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从“双星陨落”看“文化老人”明星化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9-07-15 00:00于哲学网发表

 

 



         季羡林、任继愈两位泰斗级的文化老人同日谢世,引发了巨大的舆论冲击波。这几天,无论网上网下,缅怀文字随处可见,而且大多数并非敷衍,字里行间足可见其发自内心的痛惜。

     

         两位老人学高德劭,一直到最后均仍在进行着学术思考。如季先生最近还提出了“季四点”建议和“大国学”概念;而任先生所主持编纂的《中华大典》等仍未完成。所以,即使他们是高寿善终,俗称“喜丧”,亦仍难免人们的痛惜。不过看当下之舆论,痛惜于两位老人逝世者如此之多,或亦有人难免“意外”之感。

     

         他们两人的具体学术研究内容,其实都是离普通人比较远的——季羡林先生以研究极其生僻的古文字为主,任继愈先生研究的也是不无枯燥的哲学和宗教史。可以说,除了季先生的一些散文尚能被人们所知悉以外,他们两人的主要学术成就,可以说基本上与普通人无涉。那么,为什么他们的名字和形象仍然离许多人都如此之近?可以肯定地说,人们的痛惜,既非担心他们学术衣钵无继,更非单纯的“物伤其类”天然情感反应。

     

         笔者认为,两位文化老人身后的备极哀荣,根源或在于近年来的“文化老人明星化”现象。

     

         如同有论者所指出的那样,“不知何时,社会刮起一阵学者风,但凡有学识外加有点地位的学者都被挖了出来,被搬上讲坛,供人们如数家珍般地评述。”近些年来,“文化老人”几乎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概念,至少已经成型了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备受人们的关注和尊崇。这种尊崇的态度,与那些老人研究的是什么内容或自己是不是能读懂无关,甚至与其“文化”究竟是否名副其实都无关。只要其年龄够大,学有专长或曾经学有专长,都能不同程度地成为明星人物。

     

         总起来看,这应该是一种值得首肯的积极现象。首先,“文化老人”们明星化,证明了人们对传统文化不断流失的担忧,以及重拾和试图光大传统的努力。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曾连续遭遇了几十年的破坏,近二三十年来,不少对时代文化感觉彷徨无依者,希望能够重拾传统,找回原来的道路,这时候就特别需要“文化老人”的存在,因为他们在某种意义上是传统的路标。

     

         “文化老人”的存在,很多时候还是对于现实文化现象的一种对抗。近些年来,一些令人不安的劣质文化或伪文化现象不断出现,敢于自诩“我是流氓我怕谁”式的文化人物越来越多。就社会维持健康的文化风气而言,确实需要多几个真正的文化大师供人们崇敬,以祛除那些劣质文化和伪文化之毒。诸多“文化老人”之所以被尊为大师,便与这种背景有关。

     

         或正是由于这种文化环境的存在,许多人所缅怀、感伤的似乎并不单独是季羡林、任继愈两位文化老人的逝世,而更是大师稀缺——甚至有人感慨“最后的大师也去了”;而对逝者的缅怀,也须臾没有离开关于学术风气、文化命运等问题的讨论。

     

    当然,还有些“文化老人”,其实是被文化工业所利用的标签,是文化商业所消费的对象。在商业社会,这种现象自然是无法避免。

     

         在以上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虽说“古来圣贤皆寂寞”,然而现在的“文化老人”却大多都不寂寞。不是他们不愿意寂寞,而是他们实在无法选择寂寞。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