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多年从事果树栽培技术、果树产业管理工作,又是红楼梦研究的爱好者。我在反复阅读《红楼梦》几个版本的过程中有趣地发现,在这部博大精深的巨著中,隐藏着极为丰富的果树学知识。从果树的种植、园林造景中果树材料的应用,到果品的食用方法,甚至到现在果树栽培生产中正在推广的新技术,乃至还没有攻克的难题,《红楼梦》中都有一些精典的论述。
“枝繁果则稀”
甲戊版《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十五回,“王熙凤弄权铁槛寺,秦鲸卿得趣馒头庵”中说到,当年宁荣二公修造铁槛寺,以备京中老了人口,在此便宜寄放。不想,如今后辈人口繁盛,其中贫富不一,或性情参商时……《脂砚斋》夹批:所谓“源远水则浊,枝繁果则稀”。
在这里《脂砚斋》并没有真正说是果树栽培,但“枝繁果则稀”却说出了一个至今仍不被许多果树栽培者认识的大问题。这个问题,目前是影响果品产量和质量的关键课题。
我国的果树发展走过了一个艰难的历程,计划经济时期,人们食不果腹。全国以粮为纲,果树只能“上山下滩,入宅进院”。果品产量低、品质差。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全国果树发展迅速,目前已达1.6亿亩,北京市已达到246万亩。种植果树的农民收益心切,因而追求乔化密植、早期丰产,很快枝繁叶茂、全园郁闭、密不透风,产量降低、果实品质变差。当技术人员到果园指导果农去掉树上一些大枝时,有些果农感觉如剜心割肉,总觉得去掉一个枝,明年就少了好几斤果,却悟不出“枝繁果则稀”、品质也差这个几百年前就被批注红楼梦的《脂砚斋》说出来的道理。
2005年,昌平“金苹果卖到一亿元”,就是从苹果树形改造开始的,逐步去掉一些大枝,将每亩枝量控制在5-6万个。苹果产量高了,品质提高了,效益上去了。苹果平均亩收入1万元以上(全市平均苹果亩收入2000多元)。看来这个“枝繁果则稀”的浅显道理还得让更多的生产者明白。
“你叫他多多做些冷布口袋来”
近几年来,有心的人到农村去,会发现许多果园的树上每个果都套上了一个纸口袋,有时在城里市场上买梨,也会发现有的梨套着一个纸口袋。这就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一项新技术,即果实套袋技术。在刚坐了小果以后,就给幼果套上一个纸口袋,让果实在不透光的纸口袋中长大,果皮细腻光滑。一些着色品种,如红富士苹果、桃等在采收前10-20天将纸袋摘下来,让果实着光上色,果色艳丽。套袋的果,消费者喜欢,商品价值高。
这项技术,举世公认是日本人于20世纪50年代发明的,我国从90年代引进此项技术及纸袋生产技术,近几年已经比较普及。但这项技术还有一个极大缺陷,即不能防鸟害。有的树种(如梨)套袋后有些喜阴暗的害虫(如梨黄粉虫)的发生反而加重了。尤其是鸟害问题,近几年呈迅速增长趋势。果品是鸟最喜欢的食物,套上纸袋,聪明的鸟会把纸袋撕开,仍把果吃了,而且是专吃大果、好果。有的地方鸟害损失达到总产量的30%,个别的园子甚至绝收。前几年,曾发生园主因捕鸟而被逮捕的事情。
戚序本《石头记》及杨藏本《红楼梦稿本》中记述了这样一件事:袭人去看凤姐,来至沁芳桥上,远远看见那边葡萄架下,有一个人拿着掸子在那里掸什么呢,走到跟前,却是老祝妈。那老祝婆子见了袭人便笑嘻嘻地迎上来说道:“姑娘怎么今日得功夫出来逛逛?”袭人道:“……你在这里做什么呢?”那婆子道:“我在这里赶马蜂呢。今年三伏里雨水少,不知怎么果树上长虫子,把果子吃的疤拉眼睛的掉了好些下来,可惜了的白掷了。就是这葡萄刚成珠,怪好看,那马蜂、蜜蜂儿满满地围着,都咬破了。这还罢了,喜鹊、雀儿也来吃。这个葡萄还有一个毛病,无论雀儿、虫儿一嘟噜只咬破三五个,那破的水淌到好的上头,连这一嘟噜都是要烂的。这些雀儿、马蜂可恶着呢。故此,我在这里赶。”袭人道:“你就是不住手儿赶,也赶不了这许多。你刚这里赶,那里又来了。倒是告诉买办说,叫他多多地做些冷布口袋来,一嘟噜一嘟噜的套上,免得翎禽草虫糟蹋,而且又通风、捂不坏”。婆子笑道:“倒是姑娘说的是。我今年才上来,哪里就知道这些巧法儿呢”。
通过以上这一大段描述,我们是否可以看到这几个问题呢?
