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灭亡以后,大家都来逐鹿中原,皇帝轮流做,明天到我家,做皇帝从来没有变得这么容易过。不过天下的纷扰,让大多数的人们已经厌烦了,都希望上天降下一个圣人来统一天下。后唐明宗在后宫祈祷,祈祷上天可以降下一个圣人,统一纷乱的天下。 这时,有一个预言让天下人为之心动,预言说:“有一真人在冀州,闭口张弓左右边,子子孙孙万万年。”闭口张弓左右边,是弘字,于是,大家抱着有枣没枣都打一竿子的想法,给自己的孩子起名时包含一个弘字,或者干脆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含弘字的。南唐主给自己的孩子起名叫弘冀,吴越钱镠的几个孩子的名字里都含弘字。 预言就是这样,如果没有实现,就不会有人记得,如果实现了,大家就会谈论这个预言多么的神奇,当赵匡胤替代后周做了皇帝,大家才知道,原来这个预言不是说本人,而是说他的后代:子子孙孙万万年,因为,赵匡胤的父亲,名叫赵弘殷。 天曰难谌,命曰不易。人生活在世上,总要感叹命运,感叹冥冥之中的安排。尤其是当一个平常人,坐上了自己都觉得不能坐上的位置,得意之余,又会有一些惴惴不安,毕竟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想法,大多数人还是不认可的,在他们心里,王侯将相就是有种。 萧何给刘邦建造大的宫殿,说这样才可以让人敬畏。宗教也是这样,例如寺庙里,佛像尽可能的大,充满屋子,好让人起敬畏之心,道理大家都知道,于是,那些觉得自己血统不够高贵的,就会用一些其他的方式来装点门面,例如预言。 在中国,由于易经的影响,预言在中国很有市场,大多时候,预言由上面流传到下面,在民间传开,然后形成一种力量,反过来影响上面,正像供奉的偶像,本来是人造的,造成后,人给与他神性,然后反过来再敬畏这个偶像。 这就是群众的力量。 人之生也有涯,而欲望也无涯。虽然说,欲望是人类前进的动力,不过也是毁灭人类的动力,在世界上所有的双面刃中,欲望这个双面刃最快。 治理国家的要决,不过是让人的欲望保持在最低限度的平衡,如果社会不能满足大多数人的欲望,变革就在所难免,对大多数人来说,温饱就是幸福,不过人类发展了这么多年,温饱仍然是最基本的问题。不过对统治阶级来说,只要不让大多数人饿死就可以,几千年前,老子说:“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而对统治者来说,虚其心,弱其志就足够了。 隐士是历代最受皇帝优待的人,是因为隐士的欲望相对比较少,皇帝优待他,是希望天下有才能人向隐士学习,这样威胁皇帝统治的人就少得多了。当然不能人人都去作隐士,要是大家都去做,谁来养活国家。所以,国家会多树立几个榜样,让大家跟着做。 一个人,经过努力取得一定的地位,一定会设法保全,如果这个地位是皇帝,那就更没得说,在这个地位前,除了自己,谁都可以舍弃。子子孙孙万万年,是每一个皇帝的梦想,也是人类的梦想。 周世宗即位后,深深感觉到这皇帝的位置的不容易坐,每天吃不好睡不好,五代的皇帝大多数命短,基本上都是担心死的。隋炀帝说的大好头颅谁取去,竟然是皇帝里面最豁达的话语。周世宗是五代皇帝里最有能力的皇帝,当然希望自己的基业有后代继承,为确保皇位的安全性,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事情,当然会做。例如方面大耳看起来有派头的,统统杀掉。 当周世宗看到以前的一个木简上写着“点检做天子”,心里是十分忌讳的,在人的心里,多少都是有一些迷信的。