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谢志浩:寻找“出活”的真学者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7-06-21 00:00于哲学网发表

 

 



     

     

    画家陈丹青绘的清华国学院导师像体现出了第一代和第二代学人的精神气质。从左至右为:李济、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陈寅恪。

     

    编者按:百年中国学术地图为谢志浩教授的专业学术研究,对当代学人难免臧否之词,这些言论并不代表本报立场,欢迎学人发表多元化的观点。另,作者对港台、海外当代学人着墨不多,同样希望学人就此参与讨论,以补缺憾。

     

    演讲人:谢志浩,1965年生,河北科技大学中文系教授,致力于中国文化史与中国学术史研究。

    地点:涵芬楼

    注释:学术共同体——是指学人在学术理念、学术精神、学术关怀、学术操守方面有一个大体的认同。学术共同体和报纸、刊物、出版社、电台、电视台、网络能够有一个良性的循环,对学术违规事件能不能发出学术共同体整体的声音,学术评奖能否遵守程序正义,这些都是学术共同体成熟的表征。

     

    谢志浩:“各位学友下午好,我来就是给大家汇报一下我这几年的想法。我在石家庄生活,石家庄的听众很少,很孤独,也很寂寞,所以我对《新京报》的邀请表示感谢。

     

    为什么说是学术地图,而不说是学术史?因为学术史往往把人说死,往往活人不入史,地图的话,说活人就没有事。比如季羡林老先生,他身体很好,就可以划入地图,如果搞学术史的话就不行了。我用了一个讨巧的办法,像谭其骧先生的中国历史地图一样,画了百年学术历史的地图。”

     

    一、画地图:贤者识其大,不贤者识其小

     

    我们可不可以做当代中国学术地图呢?回答是可以做。可以做的基础是什么呢?第一,任何事物都经过一个拓荒,我们这个东西是一个学术拓荒。贤者识其大,不贤者识其小,我们就从小处做起。第二,我们处于学术的门槛上,准备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注重学术传播的功能,学术地图属于学术普及,因此特别重视学术“边缘”,我们站在学术边缘,研究学术传播通过什么路径、路径的依赖。对路径的关注,摸到了它的路径,实际上就可以触摸学术的浪花。深入一层,就是学术的大海了。

     

    我们可以对学人进行学术观照、反思,当代中国都有哪些杰出学者,他们是怎样读书的、访书的,遇到了怎样的学术师友,他们都在哪些单位工作,他们在带领着怎样的学术梯队,他们的学术师承情况,这些学者的逸闻掌故,都属于我们学术地图的工作。我们所绘制的学术地图,有一定之规,要看是否“出活”,不考虑其他因素。

     

    我的研究受一些学者启发很大,一个是李泽厚先生,他写自己的思想史论的时候,把中国百年思想学术史分三代人,他再细分是六代人,五四,北伐,抗战,建国,文革都有一代,分得有点细。还有郑也夫的知识分子的研究,他把建国以后分成四代。我在综合李泽厚和郑也夫的观念之上,自己提出了分五代。

     

    我认为,百年中国文化史可以分为五代:蔡元培、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王国维诸先生为第一代的代表。胡适、顾颉刚、金岳霖、冯友兰、赵元任、陈寅恪先生为第二代之中坚,甲午战争前后出生的特别多;第二代学人人格比较纯正,投降的非常少,大多坚守着自己的学术理念。钱钟书、费孝通、季羡林、金克木先生为第三代之重镇,民国初年后生的人比较多,金克木是百年中国学术地图里最天才式的人物之一。

     

    王元化、李泽厚为第四代之领袖,其他还有厉以宁、吴敬琏也算;第四代,产生的成果最少,成果本身也是最轻量级的;好在有一个“顾准”,论年龄是第三代的;还有一个李泽厚,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对中国学术贡献极大;在第四代里面,应该看台湾和香港。

     

    葛剑雄、葛兆光、杨义、陈来、秦晖、汪丁丁、梁治平为第五代之骨干。第五代1968年上山下乡,我称为知青学者。这一代学者,经历丰富,有忧患意识,眼界开阔,是比较“出活”的,但现在的学术腐败,知青学者也难辞其咎。

     

    二、价值观:按图索骥找“出活”学者

     

    当代中国学术地图的必要性,我觉得有三个方面。

     