第一,果实套袋的技术不只是日本人发明的,在曹雪芹的年代就已经有人应用了。起码是袭人告诉老祝婆子时,就已经有人用过了。要不老祝婆子说,“我今年才上来,哪里就知道这些巧法儿呢?”
第二,给果实套上一个冷布口袋,不单能防马蜂等昆虫的为害,还能防喜鹊、麻雀、乌鸦等若干翎禽类鸟的为害。
第三,冷布口袋透风,不会把果实捂坏。现在套的纸袋,也是要求有一定的通透性,而且在纸袋下部留有小口。
说到这儿,我们是否也得到一个启示呢?如果把红楼梦的果实套袋技术和日本的果实套袋技术综合一下,也就是在果上套一个纸袋,再在纸袋外套一个冷布袋,或者是制作纸袋时,直接将冷布与纸粘合在一起,做一个冷布纸袋。现在的化工业已经相当发达了,用尼龙或塑料材料做冷布袋比曹雪芹那个年代做冷布袋容易得多,成本也极低。将这个冷布纸袋给果套上,不是既能提高果实品质,又能防鸟害、虫害吗?
“花草也同人一样,气脉充足,长的就好”
《红楼梦》第三十一回,有一段史湘云和丫头翠缕在大观园的对话,很有意思,也值得深思和研究。翠缕道:“这荷花怎么还不开?”史湘云道:“时候没到。”翠缕道:“这也和咱们家池子里的一样,也是楼子花?”湘云道:“他们这个还不如咱们家的。”翠缕道:“他们那边有棵石榴,接连四、五枝,真是楼子上起楼子,这也难为他长。”湘云道:“花草也和人一样,气脉充足,长得就好。”
什么叫气脉充足?怎样才能做到气脉充足?史湘云没有明讲,接下来就是史湘云大论了一番阴阳,说天地间都赋阴阳二气所生,或正或邪,都是阴阳逆顺……阴阳两个字还是一个字,阳尽了就成阴,阴尽了就成阳……。笔者理解,史湘云是在讲一个阴阳平衡。这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经典理论,也是中医理论的精华。阴阳平衡了,人的气脉就充足,调节好阴阳平衡,就能做到气脉充足。
史湘云是从石榴说到花草也同人一样。咱们再从人说到果树。笔者近几年联合教学、科研部门的有关专家,甚至还请了一个外国专家共同研究、推广果树的有机栽培技术。什么是有机栽培呢?简单说,就是不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的肥料和农药,而生产出风味最浓、着色最好、含糖量高、比重大、耐贮藏、营养丰富、安全性最高的香甜可口果品的一种技术。果树的有机栽培,在全世界还是一种新技术,许多专家的论述还不尽一致。怎样做到有机栽培,不同专家的论述也不尽相同。反复研究了史湘云和翠缕的对话及史湘云对阴阳的论述,笔者忽然找到了一个最为精炼、也最为精确的结论:让果树做到气脉充足。
笔者2005年到巴西等国考察,学习果树的有机栽培技术。向国外专家同行请教,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而用什么样的药才能防治病虫害的问题。外国专家回答的很巧妙,他说,生物界本来是平衡的,有一条完整的食物链(有害虫,就有益虫吃它,害虫和益虫达到一种平衡)。怎么能保持这种关系呢?他说就像你们中医一样,调节生态平衡就行了。笔者回来后反复思考,再研读了《红楼梦》之后,终于悟出了“气脉充足”和调节保持气脉充足的方法。
所谓气脉充足,怎么才能做到呢,起码要做到三个生态平衡或称阴阳平衡。
