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圆读通鉴随笔九十】——大一统:发明“皇帝”
(前221年)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自称曰“朕”。制曰:“死而以行为谥,则是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自今以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资治通鉴》卷七 秦纪二中华书局版 第234页
秦王嬴政统一了中国。这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中国的儒家政治系统是怀旧派,对眼前的政治创新往往置疑,而对远古到底存在不存在还有问题的圣贤们推崇备至,所以秦始皇认为自己超过了三皇五帝,必然会引起司马光先生的嘲讽。 秦始皇的中国与夏商周时代的中国有本质的不同。夏商周时代,是原始社会还是奴隶社会,让史学家们吵去吧。我们只知道,那是一个初民社会,像秦汉唐宋这样概念的国家那时根本没有条件存在。春秋战国发展下来,理论上讲,可能有两种前景,一种是欧洲的模式,一种是一统的中国模式。如果没有秦的统一,也许中国人不知统一为何物,诸侯国并存,也不会影响老百姓生息繁衍。至秦帝国建立,主流的观念是统一好,统一应该,统一是规律,统一是正统,是人间正道。统一遂成为中国历史的霸权观念。 统一的核心是对人类最重要的生存资源——国土资源的统一划定与管理。在农业社会,疆土越广袤,资源占有量越大,自然是好事一件。在工业时代、后工业时代,国土虽然仍是最重要的资料,但日本、瑞士等国家的发展已经证明,国土绝对的地位已经开始动摇了。 有一种海外引进的史观,认为中国之所以形成统一的大帝国,虽朝代更迭但大致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不变,是因为中国处在这样一块土地上,她必须依赖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政府,来管理庞大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水利工作。 对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意义,后世可以永远有话好好说,可以敷衍出很多条所谓历史规律,但在当时,统一的诉求简单地说,就是要得到更多的土地子民,好处明摆在那儿,不需要费老大劲去总结。 秦始皇二世三世以至万世的理想,现在看当然不切合实际,有点幼稚可笑,但站在问题的源头,不能说没有这种可能性。日本、英国的君主制度保留了很久,几百年是有的。中国的王朝更换太多太快,历史地看,不是人民之福。秦朝要立国万世,得有几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一是宗教的配合,二是有一套有别于儒家的政治理念和政治伦理。 宗教使社会公众有普遍的保守主义情绪,不愿意革命和暴动;一姓的王朝如果能保留半神半俗的名号,实行有类于内阁制的执政方式,王权、行政司法权相对分立,则执政的水平会提高,社会的稳定度也会提高。 秦始皇是一个富有创意的人,他创意建立了中国的政治行政体制,这一体制基本上保留了两千多年,一直到辛亥革命,虽然后来历朝历代都有所改动,但大的基本框架都是秦帝国原创的。秦始皇发明了“皇帝”、“朕”等政治符号系统,成了封建帝国品牌建设的第一人。 百代皆行秦政制,自今都道朕长短。 民主羞说多忌讳,皇帝二字色斑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