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在私学里产生,同时也是私学精神的源头。没有私学,即使中小学课本收入《论语》全本,其成效也难以乐观。一粒水生植物的种子被种进土壤里,哪怕勉强生根发芽,也不可能枝繁叶茂,再怎么施肥,再怎么悉心照料,也没有用,这就是《论语》在今日的处境。
近期,《新京报》推出了《论语新编》特刊,对近期的《论语》热进行了解读。我对个人阅读《论语》没有任何异议,一个人读什么书,这是他的自由。但是,一部书如果要在公众之中产生超常的影响,必须通过两种途径进行传播:一种是进入教育体系,一种是进入信仰体系。对于传统文化的信仰,迄今已经中断了几十年,一些领衔的文化保守主义者是否有此信仰,尚且存疑,遑论我等凡夫俗子。除非某些极端特例,信仰体系的重建一般是缓慢的、无形的,不能一蹴而就。
如果要人为推动,主要还是有赖于教育体系,因此,一些文化保守主义者提出让《论语》进入中小学课本。
学习《论语》,要从娃娃抓起。这个说法没错,像我这种成年之后才开始通读《论语》者,虽然有寻根的主观愿望,却始终缺乏血脉相连的感觉。当年中学课本也有几节《论语》,诸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种断章摘句式的学习,不仅难以培养学生对《论语》、孔子以及儒学的热爱,反而有反向作用,让人感觉《论语》无非是些励志小语,孔子也就会说些名人名言。《论语》有它自身的脉络,把脉络切断、呈现三两切片,无法使《论语》复活,只能让它窒息。
《论语》开篇四节,第一节子曰,第二节有子曰,第三节子曰,第四节曾子曰。这种编排绝非信手为之,而是意在说明孔子、有子、曾子三人之关系。仅仅阅读其中一节,肯定无法知晓这重意味。 既然如此,是否在中小学引入《论语》全本就可以了呢?问题没有这么简单。 《论语》的教育理念,有人归纳为因材施教,有人归纳为素质教育。如果仅仅如此,孔子根本算不上教育家。章太炎虽然对孔子批判有加,却对一点倍加肯定,那就是孔子开中国私学传统之风气,“变畴人世官之学而及平民,此其功亦迥绝千古”。私学的主要意义,不在于平民教育,而在于它在王官之学以外另辟蹊径。虽然私学也有王官化的可能,但是它毕竟在教育体制上使得王官之学不再是惟一的途径。通观《论语》,随处可见私学精神所在,在现有的教育体制里几乎无法复制。虽然因材施教、素质教育之类词语在今天的中小学耳熟能详,实际上总是难以获得实践,这不仅跟教师素质有关,更是受制于既有的教育体制。 《论语》在私学里产生,同时也是私学精神的源头。 《论语》在中小学教育的困境,有人认为是教育理念有待更新,有人认为是教师素质有待提高。在我看来,《论语》进入教育体系的最大障碍,不是教育理念问题,也不是教师素质问题,而是教育体制问题。没有私学,即使中小学课本收入《论语》全本,其成效也难以乐观。一粒水生植物的种子被种进土壤里,哪怕勉强生根发芽,也不可能枝繁叶茂,再怎么施肥,再怎么悉心照料,也没有用,这就是《论语》在今日的处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