其一,调节好土壤的生态平衡,让土壤供给果树充足的、全面的营养成分,使树体达到气脉充足。
其二,通过生物多样性调节好地上的生态平衡。应尽量在地边、地沿、行间树下,多种一些其他的植物。植物种类多了,果园就容易形成一个小的生态平衡系统。害虫不大发生时,就不用打农药,当害虫密度增大,确需打些药时,也要尽量用一些低毒的药,以保护益虫,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其三,调节好树体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当树势过旺时,可通过环剥等外科手术,使养分集中供应于果实及种子的生长发育;而当树势衰弱时,就需要调节营养分配的方向,少结果,让树体恢复自身生长。
“我只想风干栗子吃”
《红楼梦》中多次提到栗子。庚辰版《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十九回,贾宝玉给林黛玉讲林子洞中耗子精的故事:老耗子升座议事,明日是腊八,世人都熬腊八粥。如今我们洞中果品短少,须得趁此打劫些方妙。一个能干的小耗子前去打探,回来报告“山下庙里最多,米豆成仓,不可胜计,果品有五种,一红枣、二栗子……”。在同一回里,袭人过节回家,宝玉为她留了她最爱吃的酥酪,不承想让李嬷嬷给吃了。袭人回来后怕宝玉生气,便忙笑道:“原来留的这个,多谢费心。前儿我吃的时候好吃,吃过了肚子好疼,还是吐了才好。她吃了倒好,搁在这里白糟蹋了。我只想风干栗子吃,你替我剥栗子去……”。
说到栗子,可是咱中国人的骄傲,更是北京人的骄傲。全世界产栗子的地方很多。纬度25-40度的地方,包括北纬和南纬,只要土壤适合的地方都能生产栗子,包括美洲栗、欧洲栗、澳洲栗,还有日本栗,但就数中国栗的风味品质最好。在中国栗中,又数燕山板栗最好。目前专家公认的燕山板栗品种中,数第一的得说是“燕红”品种。燕红就是20世纪80年代从昌平优选出来的,能不骄傲吗?曹雪芹在北京写红楼梦,不写到板栗才怪呢。
北京人好吃板栗,但是多年来北京人吃不到北京的栗子。因为那些年北京的栗子,还有整个燕山板栗,多数都让日本人吃了,没办法,我们要换外汇呀。北京人吃的北京糖炒栗子多数是山东、安徽、河南等地的栗子。这几年咱们种的面积大了、产量也多了,北京人懂行的可以吃到北京板栗了,甚至可以吃到“燕红”了。
北京板栗的吃法,最著名的是“糖炒栗子”。近些年,日本人又发明了去壳、小袋密封的即食栗子。北京、河北等地也有这些产品生产了。其实,栗子还有一种更好的吃法(尤其是北京的栗子),也是多数消费者不熟悉的,那就是“风干栗子”。多年来栗子产区的人,包括一些老北京人仍然保持着吃风干栗子的习惯。什么是风干栗子呢?栗子的主要成分是淀粉,采收时糖和芳香物质还没有转化,不甜也不香。采收后,放在阴凉地方,风干一段时间,不用弄熟,剥开就吃,又香又甜。而且,生栗子还含有一种特殊物质,成年男性每天保证吃两粒,可大大提高性功能。同时,风干栗子做粥、栗子鸡、栗子白菜,都是佳品。
袭人只想风干栗子吃,我们现代人就不想吃吗?北京已有了60多万亩的板栗,全国板栗面积已达到2000多万亩。我们的栗子生产者、我们的企业家、我们的科技工作者,能不能让更多的北京人以及全中国、全世界的人吃到比袭人那个年代更好吃、更方便吃的风干栗子呢?
