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于丹有点“火”。这个“火”很重要一个方面源于媒体的炒作。众多媒体一窝蜂地跟了上去,谈什么?除了细枝末节的争议之外,就是谈文化要普及啦,学术要走向大众啦,争来争去,最后提升到“国学”、传统文化的高度,收个尾,皆大欢喜。 殊不知,盖一个传统文化的大帽子,并不能掩饰于内在的一团“虚火”,因为,忽略了问题的关键:于丹热跟国学热有关,但却是两回事,两个层面的问题。 一、沦落成娱乐化明星 于丹的担忧 就于丹讲论语来说,与其说是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人倾倒,倒不如说,是其心灵鸡汤式讲解的魅力,令众人痴狂。 社会正处于转型期,许多人面对新旧的变迁,充满迷惘,惶惑,浮躁,挣扎,于丹的出现,正是体现了一种人生心理导师的魅力。而且,在这个日新越异的时代,以相对保守传统的文化面目出现的——国学,一听,还比高雅,时尚,可以标榜上一个热爱文化的标签,寻求一点安慰。 如果剔除国学热的大背景,于丹讲论语本质上跟上个世纪90年代流行的卡耐基的人生学又有什么两样呢? 所以,今天她可以讲“论语心得”,明天也可以讲“庄子心得”,她一个人还可以把“四书五经”、“二十四史”都讲完。其实还可以讲,“荷马史诗心得”,“圣经心得”,“三个火枪手心得”,甚至也讲“宇宙黑洞心得”——反正都是借各种料,来烹制一锅“心灵鸡汤”嘛,至少在目前看来是这样的。所以,即使哪天讲出一个“西学热”也是不足为奇的。 并非刻薄。当很多粉丝都在翘首以盼,等着于丹讲《红楼梦》时,我们能想象,有多少人是在追捧传统文化,而不是在追捧一个明星?有几个人离开了电视后,还记得她的话呢?有多少人,听了她的书,会想到认真去读《论语》的注释版本,对照了解呢? 在这个媒体造神的时代,即使于丹本意为是传播传统文化,但也无法左右自己最终沦落成娱乐化明星中一员:人们不再关注其讲述内容本身的是非,而只关注这是于丹老师讲的。很多文化形式最后走向娱乐化,都是这样开始。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经典允许不同的解读,这也没什么不好;电视人做一档文化节目,也没有什么不好;观众好学,赶赶传统文化的时尚,也未尝不可。 借传统文化讲自己的人生之“道”,但终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传统文化。一定提高到国学热、学术文化普及的角度,然后开始鼓吹就不好了。因为,很容易就会丧失掉内在的营养,沦为一场利益各方合谋的表演。 正如于丹自己也曾坦言:“我忧的是这里面有浮躁,有喧嚣,有泡沫,热得太快,火得太猛……因为骤热就意味着骤冷,我们已经经不起这种大冷大热的非理性的迷狂。” 是的,于丹,作为一个热爱传统文化的知识分子,她的担忧一种责任感。但是,她已是媒介大舞台中的“剧中人”,左右不了剧情的发展。 二、“心灵鸡汤”火不等于传统文化热 国学热,则是另外一个问题,肇始不在今天,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初见端倪。首先是在学术界,在多年饥渴式的“洋为中用”后,出现了一种“反求诸己”的文化思潮。然后,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教育、文化、出版等领域的跟进,到今天,渐成气候。 以中国的视角看待中国,以中国立场来思考中国,以中国的角度来想象中国,以中国的方法来解决中国的问题,这是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的现代化转化时的一个本质要求。这一点,在全球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背景下,十分重要。它让我们去重新思考和厘清“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传统文化包含多个方面,而不仅仅似乎《论语》,是“儒家”,还有“诸子百家”。里面有着许多积极因素,比如家国思想,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反思精神,实践精神,天人合一的和谐观念等等,也有“君君臣臣”,宗族观念,听天由命、随波逐流等等消极面。这些传统思想文化资源,需要批判地继承,为我所用。 传统文化讲究面对面的沟通,体悟,以及身体力行。电视只是一个传播方式,但绝不是最有效的方式。因为,电视受众面、追求收视率、通俗化解读的特点,决定了专家一进电视,就不再是专家,它必须是迎合大众的,使传统文化的传播大打折扣。 过分通俗化、现代式的解读,往往会引人注意,但也存在很多的风险。几年前,华中科技大学教师熊良山以自己的方式——大白话加上现实的例子——在课堂上讲授《道德经》,大受欢迎,媒体一片叫好,并试图作为成功经验进行推广。最后证明是一场彻底的骗局,成了莫大的讽刺。然后大家都偃旗息鼓,避而不谈。 当“传统文化”成为一个时髦词后,人们总是习惯看大方向好就行,而无暇顾及其到底在讲些什么。这是极端的例子,但却是教训。 传统文化热与于丹热与有一定的交叉,但和心灵鸡汤式的抚慰是两回事。于丹的热,更多的不是“传统文化热”,而是“知识分子进电视热”,是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热。它的巧妙与耐心寻味之处,是契合了传统文化兴起、社会转型期心理精神寻求、以及电视节目创新这个大背景。 二者的区别没弄清楚,就急着去要求一个电视知识分子是否“学术”,借机去谈传统文化如何“普及”,甚至以为学术和通俗讲座是一回事,显然是去题甚远,注定只停留于一场喧闹。 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楼宇烈教授不无担忧地说:“现在国学热中有一个不好的倾向,就是炒作,特别是商业炒作,比如收视率,比如发行量。我很担心,这样下去,会让人反感。” 当媒介以“传统文化”的名义,把于丹和百家讲坛的正面意义过于放大后,反而会对传统文化这项漫长的工作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来说,它更多需要的是潜下心地工作,需要增强课堂教育,加强典籍出版,举行各种推广古典文化活动,培养人们的读书的习惯,并从调整内心和谐的修身,到积极地参与社会的和谐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