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宦官”两码事 首先,“太监”和“宦官”出现的时间不同。“宦官“一词至少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而“太监”一词,直到辽代才出现。 宦官制度起源较早,《周礼》、《礼记》中都有关于宦官的记载。周王朝及各诸侯国大都设置了宦官。当时的宦官一般由身分卑贱的人充当。其来源或由处以宫刑的罪人充任,或从民间百姓的年幼子弟中挑选。秦汉以后,宦官制度更加详备。 其次,战国时期的“宦官”可以不是阉人,而后来的太监则必须是阉人。早期的宦官可以不是阉人,宦官“悉用庵人”是东汉以后的事情。 而太监和宦官发生联系只是明朝的事情:以“太监”作为宫中阉人的通称,是明清时代的事情。太监本是古代职官的名称,晚至唐宋时期,朝廷中仍有太监官职的设置,所任者并非都是阉人。明代在宫廷中设置了由宦官所领的二十四衙门,各设掌印太监,显然,太监是宫廷中的上层宦官。在明朝,太监是高级宦官,他们直接管理普通宦官。由于太监是宦官的顶头上司,因此,如果一个普通宦官能被别人称为“太监”无疑是件很高兴的事情,正如现在的一些人喜欢被别人称作“领导”一样。慢慢地,太监就成了对宫中阉人带有尊敬色彩的一个称谓。 所以,在明朝,太监和宦官的关系可以这样界定:太监必须是宦官,而宦官却不都是太监。到了清朝,太监和宦官才成为同义语,才成为可以互用的两个词。 在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名词都有其固定的意思,譬如内傳、外传、内篇、外篇、大传等。如果根据字面意思来理解,往往会南辕北辙。 一般来说,解释经义的文字叫“内传”,如《韩诗内传》。有时人物传记也可称内传。“外传”的意思相当于外编。《国语》一直就就被当成“外传”来看待,因为它作为《春秋》的外传,补上了《左传》之不足,而《左传》一直被称为《春秋》的“内传”。有时,为史书所不载的人物立传,或者于正史之外另为一个人物作传,以记录其遗闻趣事,也可称为“外传”,如《汉武帝外传》、《飞燕外传》等。“内篇”、“外编”的区别如下:一般来说,表达全书宗旨的列为内篇,有所发挥的列为外篇。唐代的成玄英在《庄子序》中这样说:“所言内篇者,内以待外之立名,内則言于理本。”古書如《庄子》、《晏子春秋》、《淮南子》等都分内外篇。与以上诸词相比,“大传”的意思则相对单一。“大传”是《礼记》第十六篇的篇名,孔颖达对“大传”的解释是:“名曰‘大传者’,以其记祖宗人亲之大义。”《礼记•大传》通引《仪礼•丧服传》中的条文以推而广之,没有对“经”进行解释而只是转录,这样的情况就被称为“大传”。另外,到汉朝初年,《尚书大传》有时也被也被简称为“大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