    首先,绘制当代中国学术地图,可以培养学术空气。通过对学人成功路径的反思,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是在怎样的学术空气中成长的。学术史的规律告诉我们:在相对浓厚的学术空气中成长起来的学人一定具有深厚的学术底蕴,在一个特别稀薄的学术空气中成长起来的学人,学术底蕴就会普遍不足。

     

    其次,绘制当代中国学术地图,可以弘扬出活(作者习惯用语,指出学术成果)学人的优良学风,进行学术上的激浊扬清。学者认识了哪些出色的学术朋友,他和名师是怎样一种关系,他听到了哪场好玩的学术讲座,看到了哪本学术著作,对这位学者产生了很大的学术触动,这些看似小道,实则往往是一个学者之所以成为杰出学人的关键所在。一个没有学术掌故的时代,定是学术不发达的时代。学术掌故越多,一个时代的学术则越神采斐然。岂有它哉?我们这个时代出现了大批没有掌故的“学者”,何故?

     

    没有真趣,没有癖好,没有风骨,做着干瘪瘦弱的“学问”。

     

    再次,任何一个社会都有三极:政治——经济——文化。

     

    政治很大程度上就是权力,经济就是财富,文化表现在声望,特别是学术声望。在健全的社会当中,力、利、理三者是一个三角,各占一角,但我们的学术体制现状是“一仆二主”。杰出学人发出自己真正的声音,比较困难。权力、财富集团侵袭学术的情况屡有发生。所以现在很多学术大腕,学术大师,往往是通过非正常的学术机制来确定他的学术声望和学术成就的。就是因为中国学术共同体(见注)迄今没能建立。长江《读书》奖,开了非常不好的先例,通过这一事件,我们可以看到,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界整体上处于不健全、不发育的状态。推动中国改革的学者竟然没有达到文化自觉的程度,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三、第五代:影响未来五十年的一代学人

     

    1985年以降,新一代学人脱颖而出,二十年来他们活跃在学术思想文化的舞台,并且成为影响未来五十年的二十一世纪第一代学人。他们亦是百年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五代学人。在他们身上,有重大的担当。《读书》、《学人》、《学术思想评论》、《中国社会科学季刊》、《方法》是他们的主要文化阵地,杨义、葛剑雄、葛兆光、陈来、郑也夫、梁治平、秦晖是个中佼佼者。

     

    第五代学人一般生于1945年以后(钱理群是一个少见的例外),青年阶段遇到了“文化大革命”,他们的人生由中心到边缘,由热闹到沉寂,由城市到农村。恢复高考后,他们才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多数为77级或78级,1985年大部分研究生毕业,有些人在1989年左右获得博士学位。1992年左右成为教授,1995年左右开始指导博士生。2000年左右部分学人成为校长或院长,并且主持多种官方或民间的学术刊物,这一代学人获得了来自体制内外的多种学术资源。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生气勃勃的经济改革和如火如荼的文化热,在强烈地感召着他们。他们是“走向未来”的一代。《读书》、《自然辩证法通讯》、《青年论坛》、《光明日报》、《走向未来》在传输着新的思考、新的追求。时贤称誉八十年代为思想的时代,大体上还是准确的。更准确的说法也许是,那是一个思想启蒙的时代,那是一个中国的文艺复兴时代。

     

    随着九十年代的突然到来,文化学人审时度势,进行学术路径的选择。似乎有意无意中,思想被遮蔽了。有人称九十年代为学术的年代。表面上看来,似乎也不差。其实,这一论断是不科学的。在我看来,九十年代思想深度比八十年代为胜,但为学的态度变了。有学问的思想和有思想的学问,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义理、考据、辞章总应该是统一的。

     

    总的来说,九十年代留在学术史上的成果多了。随着社会生活由一元化向多元化的转型,学者的生存方式亦较八十年代自由,追求权利本位、契约责任的市民社会正在形成,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呼唤新的学术共同体的形成。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为学术的民主、自由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平台。《读书》《学人》《中国书评》《中国社会科学季刊》《自然辩证法通讯》《方法》《学术界》《南方周末》《东方文化》《文汇读书周报》等承担学术助推器的责任。大学学报和社会科学院系统的刊物绝大多数仅仅担当晋级、职称的功能。学术泡沫学术腐败之所由来,有目共睹。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