虽然说当时的都点检张永德是一个老实人,而且是他的亲戚,周世宗还是毫不犹豫的撤换了他,换上了自己最信任的赵匡胤。 蝴蝶效应是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年提出来的。其大意为: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在美国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其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映,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此效应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 “蝴蝶效应”在社会学界用来说明:一个坏的微小的机制,如果不加以及时地引导、调节,会给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戏称为“龙卷风”或“风暴”;一个好的微小的机制,只要正确指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将会产生轰动效应,或称为“革命”。 历史充满了偶然,可以用蝴蝶效应来说明。一个决定就可以改变历史。在所谓的命运面前,人的力量真的很微小,仔细的想来做与不做都是不对。不过,英雄和凡人的区别,在于英雄做事的时候,敢于决断罢了。 周世宗最后一次征讨辽国,一路顺利,简直是摧枯拉朽,势不可挡,但是有一个老头说,周世宗这次不会成功,因为周世宗姓柴,而驻扎在燕,柴燃烧了就有烟,这次一定会出问题。果不其然,周世宗在这里病了,只好撤军,回去没多久就死了。 这个预言似乎很神奇。其实当年李世民也用过,当年李世民和窦建德决战,战斗地点在牛口,李世民对周围的人说,窦建德一定失败,因为豆入牛口,必败无疑。这些预言,不过是提高士气的一种手段罢了,在以后,后人也模仿过这个预言。 这时,后周的宰相是范质、王溥、魏仁浦。周世宗把后事托付给他们,溘然长逝。继位的后周恭帝是个幼儿园还没毕业的小朋友,恭帝的后妈是他的姨妈,是一个高中刚毕业的女学生。 突然,外面传来消息,说辽国进攻,当时正是新年的时候,范质他们来不及商量,就匆匆忙忙的让都点检赵匡胤带兵去应战,这个时候,点检作天子的预言就应验了。 宋代的皇帝,在出生的时候,总要带点传奇,宋太祖赵匡胤出生的时候,是在洛阳夹马营,传说出生的时候,香气满室,其实英雄倒用不到这些噱头,不过老百姓需要,因为大家在心里觉得,不能崇拜一个和自己一样的人。 每个人在当初的时候,一般不会认为自己是普通人,社会告诉了他他是普通人,可是内心深处,总是不服,所以既然要被人骑在头上,就要给自己一个理由让自己接受这个现实。说白了,人生就是一个自我找理由平衡心理的过程。 赵匡胤的后代对赵匡胤还是很崇拜的,用王船山的话说,赵家的祖上并没有积什么大德来继承这个天下,天下人是这么认为,赵家也是这么认为,所以杜太后在赵匡胤帅百官朝贺的时候,才会感叹皇家的位置不好坐。坐得好了,是风光无限,坐得不好,选择死法的权利都没有。 当赵匡胤带着人马说要去边境打仗的时候,开封城里谣言四起,都在传说着点检做天子。对赵匡胤自己来说,既高兴,又有些不安,出发前,和家人商量这个谣言,他姐姐正在厨房给他作面条,听他这么说,拿着擀面杖就把他赶了出来,说:男子汉想做就做,不要用这些话来吓唬我们女人。 