“也宜墙角也宜盆”
果品是早期人类或人类祖先的最主要食物之一,因而人们对果品有着特殊的感情。人们喜欢吃果、喜欢看果、更喜欢亲手种果。不是吗?农家庭院里谁不种几株果树呢。枣、柿子、石榴、海棠、葡萄、杏、桃、李子,人们都不陌生。就是前些年的北京四合院中,不是到处都可以见到这些果树吗?现代社会飞速发展,四合院、大庭院越来越少了,人们住进了高楼大厦,就连农村,也以住进高楼为目标了。楼住上了,果没了,心里空荡荡的,在享受富足生活的同时,总觉得缺些什么。那其中就包含缺了亲手栽培果树的乐趣。
怎么能弥补这个缺憾呢?红楼梦也给了我们启示,那就是盆栽果树。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大观园里的女儿们心血来潮,要起诗社,李纨道:“方才我来时,看见他们抬进两盆白海棠来,倒是好花,你们何不就咏起来?”我们不评论他们的诗做的好坏,倒是史湘云后来补做的两首诗,其中一句提醒了我们:“也宜墙角也宜盆。”果树不但可以在田里栽,在庭院栽,也宜在盆中栽。
盆花到处可见,盆栽果树发展的却太慢了。2005年,有家果园搞了几百盆海棠,秋季硕果累累,没容上市就被抢购一空。苹果、梨、枣、葡萄、山楂、杏、李子、欧李等等都可以做盆栽呀,这将是一个极大的市场空间。如果涌出若干有识之士,干干这个行业,那么越来越多的住进高楼大厦的人们也会得到种植果树的神妙,更将会有数以万计的咏果诗篇把人们的生活装扮的更美更好。
“柳垂金丝,桃吐丹霞,绿叶成荫子满枝”
人们爱红楼梦,是因为曹雪芹用他的高超艺术,给人们传达了数不胜数的信息。有人根据红楼梦的记述,开发了红楼菜系,有人建了大观园。刘心武先生独辟蹊径,写了《红楼三钗之迷》等,其实红楼梦还有一大艺术成就尚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研究,那就是红楼梦中的园林艺术,尤其是果树作为植物材料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曹雪芹善用果树做园林景观,用的极为巧妙,造景效果鬼斧神工,如诗如画。
请看:“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的矮墙,墙头皆用稻茎掩护,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
再看:“池边两行柳垂,杂着桃、杏,遮天蔽日。”桃红又是一年春的时候,这里会是什么景色呢?那将是“柳垂金丝,桃吐丹霞。”而杏已是“绿叶成荫子满枝了。”这岂不是人间仙境嘛。
果树在古代园林中,是被当作主要植物材料的。而现代园林却越来越少。笔者曾问过园林工作者,多答为“麻烦”。管理麻烦,人们觉悟不高,偷果更造成麻烦。
我国正在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园林绿化的面积在迅速扩展,只种些松柏、杨柳、草坪就不麻烦吗?可能管理者的麻烦会少一点,可生态平衡出了问题,就是大麻烦了。保护生态平衡的核心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在城市园林中,多种一些果树,既可造出更加美丽的景观,也增加了生物的种类,同时还可招来更多的鸟。农民果园的果怕鸟吃,园林中的果是可以给鸟吃的。鸟在吃掉果的同时,也会吃掉其他花草树木上的害虫。害虫少了,城市园林不就少打农药了吗?城市中烟尘是污染,汽车尾气是污染,园林中为防病虫害打农药不更是污染吗?而且,打上农药之后,林中的害虫死了,益虫也死了,甚至一些益鸟不死也吓跑了,生物多样性还能保持吗?现代科技要发展,古人的好东西也不能丢了。
笔者对《红楼梦》只是爱好,对其中的果树学做了一点粗浅的探讨。但愿能抛砖引玉,能够引起红学家及更多有识之士对《红楼梦》果树学的重视和研究、挖掘,以使我们的果品文化更加发扬光大,以促进北京的新农村建设更快一点、更好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