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孔子的四个最失败的角色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7-09-03 00:00于哲学网发表

 

 



     

    借着国学热的东风,孔子近期的“出镜率”不亚于娱乐明星,除了专家解读频频,网友们也纷纷将目光锁定孔子。可网友的评论与专家的评

     

    论有极大的“差距”。在某些网友的笔下,不论是作为丈夫、父亲,还是政客、师长,孔子的四个角色通通被批不及格。但为何得到如此评价?这些评价是建立在史料基础上的吗?研究孔子的专家可不这么看。

     

    孔子被“多方位”关注

     

    此次议论来源于一名网名为北行剑客的网友的博客,他说:“人活在世上,就必定要扮演多个不同的角色,承担多份不同的责任。有的人,能统筹兼顾,各方面都做得比较好。而有的人,则顾此失彼,甚至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观察孔子的角色人生,当属后者。虽然他成功地扮演了老师、司仪等角色,但在其他四个重要角色上做得是非常失败的。”

     

    论述1:孔子是一个不入流的政客

     

    论据:“孔子一生扮演时间最长的角色是政客,最让他心痛和失望的角色也是政客。穷其一生追求仕途而不果,究其原因,应该归结于他的不入流。其中最大的污点,当是两次应召叛臣的举动……两次谋反,都想让孔子去帮忙,多亏了子路拦下……要不然,孔子一世圣名毁矣。”

     

    专家反驳:研究论语的学者刘炜评说:“首先这话没有根据。除非网友对‘政客’这个词有自己的鉴定。在字典中,政客的解释是:没有真正的政治理想,而把政治行为当生意做的人。但孔子有自己明确而成体系的政治理想,他希望恢复西周时期的礼教政治秩序,这是他贯穿一辈子的想法,不论他是做老师还是当官都一样。而政客是为了捞到实惠的,是不同的。这个看法的立足点不客观,也不正确。孔子做官最大的是‘司寇’,管理城市坏人的工作。说谋反,除非是弑君,其他的诸侯之间的争斗能不能称之为谋反很难说。”

     

    论述2:孔子是一个没有人情味的师长

     

    论据:“孔子一生中最喜欢的弟子是颜回,两人近乎于父子关系。颜回死后,孔子哭得死去活来。但在办理颜回丧事期间发生的一件事,却让我们看到了孔子无情的一面。当时,颜回的父亲颜路请求孔子把车子卖掉给颜回买一个外椁,孔子当场就给拒绝了。虽然当时孔子家境确实也不富裕,而且年事已高,需要车子代步,卖车买椁并不妥当。但孔子还是可以想点别的办法,帮老年丧子的颜路一把的。就是经济上再没有条件,也可以说些宽慰体贴的话。而孔子并没有这样做,只说了两点理由就硬邦邦把颜路的请求给顶了回去。一是说他儿子孔鲤死的时候,他也没有卖车置办外椁。二是说他曾做过大夫,出门不可以没有车。以这种理由断然拒绝,孔子还真是铁石心肠啊!”

     

    专家反驳:刘炜评说:“这是误读。事情的过程大体如此,孔子也的确很喜欢颜回,颜回死后他很伤心,他怎么表达呢?用通俗的话说,他喊:老天啊,你这是要我老汉的命啊!可见两人关系的确很好。但他拒绝颜路也是有的。但后来,颜回的同学还是厚葬了颜回,孔子很生气。这和人情味没关系,因为孔子一生的价值取向就是恢复周礼,周礼的一个核心就是正名分,就是说人的社会角色是有等差的,你的权利和义务不同,你死后享受的级别和待遇是有分别的。就是说颜回和孔鲤是不能享受外椁的待遇的,所以孔子要坚持自己的原则。这要放在当时的环境中去评价,去解读。”

     

    论述3:孔子是一个不负责的父亲

     