宋人后来说陈桥兵变赵匡胤不知情,由这个传说来看,赵匡胤是知情的。 大兵出发时,天气也不是很好,太阳旁边有日晕,一个苗姓术士对人说,看这个太阳,这个样子,就是天下要变化的征兆。中国人相信天人合一,上天的预兆,地面上要有人和事情来对应,不管时间,不管地点,只要会解释,天象就变得合情合理。 历代,会预言的人,总会得到社会的敬畏,也许是人生无尽的苦难,让人内心深处总想知道什么时候是终点,术士在中国因此很有市场,大家一般都抱着宁可信其有的态度来对待术士。不自信和过于自信,都会让人做出一些过分表现的事。过犹不及的道理,大家都知道,不过做到的不多,毕竟每个人,做完事情,都会问问自己,问问别人,自信与不自信,都需要别人的评价。 陈抟是宋代影响最大的隐士,宋人关于他的传说很多,影响最大的,是他关于宋代开国皇帝的预言。仔细考察关于陈抟的传说,是很一般的,之所以他的地位能抬高,在于他和他的徒弟种放和宋代三代皇帝的良好关系。 关于陈抟,有传说说他也是有志于天下的,曾在武当山题壁说:“他年南面去,记得此山名。”周世宗死后,陈抟带领几百人要去汴京打秋风,骑着一头骡子,路途上听说赵匡胤已经夺得了天下,大笑着从骡子上掉下来,说:“天下从此安定了。” 这个故事是不经考证的。按宋代人的记载,陈抟有预见的能力,而且在很早之前就预见了赵匡胤的前途,在唐代,虬髯客就可以避开李世民去扶桑,陈抟不应该有自己夺取天下的雄心,如果陈抟真的预见了宋代的开国皇帝的前途的话。 归根结底,宋代关于陈抟的传说,还是在于要说明赵匡胤夺得天下,是天命所归。天命是什么样子的,老天爷不会自己下来说,需要代言人,陈抟就很聪明的利用了这个机会,把自己装扮成老天代言人的样子,而宋代的开国者需要这个对自己有利的代言人,于是,两家就心照不宣的走在了一起。 宋代关于陈抟的传说,归拢起来,基本上都是说赵匡胤夺得天下是符合天命的。陈抟之所以被宋人拿出来当作天命代言人,还在于陈抟自己把自己塑造的很神秘,使周世宗召见了他,因此使世人觉得他有可能是神仙。 欧阳修撰写《新五代史》,焦千之是欧阳修的门人,一天去拜访刘贡父,闲话时刘问:五代史写好了没有?焦回答说:差不多了。刘问:给韩瞠眼作传了没有?焦千之支支吾吾,刘贡父说:这样的话,这个新五代史也不过是第二流的文字罢了。 韩瞠眼就是韩通。当初,韩通和赵匡胤同为皇帝的宿卫领导,军政大事由韩通说了算,韩通为人性格刚烈而缺少谋划,说话不避讳,得罪人,和同事大都合不来,人送绰号“韩瞠眼”。当赵匡胤带兵进京时,韩通正在朝堂,听说后急忙回去带兵迎战,路上遇到洛阳王彦升,王彦升当时是有官无职,正要借这个机会往上爬,见韩通是个立功机会,兴高采烈的追上韩通杀了他,然后意犹未尽,斩草除根,杀了韩通全家。 按照赵匡胤的打算,是打算兵不血刃,和平的取得政权,王彦升的举动,虽然不是赵匡胤的授意,也会让人觉得是赵匡胤的授意。赵匡胤很讨厌王彦升的这个举动,不过王彦升也是为了他才杀人的,再加上是开国初期,需要笼络拥护自己的人,因此上也不好发作,怪罪王彦升,只是终王彦升一生,赵匡胤都不再任用他。 忠臣孝子,是统治者最喜欢的,如果全天下都是这样的人,那么统治者就可以子孙后代生生世世享用天下了。因此要让大家知道作忠臣孝子的好处,所以赵匡胤下令追封给韩通荣誉称号,让他风光的下葬。不过韩通和他都是周世宗的宿卫,一个忠君而死,一个夺了老上司的天下,谁优谁劣,一目了然,后面的历史是宋人写的,韩通就没有了传记,即使是到了宋仁宗的年代,欧阳修也不敢给韩通立传,因此刘贡父才讽刺新五代史也不过是二流文字。 建隆元年二月,公元960年,赵匡胤尊崇自己的母亲南阳郡夫人杜氏为皇太后。