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名博士联名网上发帖反对于丹讲解《论语》、《庄子》的方式,还有人身穿写有“庄子很生气,孔子很着急”字句的文化衫,出现在于丹签售新书的现场。于丹因为在央视《百家讲坛》讲述其读经典的心得而为人熟知,这类“文化明星”走红现象,也引起了参加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协委员们的关注,委员们对这种向大众传播经典的方式大多持肯定态度。 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影视学博士的于丹教授,绝不可能如发帖博士们所称“古汉语知识连初中文化水平都达不到”,而且她在这方面的学养也不见得就低于那些博士们。学术争议本属正常,但如果连起码的平和心态都失去了,就不再属于纯粹的学术讨论了。说话做事太过偏激的人,也很难让人信服他们已得经典之精髓,他们甚至缺乏了解批判对象的起码耐心,让人看不到些许做学问的严谨心态。批判者一味指责于丹误读了经典,却不知他们一直都在误读着于丹。 身兼电视策划人的于丹成功地将经典文化与大众媒体相结合,当国学精粹的内在魅力遭遇现代传媒的影响力,便吸引了大众和学界的空前关注。正由于这种新型文化模式的传播范围之广、冲击力度之强,必然会引发不同利益群体和学术派别的激烈碰撞,潜藏已久的传统与现代、保守与开放的立场之争,得以在公众视野显山露水。在学院内部,学者教授们看待于丹的态度也是截然不同的,像于丹这样的教授在大学里也是受学生欢迎的,很少有人喜欢板着面孔固守传统的讲课方式。因此,由于丹引发的争议仍然属于学术内部的纷争,而并非学术与媚俗的对立。 围绕于丹的争议反映出人们对于学术理解的差异。学术是否就一定要远离大众而局限于象牙塔中,是否一定要用刻板方式和抽象表述才可能达其真意,是否一定要厚古薄今地承认先人注疏中的一切创新而全盘否定今人,是否一定要坚守正统理念的威严而不使其与个体权利发生过多联系?没有人有权规定学术就一定如此。学术论文是学术,文艺性的杂文也能够具备学术的深度;哲学家当然深刻,但小说家也能够同样深刻,生动有趣的表述可能会比抽象表述更有深度,因为更容易激发读者的想象空间。这也就是于丹们和传统学究的区别所在。于丹自谦地说她的讲解只是个人的心得,但这也正是她的可贵之处,如果读书缺乏个人体悟,那不有点成了读死书了吗?我们有理由欣赏她的心得式解读。 还有对待经典的态度也有所不同。古代典籍并不是什么都好,不应对它们奉若神明,从鲁迅先生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他对传统思想的批判,经典中的陈腐观念确实会对我们有所毒害。现代社会,破除某些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的道路依然漫长,这是我们在重温经典时应该有所警惕的。孔老夫子更多地把人看作是为集体利益所驱使的工具,对个体权利是不看重的。于丹在讲解当中就关注了个体生命的幸福,这恰恰是一种反拨和进步,不一定非得坚持孔子的思想。于丹的心得式产品已经具有相当的独立性,不再等同于典籍本身了,自然也没必要太过苛求。 其实历朝历代对于经典的注疏,难以避免地会出于统治集团利益的需要,也会带有个人感悟的创新成分,只不过后人把他们的创新也都予以经典化了,甚至奉为了金科玉律。到底谁能宣称可以分毫不差地理解先贤的原意呢,谁又敢说自己的理解没有丝毫误读的可能呢?误读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只是明知思想有害还要坚守到底。在眼下这场争议中,在“误读经典”的声讨中,如果说存在问题的话,首先就在于对于丹的误读。对批评对象和一些基本问题有个清晰些的认知,才有进一步探讨和促使事情向更好方面转化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