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闭幕的以“乡土建筑”为主题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论坛”,是一个迟到了近20年的会议。 用北京大学遗产研究中心主任谢凝高的话来说,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山乡发生巨变之初,以民居形制为代表的中国乡土建筑的保护细则就应该着手制定,保护的整体规划就应该了然于心。然而,时至今日,有关乡土建筑的保护几乎还是一笔“糊涂账”――20年来,虽有零星呼吁和局部调研,但学术的整体参与、研究和有建设性的建议不成气候;20年后的今天,甚至连一张有关全国乡土建筑分布的详细可信的地图还无处可寻!这不能不令人震惊。 近20年来,推土机的声音日日隆隆作响,遗存在“秀丽山水”中的中国乡土建筑,早已被辞旧迎新的巨轮“碾”落成泥。即便有幸没有“成泥”者,或者在风雨中飘摇不已,或者便由于“周庄”般的过度和不合理的开发,人不在,物亦非,村落成为大集市,民居不复为民居,徒余似是而非的外壳,造成乡土建筑信息另一种形式的丧失。有专家呼吁,中国乡土建筑保护的“当务之急是摸清家底”,孰不知,现在都快无底可摸了。 板子通常要打在建设的粗暴武断之上,这是家底被败落的始作俑者。没错,建设与发展是历史的客观进步,它让老百姓得到了生活品质提高的实惠。但是,在历史信息的永久丧失、文化遗产价值的不可估量与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的抉择中,一些地方长官显然答错了题。无论是把两者关系截然对立,还是把两者过度结合,都是同样性质的短见行为,是“政绩考评”的数字在作祟。 板子还必须打在学者和专家的身上。学术调查研究的严重缺席,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中国乡土建筑大规模消亡的命运。 这些年来,关于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研究的学术投入不可谓不多,专业队伍不可谓不大,但是具体到中国乡土建筑保护这么大的一个课题,却没有基本的把握,更谈不上具体保护的细节,甚至于对一些基本概念比如古民居的定位都还模棱两可,学术调研的缺失可想而知。可能存在经费短缺问题,也可能存在建议不被地方政府重视的问题,但无论出于何种理由,学术调查研究的整体缺席,不仅意味着话语权的自动放弃,也呈现了学术眼光的急功近利。 学术的调查研究应该是常态的,是自觉的,是坚持的。知识传播和文化普及,只有建立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才有价值和说服力。乡土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通过有说服力的解释,不间断地传播,才会对决策产生影响力,普通民众才会在“有知”中产生保护的冲动,而学者也才能真正成为传承文化的“推手”。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在农业文明悠久、农民占人口主体的我国,不仅要叫停“第一祖龙”之类的伪文物,更应该关注那些阅历社会变革、经受风雨考验的历史遗存的命运,它们是我们文明的载体。 从这个意义上,尽管“乡土建筑”论坛是一个迟到的会议,但在令人痛心的背后,也有一点点欣慰。我们不曾未雨绸缪,我们至少应该亡羊补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