如果是一般的人,突然由一般的官员妈妈变成了皇帝的妈妈,可能会高兴得哭起来。而杜老太太却表现出了一个培养出两个皇帝的皇帝妈妈的素质,她没有一点高兴的样子,反而显得很忧伤。 大家问他为什么不高兴,杜老太太说:“我听说当皇帝很难的。皇帝在亿万人之上,如果统治的好,这个位置当然不错,如果统治的不好,要求不当皇帝当一个老百姓都做不到。所以我才发愁。” 当初,赵匡胤要发动兵变,为了防止不测,在带兵出去前,不让家人住在家里,而是让全家人藏在封禅寺,当赵匡胤陈桥兵变的时候,在京城的军士要找到赵匡胤的家人,当作人质或者直接杀掉,封禅寺的方丈守能和尚,在出家前是一个大强盗头子,武功高强,击退了士兵,保护了赵匡胤的家人。杜老太太的感悟,既有自己的见识,也许和这次事件有一定的关系。 后周的三个宰相范质、王溥、魏仁浦在宋朝立国后,理所当然的转变为宋朝的宰相。朝局粗略稳定后,赵匡胤加封后周的三个宰相官职,每个人都升了级。范质自司徒、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参知枢密院事,加侍中;王溥自右仆射、平章事、监修国史、参知枢密院事,加司空;魏仁浦自枢密使、中书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加右仆射。自唐代以来,三大馆职皆宰相兼之,首相昭文,次监修,次集贤,宋代因之。 赵匡胤能统一五代以来纷乱的天下,是因为他具有一个统领天下的素质,当宋朝建立后,赵匡胤并不是着急封赏自己的拥护者,而是缓慢的进行调整,保持政局的相对稳定。这一点体现在他对手下的封赏上面。建国之初,他对主要的谋主赵普,只不过是以赵普为右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而另外的几个主要助手节度判官宁陵刘熙古、观察判官安次吕馀庆、摄推官太康沈义伦等人,也不过是以刘熙古为左谏议大夫,吕馀庆为给事中、端明殿学士,沈义伦为户部郎中。而赵匡胤的这些主要助手,也表现出了应有的素质,没有急不可耐的表功,要求给与相应的高官厚禄。 不过赵匡胤只是等待时机而已,不是不着急,毕竟换成自己信任的人来办事,比较放心,后周过来的三个宰相虽然人不错,但是因为是转过来的人,办起事来缩手缩脚的,再加上为了避嫌,也不可能会出太大的力,大家都心知肚明,在等机会而已。 历代的皇帝,都会考虑宰相的人选,即使现在的宰相不错,也要考虑接替他的人,避免发生意外的时候措手不及。周世宗曾经问大臣可以为宰相者于兵部尚书张昭,张昭推荐李涛。周世宗认为李涛为人轻薄,没有大臣风貌。张昭认为李涛当初在晋高祖之世屡次请求杀掉张彦泽,以为不杀必为国患;在汉隐帝之世曾经请求解除先帝的兵权。事关国家安危的大事能洞烛机先,是宰相的见识。但是周世宗虽然赞同却不认可。 周世宗打算让翰林学士王著做宰相,王著是周世宗未当上皇帝时候的助手,但是王著比较喜欢喝酒,经常醉酒误事,所以一直没有提拔,在周世宗得病快要死的时候,召范质等人入受顾命。说:“王著是我的老助手,我如果死了,就让他做宰相,完成我的心愿。”范质等人出来后,互相商量,觉得王著整天梦游醉乡,肯定不能做宰相,相互约定不泄漏周世宗的这个嘱托。 范质当初参加科举考试,和凝是主考官,喜欢范质的文章,和凝当年是第十三人中进士,因此也让范质第十三人中进士,当时人说这叫“传衣钵”。郭威在没做皇帝前,就已经知道范质,做了皇帝后,马上提拔范质作了宰相。范质为人谨慎,明敏强记,曾经对人说:“人能鼻吸三斗醇醋,既可为宰相矣。” 王溥一直跟从后周太祖郭威,郭威临死前,下旨晋升王溥为中书侍郎、平章事,并说:“吾无忧矣。”