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且说道教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7-07-18 00:00于哲学网发表

 

 



    说是中国古来就有三大宗教:儒释道。其实儒家归入宗教似乎比较勉强,而佛教本来是外来;惟有道教是土生土长的,植根于中华大地。这里的“道”,一般泛指道家和道教,两者又往往混为一谈。道家是一个学派,与老子无关,更与道教搭不上界。老子是哲学家,不是宗教家;其著作是学术性的,不是宗教性的。说道家为老子始创也欠妥,那是后人的附会。老子、庄子本人从未自称为“道家”,第一次出现“道家”其名,已是好几百年后的汉代了。可是老祖宗就是这样说的,夫复何言?有道是“紫气东来”,这象征着东方文明的“道气”代代相传,使富有祥瑞之气的美言成为中国人心中的大吉大喜,以致有烦《辞海》专门为之释义:“传说老子出函谷关,令尹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了青牛前来,便请他写下《道德经》,后人因以‘紫气东来’表示瑞祥”云。杜诗《秋兴》中的“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便是典出于此。

     

    应该说,道家和道教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完全是出于种种历史原因,才使它们不谋而合;于是长期以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虽然,道家与道教没有血缘关系,而前者的思想始终是后者宗教理论的基础。主要体现在,比如说,一个强调“天无形者,物之太祖也”,是故“有生于无,实出于虚,……道者一立而万物生。”(《淮南子》)一个说“大道无情,生育天地;大道无性,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常清净经》)看来是偶合,其基本理念何其相似乃尔!

     

    谈清楚个中因缘,就可以直击主题了。道教纯属意识形态,渊源于古代的巫术、方术;所以信神,是我国流传最久远的民族宗教。根据资料归纳,可回溯到东汉末年,张道陵创“五斗米道”。因入道者须出五斗米,故有此名,它奉老子为教主,以《老子五千文》(即《道德经》)、《正一经》为主要经典;亦为民间道教定型化之始,并从此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又因教徒奉张为“天师”,故又名“天师道”。稍后东汉末黄巾起义的首领张角创立“太平道”,以《太平经》为主要经典。由于深入下层,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发展很快,还成了农民起义的旗帜。他们都奉老子为教祖,与“太上老君”扯在一起,老子就成了“太上老君”的化身。道教的信仰者追求长生不死,向往得道成仙;相信经过修炼,世人也能脱胎换骨,超凡升天,不必等死后灵魂超度。基于这种迷信,道教前期分为符箓与丹鼎两大派。符箓派以符水治病,祈福禳灾为主要内容,在民间迅速传播;丹鼎派侧重于清修炼养,旨在延年益寿,为权贵所独钟。嗣后东晋葛洪撰《抱朴子·内篇》,整理并阐述了道术与理论;南北朝时嵩山道士寇谦之改革旧天师道,制订乐章诵戒新法,称新天师道;庐山道士陆修静整理三洞经书,编著斋戒仪范:道教形式遂告完成。金元之际,道教进入鼎盛时期;全国形成南北两大教派。在南方,南北天师道与当时流传的各宗派合流,到元代归并于“正一派”;中心在江西龙虎山,其活动仍以符箓为住。在北方,有金代王重阳创立的“全真派”。其徒丘处机为元太祖所重视,几乎掌管了天下道教,全真派又盛极一时。但是南北对峙的局面依然存在,各行其是。还有重要的补充,信奉正一派的道士可以不出家,俗称“火居道士”或“俗家道士”;而全真派的,必须出家修炼。当然,不管出家与否,他们虔诚所求,无非是修成正果,羽化登仙!

     

    符箓与丹鼎的分野,说白了,不过是上层化与下层之别耳。由于所属阶层不同,追求有异,又自然而然地分为民间道教和神仙道教两种形态,而且各有所本。《太平经》是后汉时原始道教的经典,属民间道教性质;而《抱朴子·内篇》则是晋代神仙道教的代表作,是上层社会门阀士族崇信神仙道教的理论和方术集大成的专著。

     

    为什么这样概括?很简单,客观情况使然;“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嘛!试问,处于民间的芸芸众生,平日为求温饱而奔忙,哪来的闲情逸致一味冀盼修炼成仙?同样,身在帝王将相的权贵之家,声色犬马惟恐不及,谁会忧国忧民,使万众直言疾苦和弊害之切?不过神仙之说是一种沿袭,并非源于道教,早在先秦的诸子百家中就流行了。《庄子》有云:“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这些神人“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说得煞有介事。而道教上层化的同时,民间仍然以通俗形式传播着道教,也是社会现实。无怪乎有人这样评说——

     

    作为原始道教的经典,《太平经》与神仙道教的《抱朴子·内篇》不同,理论多,方术少。在庞杂的思想体系中,一些有关社会的进步言论尤为出色,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中存在着严重的矛盾。这不但为后来神仙道教所不能言和不敢言,就是比世俗思想家的言论也是更大胆、更深刻。

     

    作为民间道教对立面而出现的神仙道教,在《抱朴子·内篇》则诸种方术加多,有关社会政治思想,偏向维护封建秩序,这是神仙道教的本质和立场决定了的,此其消极方面。另一方面,葛洪作为学问渊博的道教学者,注重自然科学技术的探索和观察,客观上做出了积极的有益的贡献,在文化史上的价值也是应该肯定的。

     

    我很欣赏这样的客观评说,姑且录以备考吧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