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日前,有人在网络博客上发文提出,儒学所敬畏、赞美、提倡和强调的,与进化、改善、发展之“自然规律”完全不沾边,甚至蓄意反对“自然”。因此,儒家文化本质上是“伪文化”。请问,能说儒家文化不是文化吗? ———解放网网友 小乐子 答:当前,我国的国际地位日渐上升,中华传统文化越来越被国人和世界认可。在此情形下,有如此激烈地反对儒家文化的观点,真是令人感到遗憾。 不过,对儒家文化有误解,或许事出有因。从历史的角度看,五四时期提出“打倒孔家店”,把国家的积贫积弱一味地怪罪到儒学身上;文革时期“批林批孔”,使人们看到了被极尽丑化的“孔老二”。另一方面,国人大多数没有认真研读过《论语》等儒家原典,缺乏儒学的基本学理性常识,“道听途说”会带来支离破碎的认识,从而导致对儒家文化的偏见、误解,甚至于歧视。 应该说,儒家文化之所以长盛不衰,自然有其独特魅力。儒家文化是文化,而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柱,蕴含着大智慧。 孔子提出“敬鬼神而远之”,对鬼神保持内心的敬畏,但是却敬而远之,更注重现实社会。存而不论,正是儒学的高明之所在。不否定鬼神,使得中华传统得以包容各种宗教;而“敬而远之”则使得中国人不重“来世”,不追求死后的“极乐世界”,因此得以摆脱宗教政治的牵扯。轻鬼神、重人事的思想,充分体现了儒家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天地之性人为贵”、“人者,天地之心也”,将人的地位置于世间万物之上,体现的是入世之学,是一门宝贵的世俗学问。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儒家学说贵“和”。“天人合一”的观念促进人类与自然建立和谐的关系。而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的道德要求,则保证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至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不是所谓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实际上,它是指君王、大臣、父亲、子女都要尽自己责任,各尽其职,各守其本。只要每个人都做好自己的事,敬业守位,社会自然安定和谐。贵和思想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则是践行中庸之道。中庸不是一分为二的折中调和,更不是骑墙或者滑头,而是不走极端,不偏激。“过犹不及”,过和不及都不行,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应该拿捏好尺度,做到恰到好处。贵和的精神是中华文化异于西方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特色。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句孔子称道颜回的话,在让人们深深敬佩颜回安贫乐道精神的同时,也错误地以为儒家只重义、不重利。其实,儒学认可并尊重人们对名利的追求,只不过强调要靠正当手段和途径取得合法的利益。孔子曾半开玩笑地说,富贵若可以正当的途径得到,哪怕是做一个市场守门人也愿意。“不义而富,于我如浮云。”如果通过不道义的手段获得富贵,对我来说就像浮云一般。这是一种先义后利、义利合一的价值观,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更为可贵的是,儒家提出“因民之利而利之”,强调经济上的富民、惠民。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儒学义理合一的价值观尤显可贵。如果人人都能在追求名利的同时,不忘社会道义的担当,很多棘手的社会问题便能迎刃而解。 儒学经典《大学》中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从自我修身开始,扩大到经营家庭,再扩大到治理国家、平定天下,这种人生规划以自我为中心,逐渐向外延伸,有很大的伸缩性。“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穷困潦倒时,提高个人修养,显达时造福天下百姓。无论境遇如何,皆能安身立命。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身处逆境,不怨天,不尤人,不患得患失,而是“君子坦荡荡”,以一种达观的心态来生活。由此,我们可以理解像苏轼、柳宗元等志士仁人为什么被贬谪,仍能笑对忧患;面对国家危难、百姓困苦时,可以不计个人得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华民族的精英,正是在儒学所提倡的这种人生理念指导下奋斗不息。 儒家强调胸怀大志,积极进取。“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凭着坚毅执著的精神,为了目标全力以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表现出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在具体的奋斗过程中,则强调循序渐进,不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处事时不拘泥,懂得变通,且应经常躬身自省。同时,对得失并不过分计较,“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儒家睿智的生活哲理包含着行为的奋进有为,处事的通达权变,心态的平和从容,这对浮躁社会下的每一个人都有启迪意义。 事实上,儒学与当今社会所提倡的文明理念在本质上是相契合的,儒家文化不但不应摈弃,反而应该认真学习和提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儒家文化的价值会进一步显现,影响会更加扩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