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史热门销售量保证 央视“百家讲坛”与出版社的关系几乎已经可以被看成是一种“现象”,众多出版社竞相出版这档人文类电视节目的内容,以取得出版权为荣,并把这当作销售量的保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这次就努力宣传即将推出的《孟宪实讲述唐代历史》。孟宪实去年底在“百家讲坛”主讲《玄武门之变》,今年5月又将开讲《贞观之治》,出版社在宣传材料上便将新书定性为“2007唐史年巨献”。天津教育出版社推出“百家讲坛”另一主讲人孙丹林的书作《孙丹林品读历史人物》,出版社在展位上特地放了一个“‘百家讲坛’十大名嘴排行”,称孙丹林为“最投入”,与“最洒脱”的孔庆东、“最具人气”的易中天等并列。长江文艺出版社也在书市上推介出版《王立群读史记》。 各显神通穷翻故纸堆 不少没能争夺到“百家讲坛”的“正统”资源的出版社,则各显神通,发挥编辑特长,推出一本本书名五花八门而主题内容高度集中的文史类图书,如磨铁文化公司的“草根说史明星”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三)》、河南人民出版社的《宋徽宗——北宋家国兴亡实录》《李后主——帝业兴衰话南唐》、人民日报出版社的《<论语>新译》等。武汉大学出版社的《中国最虚伪的男人——正解诸葛亮》《草根皇帝——五个布衣男人的战斗》颇有语不惊人死不休之感;中国友谊出版公司的《四书道贯》原是老书,被重新包装成“中国国民党元老陈立夫解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话是没错,不过总让人觉得像在穷翻故纸堆。 也是卖点给红人挑刺 现代出版社的《清算<品三国>》,黑地红字的大招贴触目惊心,乍看是书市中另类的声音,其实也绕在同一个圈子里,只不过换了个方式:给红人挑刺。作者天行健是齐齐哈尔大学历史系教授,已经80多岁,他在书中帮易中天算了四笔账:学术账、知识账、逻辑账和语言账——所谓“清算”。在场的出版社工作人员解释说,这只是一本“学术书”,还没进书店。就在这本书边上,放着这家出版社的蔡志忠漫画《诸子百家》,7本小书加4张DVD,要卖299元,有点贵。 出版社运用种种手段传播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知识,总是好事。可是,都挤在一条道上,就不由不让人产生忧虑。重复出版,跟风出版,向来是出版界的流行病。“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的宣传语固然精彩,但好酒若一口气猛灌,也会缺了滋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