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人学与国学的争论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7-07-24 00:00于哲学网发表

 

 



    作者简介:马希良,科技管理工作者,中国管理科学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终身研究员,曾参与33项软科学及课题研究,发表文章190余篇,多项研究与文章获奖,与人合著5本科技管理著作。

     

    有关国学的争论,已经十分激烈,现在又发生了人学与国学的争论,确实使人感到高兴。因为,这种争论有益于我们学会扬弃,有益于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我在研读《南风窗》记者熊培云采写的《以人学开创中国未来———对话黎鸣》时,传来了网上选出十大国学大师的消息,王国维在50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学第一人。钱钟书、胡适、鲁迅、梁启超、蔡元培、章太炎、陈寅恪、郭沫若、冯友兰也名列其中,却无集成孔子的大同思想的近代思想家康有为,真是令人遗憾。

     

    当然,有关国学的激烈争论,一方面是中国人恢复了一些民族自信心,另一方面,也是要寻找新的价值认同,但我们更应该重视人学与国学的争论。

     

    黎鸣认为,学问绝不能沦为死记硬背的记忆之学。任何一门“学”问,一旦被命名为“国学”,就成为该国人民精神的枷锁,成为对该国人民智能发展的阻碍。从人类的历史上看,所谓的“国学”并不只是给中国人带来过巨大的灾难,事实上,世界上凡是把一门学说命名为“国学”的国家,也都尝到过历史的苦头。正因为如此,我们不需要“国学”,我们更需要“人学”。“人学”是人类的智慧之学,虽然它源于古代中国,但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如同“神学”、“哲学”,均是全人类共同的智慧之学,可惜我们“自毁长城”,“废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完整的人学(老子、墨子、孔子),三弃其二,唯一只留下孔子之学,更视之为“独尊”的“国学”,确实害人不浅,贻误国人至今。中国的孔子学院虽然在国外发展迅猛,目前,已在世界各国成立了75家,日本已经有4所,到年底还会增加一倍,但其主要任务却是对外教汉语,并不是要恢复什么“国学”。

     

    最近,正当文化保守主义为孔子高唱赞歌,甚至要为中国重树儒教权威时,我觉得重拾墨子的思想很有必要。墨子崇尚科学,提倡节俭用,倡导和平、兼爱等等,都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墨子的许多主张被视为今日“西学”的东方源头。应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乏精华,像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亦可理解为古代版的“人权高于主权,主权高于政权(君权)”。

     

    黎鸣说,墨子是中国的亚里士多德,其常识更在亚里士多德之上。他会造桥,会盖房,有很好的批判精神。墨子尚同,尚贤,兼爱,非攻,非乐,非礼,节葬,节用。墨子是先秦少有的几个有逻辑思想的人。没有逻辑就没有理解。正因为这样,墨子对儒家的批判相当到位。所以,如何重建中国的传统时,一是要重新评价老、墨、孔,找出中国传统中自有的有价值观念与思想;二是要认真学习西方,尤其是希伯来文化、古希腊文化以及基于二者融合推进的近代西方哲学和文化。我们应该有一个开放的心态,通过以上六股潮流,共同推动中国的进步。

     

    黎鸣说,老子的确是位了不起的人物,他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三生万物律”十分伟大。中国的崛起不能像韩国、日本那样跟着别人跑,而是需要有一种全新的思维观念,即“三生万物律”。这话听起来简单,其实我们可以用这句话去检验所有的科学,所有的科学都证明了老子的这句话:当两个东西在一起时,清清楚楚,而当第三个出现时,便会出现混沌。是“三”让世界变得复杂,有复杂才有世界。谁把老子的“三生万物”破解了,谁就是21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

     

    从人学与国学的争论中,笔者深深地感觉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墨老的思想,很值得我们发扬光大,但不一定成立什么“国学院”,更没有必要成立“人学院”,倒是应该成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院”,以全面而深刻地研究我国的传统文化,真正找出我国传统中有价值的思想观念,把它发扬光大。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也应学一点墨老的思想,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践行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更好地坚持以人为本,更好地坚持科学发展观,更好地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执政为民,不断提高自己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使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的改革成果,切实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