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人为本”是鲁迅精神的灵魂 张梦阳:青年鲁迅在20世纪之初就提出了“立人”思想。他认为初有“辁才小慧之徒”“竞言武事”,“复有制造商估立宪国会之说”,都是“不根本之图”。那么,根本是什么呢?鲁迅认为“根柢在人”,“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而要“立人”,就须实现个性的自觉,努力“致人性于全”,并从老师章太炎“大独必群,群必以独成”的思想中,梳理出了“人各有己,而群之大觉近矣”的观点。这样,鲁迅的思想就高出了梁启超和严复,也区别于章太炎。严、梁是从社会群体的角度出发思考促使民族的觉醒问题,对怎样促使这种社会群体从封建专制主义的重重桎梏中解放出来的问题未作出明确具体的回答。这个杰出的答案是由鲁迅完成的:只有尊重和发扬人的个性,走个性解放的道路,不断扩大和汇合,才能够使“国民”真正完成觉醒的过程。 这说明青年鲁迅在20世纪之初就已形成了相当明确的人性思想,并站在了中国近代思想界的制高点上。他主张实现个性自觉,而自觉的人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这样就有了人格平等的条件。因此,“立人”思想实际上就是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思想,是建立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 鲁迅五四时期的呐喊是以人的生存和发展为根本的,他始终在寻求“真的人”。鲁迅五四时期发出的第一声呐喊《狂人日记》,把中国封建专制主义历史概括为“吃人”二字,呼唤“真的人”的到来,正是以从青年时期开始就已坚持的人性思想为基础的。他对孔乙己、祥林嫂、阿Q等被压迫的劳苦大众和弱势群体寄予了无限的同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而对危害群众生存的人予以强烈的谴责与笔伐。这时的鲁迅,与青年时期相比,务实得多了,已从精神的天国降落到现实的硬地上,脚踏实地,以民为本,致力于人民大众的生存斗争。要求被压迫人民的生存权,也就是争取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权利,坚持社会公正和社会正义,这正是一个和谐社会最起码的前提条件。 1927年国民党右派四·一二大屠杀之后,鲁迅倾向于中国共产党。就有人认为鲁迅抛弃了人性论思想,专门致力于阶级斗争了。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其实,鲁迅之所以对当时的当权者采取了抗争的态度,就是因为他们“对于别个的不能再造的生命和青春,更无顾惜”,依靠暴力镇压自己的同盟者,建立起一党专政的血腥政权。鲁迅政治态度的转变,正出于仁慈的人性,出于对被屠戮者的悲悯和对屠夫们的愤怒。 周海婴:“立人为本”是鲁迅精神的灵魂。实际上,鲁迅从青年时代起就自觉地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了推动中国社会现代转型这样一个巨大的社会工作上去了。国族遭受凌辱的历史困境曾使鲁迅十分痛心,这激发了他对人的精神麻木,尤其是中国人的精神麻木的自觉而深入的关注。他在日本留学期间无意间看到影像中麻木的中国人,这件事对鲁迅刺痛最深,他在《呐喊自序》里写道:“这一学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只有当具有个体尊严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被确立起来,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中国的崛起和强大才是可能的。鲁迅在这里讲到的个体尊严和个体意识的觉醒就是他“立人为本”思想的精髓。 鲁迅提倡个体尊严,代表着现代人的价值理念 张梦阳:晚年的鲁迅更加紧密地与人民联系在一起。他对被污辱被损害的被压迫人民寄予无限的同情,对当权的横暴者进行坚决的抗争,要求人格的平等和法律的公正。1933年8月,有三个漆匠在法租界黄浦滩纳凉,一人被外国巡捕踢入水中淹死,一人救同伴时也被推了进去,幸被救出未死。外国巡捕竟对此漠然视之。鲁迅写了杂文《踢》,予以尖锐抨击。他的心永远与人民连在一起,诚如他临终前不久在《“这也是生活”》中所说的:“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这正是最为宝贵的鲁迅精神。 那么,鲁迅精神在当下的最为现实的体现是什么?我认为就是坚持以民为本和社会正义的立场,为受到损害、屈辱的弱势群众伸张正义,以民主和法制为武器,同腐败现象和种种不合理现象进行坚决的斗争,为实现社会公正、建立和谐社会而奋斗。 周海婴:鲁迅讲的个体尊严,代表着现代人的价值理念,这种观念表明每个个体都有充分发展自我、享受幸福的权力,同时,他也完全拥有个人独立思考的权力,这是每个人的天赋人权。人不应该为自己的独立思考遭受损害,这是一种普世价值理念。而个体意识的觉醒则意味着个体对自我的生存价值的关注与自觉。拥有这种个体意识的人会自觉地要求自己活出一个样子出来,他会活得很有尊严,也很有魅力,所以,一个人有了这样的意识,他就具有了真正的勇气,他就可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了。他也就可以拥有“一个人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样一种坦荡的胸怀了。所以,个体意识着重于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追求,以及人的精神气度的养成。 拥有了个体尊严和个体生命的自觉意识,也就拥有了鲁迅所说的“自信力”。而这些拥有自信力的人,才是中国的脊梁。所以,鲁迅指出:“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觉醒人的个体尊严,激活人的个体生命意识,这是鲁迅人格与精神的首要之点,具有个体尊严和清醒的个体意识是他特别看重的精神品质。 “打落水狗”与鲁迅的人性思想并不矛盾 张梦阳:人们还会有一个疑问:“打落水狗”的思想是否是无人性的?“费厄泼赖”是否不应该“缓行”,而应该“实行”?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一位作家提出过这个问题。其实,这里面有一个历史语境和对象性质的问题。在当时中国封建专制主义残酷统治的历史语境中,“打落水狗”实质是革命者一方用鲜血凝聚而成的经验总结,你不“打落水狗”,“落水狗”上岸后就会咬死你。所以“费厄泼赖”只能“缓行”,不能“实行”。而在法制健全的社会中,“费厄泼赖”就应该“实行”了。应该不应该打,还须看对象的性质,是狗还是人?如果是咬人的狗,当然必须打;倘若是人,自然应该保护,不能打了。所以鲁迅提出的“打落水狗”的口号,实际是出于对革命人民的爱护,是充满人性的思想。 独立思考使“立人为本”这个鲁迅思想的灵魂获得了支撑 周海婴:如果说“立人为本”是鲁迅思想与精神的灵魂的话,那么,独立思考则是他的骨髓,它使“立人为本”这个灵魂获得了支撑。 独立思考体现为一个人如何把“立人为本”的理念真正落实在自己的身上。这种独立思考要求一个个体自觉的人对自己的生命负有完整的责任。在五四新文化时代,像鲁迅这样的早期思想启蒙者特别看重一个人对自己生命的负责态度。我要过怎样的生活不应该让父母来包办,也不应该由某个外在的绝对权威来支配,我有我自己的选择,这其实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最重要的东西。它真正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 独立思考也意味着文化与观念的创新精神。在拥有深厚封建文化传统的国度努力传播新文化的理念,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创新,是需要用勇气来实践的一项人类壮举。鲁迅首先是思想家。这是我们一开始就特别强调的。鲁迅强调在思想与文化观念上的创新,是在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基础上的更高程度的创新。同时,也要看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也必须依赖于我们在多大程度上具有思想和文化创新的意识。所以,文化和观念的创新既是基础性的创新,同时也是主导性的创新。 以上我们谈了鲁迅的精神和人格,我们希望能够促进社会各界传播和弘扬鲁迅精神,并且让这样一种鲁迅精神真正地活进21世纪。 (周海婴为全国政协委员、鲁迅之子;张梦阳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