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纪念孔子是为传承优秀文化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7-03-29 00:00于哲学网发表

 

 




      纪念孔子是为传承优秀文化
      ——在2006年衢州国际儒学论坛上的演讲
      两千五百年前,是我国历史上东周中期,按春秋与战国划分,是处于春秋晚期,缘于封建制度的弊端全面暴露,诸侯国开始大规模吞并,是个战乱纷纷的时代。周初有一千几百个国家,到那时仅剩下一百多个国家了。历史记载“齐桓公并国三十五”、“晋献公并国十七、降国三十八”、“楚庄王并国二十六”、“秦穆公灭国二十”,诸侯列国,竞相称雄,弱肉强食,兼并不断,完全打破了西周时代相对平和的社会秩序。周天子已名存实亡,听命于诸侯。这就是《论语》上说的“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天下乱,战争频,春秋两百多年间,百姓未曾休养生息。史称“春秋无义战”。   
      春秋之前,是中国历史上的西周时期,从周文王西伯昌开始,封土建国,把土地分封给兄弟、亲戚、近臣,建立一个又一个国家,由诸侯国君治理一方土地。经历了五百多年,那正是我国历史上由奴隶制社会加速向封建制社会过渡的时期,劳动者由没有人身自由的奴隶转变为相对自由耕作的农民。生产关系的转变,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社会相对稳定,生产得到空前发展。西周社会基本完成了封建社会制度建设。   
      西周社会的稳定与平和,与东周社会的频繁战乱,形成了十分强烈、十分明显的对照。伟大的圣哲孔夫子就诞生在东周时期。身处战乱频繁的时代,孔子充分研究了夏、商、周的社会形态,形成了孔子思想,为儒家思想的创立奠定了基础。他删六经,定春秋。他的伦常观念、政治观念、教育观念,深深影响着他身后的世界。在孔子后时代出现的儒家各学派、各分支,以至其他别的,林林总总,汇集成了不朽的儒家学说。     孔子思想的诞生,除以上简单叙述的社会背景外,当然更重要的是孔夫子本人的睿智。他通过对当时社会的观察分析,详细研究了相对和谐的西周社会形态以及夏商时代,提出国家治理的方略,包括人、家庭、社会、国家等一系列问题,并作了详细、经典的论述。在这基础上,孔夫子提出对理想社会的描述与构想,这在《礼记·礼运》一章中有经典的叙述。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孔夫子提出了大同世界的一个简洁的标准:“外户而不闭”。古往今来,哪个时代能做到“外户而不闭”?古今中外,哪个国家能做到“外户而不闭”?这是多么深刻与经典的标准啊! 伟大的先哲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处于动荡的时代,能提出与解决“人与社会”的伟大命题的途径与目标。
      孔子主张构建一个有序和谐的社会。囿于时代局限,孔夫子所主张的有序的和谐社会,实质上是一个有序和谐的等级社会。只要有私有财产,有私有制度的存在,这样的社会必定是等级社会。两千多年来的人类社会,证明了私有制社会是何等漫长。私有制社会的漫长,也就是等级社会的漫长,这是孔夫子所无法料及的,但这是人类社会史的事实。孔夫子提出的人的自身修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家庭的关系,家庭与社会、国家的关系等一系列思想及方法,恰恰正是解决构建和谐有序的等级社会的思想理论基础。
      今天我们在这里学习、研讨孔子思想,这是两千五百年后的人在学习、研讨两千五百年前的一位先哲的学说,这正是说明了孔子的伟大,孔子思想的伟大。在论述孔夫子伟大的时候,我必须提及另外一点:孔子的伟大还表现在他的思想、他的学说一直熔融于人和由人组成的社会之中。伟大的孔夫子没有给中华民族设计出一个纯粹的宗教。当然,我们也要感谢孔子后的儒学大家们,他们也只是在诠释、传承、弘扬和发展孔子思想上做出了各自的贡献,他们也同样没有把儒学引导到宗教的殿堂。而正是在那一个时期,世界上有多位伟大的先哲,以他们的思想造就、创立了一门又一门宗教,这也是大家所共知的事实。儒学如果要过渡到宗教,在那么漫长的年代,什么时候不行?故从哲学上说,中华民族是一个无神论的民族。为此,我们应该感谢孔夫子和他创立的儒家学说。今天如果有人再提起“儒教”一说,或者突发奇想,想创建一个“儒教”,那他真是太不懂中国的传统文化,太不懂中国的历史了,也实在太不懂今天的中国了! 漫漫长长的两千多年中,中华民族一直在纪念伟大的孔子。我们举办国际儒学论坛,是对伟大先哲的一种纪念方式。自2004年开始,孔氏南宗家庙举行的纪念孔子圣诞的大典,也是一种纪念孔夫子方式。而纪念孔子的方式,当然各时代有各时代的形式,所有纪念形式应与时代同步,就像现在我们的论坛,完完全全用今天社会的方式,根本没有人想去采用或模仿清朝人、明朝人的学术研讨方式。那么,作为纪念的另一种方式——祭祀典礼,为什么要用清朝人的方式、明朝人的方式呢?听说今年某一个地方将采用更古的朝代——汉朝祭祀孔夫子的方式。且莫说汉也罢,明也罢,清也罢,那时是不是真的像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形式祭祀孔子?无人知晓。但单从道理上讲,今天我们纪念孔夫子,理所当然要用我们今天的文化,今天的生活习俗,完完全全的今天的理念与心态来纪念孔夫子,就如我们的儒学论坛,没有人会想穿着前朝服饰、“之乎者也”地探讨孔子思想一样。况且,一种与时代合拍的祭祀,也应该是对参祭人的一种教育。我们正是按这一清楚得无法再清楚的道理,遵循“当代人祭祀孔子”的原则,设计了我们的祭孔形式,以此表达对伟大先哲孔子的崇敬心理。
      纪念伟大的孔子,除设坛理论、举行盛大祭祀典礼等形式外,还有一类不可或缺的纪念方式,就是要实践对孔子思想的传承和弘扬,就是要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在学校教育中,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普及传播孔子的学说。近几年我们利用少年儿童的休息日举办每周一个小时的读、背《论语》活动。我们还在广播电台每周举办一次的“空中论语课堂”。这些效果都很好。很多孩子在他们稚嫩的文字中叙述了他们的心得,有一位叫季紫菱的小朋友,在他写的“心得”里说:“妈妈听说孔庙开办了《论语》读经班,就带我去报名。我就成为了一名读经班的学生。自从上了读经班以后,我知道了从小要养成孝亲尊长,诚实守信,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这就是我们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做法与收获。
      我讲了孔子的伟大,讲了对孔夫子的纪念及纪念的方式,而我更看重的是,希望在我们社会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方面,能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是中华民族。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