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设计师、北京服装学院教授李克瑜说,所谓“国服”,就是中国的礼服,应该使人看到中国文化的底韵和内涵、博大与精深。她认为,对中国国服的设计应该尽快行动起来,不要再次等待国际大牌将中国的大襟袄、疙瘩袢儿、吉祥图案等华服元素应用在西方设计上之后才幡然醒悟。 上海国际时尚联合会副会长王新元把“国服”和“国学”联系到了一起。他说,作家王小波说过,国学的要求,不在“学”而在“国”,因为“国”是一个话语制高点。国学如此,国服亦然。伴随着祖国统一强大的民族元素,永远是流行的亮点。设计国服并不是要将现代人打扮成古人。国服的设计应体现华夏文化理念与精神,同时不乏时尚和个性化,加入多元设计因素未尝不可。 前段时间,迅速流行之后新唐装又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长杨源教授对此现象进行了反思,她认为新唐装没能够也不可能成为国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缺少时尚美,也没有走出马褂的感觉,很多中国人不喜欢它;那段历史的阴影还留在国人心中,令人忆起那个时期的国人之耻,情感上难以接受。 上大巴黎时装学院Hamburg 教授则认为,国服应该是中国人区别于其他国家人的一种服饰形象。它是一种文化的积淀,民族的精神。唐装的兴盛,自身的改良功不可没。它以风格、个性取胜。所以,经过改良后的唐装逐渐地走入现代都市时尚男女的视线。在这阵新刮起的中国风中,立领、敞领、斜襟、对襟、盘花扣、织锦缎等各种古装样式重新包围追逐时尚的时髦男女们。这种设计通过西式面料和中国传统元素的搭配、互补,组合出独具特色的风格。上大巴黎时装学院加拿大教授Florence提出,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时装舞台刮起了一阵东方风,东方的小花小草,中国的龙凤吉祥图案以及文字形象让西方人叹为观止。随后,中国大襟袄上的圆弧形下摆、盘扣、中式立领等元素被大肆运用。因此,我们不能忘记中国的服装文化,应该把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巧妙的方式运用到现代服装上。他认为,如果中国想要重新设计自己的国服,则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基本要素:一、传统性:即从权威的传统文献中多方参考中国的传统服饰,了解其主要特点,包括外形轮廓、颜色、面料、图案等;二、现代性:传统服饰在古代也是不断地随时代而发展的,要使现在的大众接受国服,它的设计必须结合现代的特色,使之既能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又具有现代社会的时代感;三、实用性:国服若不具备实用性,而仅仅是出于对民族情感的追求,则极易被现实所冷落,即使国服只在一些重要场合穿着,也应充分考虑到是否实际可行。我想大多数中国人还是不想穿得像古人一样。比如:衣服的长度应该改短,袖子的宽度应该适当改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