    论据:“孔子不但对妻子不负责,对儿女也是不负责的。最典型的就是他对亲生女儿婚事的草率之举。本来,在那个时代,父母为女儿指婚也是很正常的。但指婚也得讲个门当户对,最基本的人要可靠吧。但孔子把女儿嫁给学生公冶长,理由却相当滑稽:只是因为公冶长被冤枉抓去坐了一回牢。冤枉坐牢只能证明公冶长在这件事上是无辜的,但毕竟也不是一件多么风光的事呀!无辜坐牢的人就值得嫁吗?孔子只凭自己一时冲动,草率地为女儿定下终身,此举着实令人匪夷所思。这种不负责的举动,在封建社会恐怕也是极为罕见的。”

     

    专家反驳:刘炜评说:“首先要纠正一下,不是把他女儿,而是把他的侄女嫁给公冶长,同时把他的女儿嫁给了另一个人,这是在文献中写在一起的。至于公冶长坐牢,是在文献中提了,但公冶长肯定还有其他方面是孔子了解的、知道的,只是文献上没有记而已,不能说这是不负责任。反而说明孔子这个人没有‘势力眼’。网友解读不能抬杠。”

     

    论述4:孔子是一个不称职的丈夫

     

    论据:“孔子一生中最对不起的人,应该是他的妻子了。虽然战国时代讲的是男尊女卑,但越是如此,男人越应该成为家里的顶梁柱。而孔子自从结婚后,几乎没有怎么顾过家。特别是五十五岁时因和季氏不和愤然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后,竟长达十四年没有回来看过妻儿一面,把孤儿寡母扔在了战火纷飞的老家自生自灭,连他们的死活也不闻不问。直到六十九岁重归故里,才得知妻子早已病逝。圣明的孔子应该懂得,事业和家庭并不是矛盾的,事业是家庭的基础,家庭是事业的依托。他没能处理好这个关系,与他的责任心有关。在妻子面前,孔子愧称夫!”

     

    专家反驳:刘炜评说:“这条是有些道理的,当时所谓大丈夫志在四方,加上通讯不发达,也出现过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情况,当时男性在对于女性的关心上是做得不够的,这点孔子也受到影响。孔子的思想里还是有些局限,大概他对自己夫人作为女性的各方面关心是少的。从我们现代的角度来说,孔子当然应该更疼女人一点。”

     

    网友热议称作者哗众取宠

     

    网友们对孔子的这次评判有很多争论,“老兄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作为常人的孔子。孔子有‘不足之处’,因为孔子也是人啊!”这是赞同方的意见。反对方这样说:“太偏激了,故意哗众取宠。第一,古人的礼仪制度和社会道德观念可能与我们有很大不同,所以没必要用现在的社会观点看待古人。战争纷乱的年代,古人讲究取国家之大义,你却非要和什么家庭观念扯上关系,真是毫无意义的观点。第二,孔子作为一个失意的政治家是因为当时的社会背景不需要这样的仁义精神而更多地需要一种强有力的法家理论。故不被当时之人重用,也是一种必然。你的这篇文章简直是搬弄是非,故弄玄虚。第三,孔子讲究的是当时的大夫之礼,行为上的清高是当时的社会风气使然。没有什么狠心不狠心之说。”

     

    对于这些议论,刘炜评说:“热议是好事,就算是误读,有理解上的偏差,但观点说出来,就有人进行讨论,就会得到一个历史近似值。但是有一点还是要注意,孔子是一个和我们隔了2000多年时空的文化人,今天的人去评述古人,不要评价他比现代人多了什么,而是看他比他的前人多了什么,这样就能避免一些误读。”

     

    刘炜评说:“孔子是古代的圣贤,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留下的经典内容,大家逐字逐句地看,说明民众关注,是大有好处的。我们现在站在一般文化人的立场上来感受孔子的作为和贡献,但历史不但是对发生过的事实的一种传真,也是一种失真,不能用现代人的眼光和价值观误读孔子,而要真正理解他的思想内涵和价值。”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