕行动的问题。”“这是因为‘业’是与对转世和再生的信念和道德因果性的观念密切相连的。所谓道德因果性,我们的意思是宇宙中弥漫着正义;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人人均可得到其那一份的世界,也是在来世有可能上升到更好状态的世界。”“因此,在印度哲学中,道德行动是与生—死—生—死的循环连在一起的”。摆脱不停地消费的无法餍足的贪欲,是至关重要的。那些设法摆脱了“业”的人,才能获得最后的拯救(moksha解脱)。了解这一点,再来看《西游记》就一目了然了。《西游记》一上来就写到美猴王问谁可不伏阎王老子管,一通背猿猴道:“乃是佛与仙与神圣三者,躲过轮回,不生不灭,与天地山川齐寿。”但猴王起先学的还是道,且孽障未尽,落入魔道,所以遭受了被镇于五行山下的磨难,等于是死了一次。直到弃道归佛,保唐僧西天取经,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在灵山取得真经,才功德圆满,跳出生死轮回,终成正果。唐僧原本就是如来的二弟子,只因在听佛法时开小差,被贬到凡间重新投胎;猪八戒、沙悟净也大同小异。他们同样通过西天取经的“苦行”,摆脱了“业”,得以重生转世,跳出生死轮回。他们不仅救赎了自己,也救赎了一路上遇到的妖魔鬼怪,使他们以各种方式得以超度,还因为把大乘佛法带到东土,普渡众生,救赎万姓。
在《西游记》中,救赎主题是与英雄成长的主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甚至是二而一的主题。只是我们为了不把《西游记》局限于宗教主题,而把英雄成长的主题单独地分离出来,并予以必要的强调与展开,使《西游记》获得更普遍的审美教育意义。
总之,对《西游记》主题的研究,应该跳出具体的取经故事的框架和佛教外衣,看到它以神话原型和东方哲思表现英雄成长和救赎的主题,具有普世的意义和审美价值。
此外,《西游记》对世俗人生观和现实社会的批判,也时有所见。第一回写到美猴王一心访问佛仙神圣之道,觅长生不老之方。见世人都是为名为利之徒,更无一个为身命者:“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作者对现实社会也是有所批判的,书中说的南赡部洲指的就是中国:“那南赡部洲者,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后又借如来佛之口予以批判:“你那东土乃南赡部洲。只因天高地厚,物广人稠,多贪多杀,多淫多诳,多欺多诈。”其实天界也非一片净土,如等级森严,犯上者或用功名利禄招安,使其受范,或遭残酷镇压,孙悟空即是最大的受害者。稍有不慎,即受酷刑,如沙悟净本是灵霄殿下侍銮舆的卷帘大将,只因在蟠桃会上失手打碎了玻璃盏,玉帝把他打了八百下,贬下界来,还七日一次,将飞剑穿胸百余下。天上人间实为一体,作者并未把天堂作为理想国来描写,它的缺陷正是人世间的反射。但这些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并非《西游记》的主旨。
|
|
|
|
|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