可以看出郭威对王溥的器重。周世宗即位后,亲征北汉,冯道反对,只有王溥一人赞成,力劝周世宗亲征,结果胜利归来。王溥的父亲王祚贪恋名位,而且比较爱钱,王溥怕他惹出什么事情来,就骗他父亲上表请求退休,王祚以为朝廷不会批准,做了做样子上表,没想到朝廷真的批准了,王祚气得提着棍子满院子追着打王溥。 魏仁浦自由幼失去父亲,家里贫穷,母亲为他借了粗布做衣服,魏仁浦当时十三岁,发誓说:“为人子不供养父母,而使母亲出面借贷,怎么能心安?”因此辞别母亲去洛阳,过河时把衣服投到水中,发誓说:“不贵达,不复渡此!” 魏仁浦记性很好,天下兵马人数,不用文件,全部记在心中,说起来如数家珍,周太祖很器重他,周世宗也很器重他 。后来做到枢密使,周世宗想让他兼任宰相,有人觉得他不是科第出身,按照传统,宰相必须是科第出生的。周世宗说:“自古以来用文武才略为辅佐的人,难道都是科第出身!”于是任命魏仁浦做宰相。魏仁浦为人谦和谨慎,周世宗为人严厉,脾气急躁,身边办事的人有不合意的即使是小事也会杀掉,魏仁浦遇到这样的事,一般会主动承担责任来拯救犯错误的人,这样救活的人很多。所以虽然他不是科第出身,做宰相后,旁人认为他不愧于宰相这个位置。 后周入宋的这三个宰相,按说都是人才,不过因为是前朝的宰相,而且是赵匡胤的前上司,站在朝堂上,大家都觉得不自在。以前的规矩,宰相见天子商议大政事,皇帝一定会设坐让宰相坐着讨论,讨论完后喝杯茶再走,唐及五代还遵守这个规矩。范质他们因为不自安,需要避嫌,陈请以后有大事书面表达,不再在朝堂上议论,赵匡胤也觉得在朝堂上议论大家都不自在,就同意了,从此后,宰相见皇帝坐议这个礼节就废除了。 关于这个坐议礼节的废除,还有另外一个传说,说是后周的三个宰相上朝议论朝政,开始大家还都坐着说,后来赵匡胤说有一个字看不明白,让大家走上前看看,大家看完,回去后椅子没有了。这三个人都是明白人,也都没说什么,从此后这个坐议的礼节,皇帝不提,宰相们也不敢再提,就这样自然的废除了。 范质是聪明人,知道办事要顺其自然,如果过早的辞职,给人的感觉是不支持新皇帝,过晚的辞职,又会自取其辱,因此在宋朝做了一年多的宰相后,范质向朝廷推荐赵普、吕馀庆是做宰相的人才。赵匡胤果然很满意,决定要采纳范质的建议。 乾德二年,范质、王溥、魏仁浦三人坚决请求辞去宰相职位。赵匡胤也觉得时机成熟了,批准了三个人的请求,任命枢密使赵普为门下侍郎、平章事、集贤院大学士,可是因为太匆忙,考虑不周,先罢免前任宰相,后任命现任宰相,结果任命书上没有宰相的签名,不合程序。赵匡胤打算让赵普书写文书,自己签字任命,赵普认为按规定这个任命不是皇帝签字的。于是问翰林学士历史上出现这样的事情怎么办。陶谷建议尚书可以署敕。窦仪反对,认为现在的开封尹、同平章事皇弟赵光义既然是同平章事,就是宰相,可以签字。赵匡胤听从窦仪的意见,由赵光义签字,任命书正式生效。(这个故事说明政治管理中程序合法的重要性,有兴趣的可以考证。) 就这样,后周的三个宰相得以安然的退休,赵匡胤也感谢他们的支持,对他们很优待。范质死后,宋太祖和别人议论自己的宰相时说:我听说范质平时只有自己的住房,别的什么也没有,是真正的宰相。”宋太宗也曾经称赞范质说:“宰辅中能循规矩、慎名器、持廉节,没有一个人可以超过范质,只不过他但欠周世宗一死,比较可惜。” 赵普等这个机会,等了很久了。 说赵匡胤不防备后周过来的三个宰相,是不可能的事情。毕竟大家以前都是同僚,而且赵匡胤还是下属,见到这三个人,还有毕恭毕敬的问好。现在这三个人反过来向他叩头,虽然内心很得意,不过以前在下面被领导过的心理疙瘩,是解不开的。 赵普知道赵匡胤的心思。一直在找机会来替代范质他们,不过赵匡胤是个厚道人,想要平稳过渡。只是让赵普作了枢密直学士。这个时候,宋代延续五代的官僚体制,枢密使的权力很大。而且唐代以来形成的规矩,官僚体制比较乱,做了这个部门的官,但是不管这个部门的事,必须明文规定管某事,才可以管这件事。赵普虽然是直学士,也就是现在的国防部机要秘书级别,但是主持着枢密院的工作。 李筠不服气赵匡胤夺取周世宗的天下,起兵反对他。赵匡胤决定亲征。赵普知道这是个论功升迁的机会,请求跟着去前线。赵匡胤知道他的意思,笑着说:赵普能穿得动甲胄?没有同意赵普的请求,让他在开封留守。等到李筠失败,班师回京,论功行赏,赵匡胤说:赵普参谋功劳不小,应该记大功,于是就升任赵普为兵部侍郎,充枢密使,名正言顺的开始作了宰辅(注:宋代宰相和枢密使合称宰辅)。 入宋四年后,范质他们觉得退隐的时机意境成熟,坚决请求退休,赵匡胤因为政局已经稳定,马上同意了他们的请求,正式任命赵普以枢密使为门下侍郎、平章事、集贤院大学士。成为宋代开国后第一任宰相。(注:前三位宰相从后周延续过来,因此说赵普是宋代开国后第一任宰相) 先说说宋以前宰相的变革史。 从西汉开始,以丞相总领百官,而九卿分治天下之事。到了东汉光武中兴,亲自处理政务,政事归到了内宫台阁,尚书开始在官僚里占据了重要地位。西汉以来形成的公卿主导政事,开始转移为尚书主导政事。 到了三国时候的魏,设置了秘书令,专门负责政事公文处理。魏文帝受禅,改秘书为中书,有令,有监,不过也不废除尚书。对皇帝来说,中书在自己身边办事,是自己信任的人,而尚书就开始变得疏远了。东晋以后,天子以侍中常在左右,多与之议政事,不专任中书,于是又有门下,而中书的权力又被分享。以后的各个朝代,大致都沿革这样的制度。这些变革的核心,就是分化宰相的权力。 到了宋代,对宰相的权力,又进行了分化,不过和前面的相比,宋代的宰相权力分化中,反而加强了对皇权的制约,于是形成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分了一部分权,加强了很多地位。 宋代的官制比较混乱,一个最大特点是“有官、有职、有差遣。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其次又有阶、有勋、有爵。故士人以登台阁、升禁从为显宦,而不以官之迟速为荣滞;以差遣要剧为贵途,而不以阶、勋、爵邑有无为轻重。 赵普和赵匡胤兄弟的关系,比较复杂。 当初,赵普他老爹因为天下大乱,带着全家从原籍北京一带往南方迁移,最后住在了洛阳。可能就在这个时候,赵普认识了赵匡胤兄弟。宋人的笔记中,有关于这个时候的传说比较多,其中一个说,赵普和赵匡胤兄弟一起游玩,遇到了陈抟,陈抟给他们看相,说他们两个皇帝一个宰相。 不过在宋史赵普的传记中,还有另一种说法:赵普在军中当秘书之类的官员,随周世宗攻打南唐,在赵匡胤的老爹赵弘殷生病的时候,悉心照顾,博得了赵弘殷的好感,把赵普当成自己的家人看待。这个时候,认识了赵匡胤,两个人一交谈,赵普的见识让赵匡胤觉得是个人才,从此后两人就开始了配合。 可是还是《宋史·赵普传》中,又有这样的记载: 初,太祖侧微,普从之游,既有天下,普屡以微时所不足者言之。太祖豁达,谓普曰:“若尘埃中可识天子、宰相,则人皆物色之矣。”自是不复言。
综合起来看,应该是赵普认识赵氏兄弟是在赵普全家搬迁到洛阳以后,然后各自为了前途各自发展,在周世宗出征南唐的途中,又重新遇到,彼此交谈后,对双方又有了重新的认识,这个时候起,赵普把自己的命运和赵匡胤兄弟完全的结合到了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