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张勃:将生死并置 清明节的结构与意义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9-04-13 00:00于哲学网发表

 

 



    一、将生死并置:清明节俗的结构

     

      1、扫墓与踏青并存

     

      自清明节作为一个独立节日从唐代诞生开始,它的核心节俗就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悼亡的扫墓,一是示生的踏青、蹴鞠、斗鸡、荡秋千等活动。这两部分内容不仅在同一时间分属于不同的人群,甚至在节日里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早在唐代扫墓时,就已然如此。唐高宗在公元7世纪颁布的一份诏书中就说:“或寒食上墓,复为欢乐,坐对松槚,曾无戚容。”近世的相关记载就更多。且举一例,据地方志记载,在民国时期的北京一带,“清明日,男女簪柳出扫墓,担樽榼,挂纸钱,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以纸钱置坟岭。既而,趋芳树,择园圃,列坐馂余而后归。”

     

      2、扫墓活动本身是生者到亡者的栖息之所的拜扫,是生者与死者在同一个时空中的共在。

     

      二、将生死并置:清明节的意义

     

      1、清明节将生死并置,必然强化生者与死者的联系。

     

      如果我们综合考虑清明节人们的扫墓祭祖行为,可以发现人们所祭之祖实际上处于不同的层面,有一家之祖,有一族之祖,有一地之祖(贤),像成都清明放水节祭拜李冰父子,有一国之祖(贤),如对炎黄的祭拜。清明节里,那么多人不约而同地来祭拜亡灵,为什么?因为我们记得他们,没有忘记,他们有的给了我们生命并将我们抚养成人,有的用自己的发明创造、有的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有的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创造了维系了我们现在赖以栖身的家园,我们是他们的后代,是他们恩惠的受益人,对他们存有一份感恩的心。而在扫墓祭拜的过程中,我们强化了这份联系。记住他们就是记住了历史,就是一定程度上尊重了历史。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一定是懂得感恩的民族!

     

      2、清明节将生死并置,必然强化生者之间的联带感、归属感和认同感。

     

      我和你和他为什么在同一个时间来到同一个地点对同一个人表达我们的敬意?是因为我和你和他有所共享有所共担,因为我和你和他都是“我们”中的一员,我们来自同一个家庭、同一个家族、同一个地区、同一个民族、同一个国家。不同层面的祭祖行为,让人们在不同层面具有了彼此之间的联带感,也拥有了不同层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清明节将生死并置,必然促使生者对生命的思考。清明节将死生并置,是将“向死而生”这个永远都无法解决的矛盾赤裸裸摆开了给人看。常日里,死人的坟墓总与活人的生活相隔甚远,活着的人总会以为死亡是在自己触摸不到的距离。但清明节里,这边厢是在杨柳风杏花雨中欢歌笑语的血肉之躯,那边厢是一丘坟土下默默无言的枯骨一把。这边厢就是自己的现在,那边厢虽是别人的现在却也正是自己的未来。相信任何一个置身于其中的正常人都不会无动于衷。他会悄悄计算属于自己日子,“该怎样活着”必然成为他的追问。而这种思考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在以后的生活态度。已经有人指出:死亡将导致我们毁灭,但对死亡的察觉又能拯救我们!

     

      宋代有个叫高翥的诗人,作过一首很名的《清明日》,诗云:“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出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这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的感叹不正是扫墓后对生命进行思考的结果吗?这是一种珍爱生命享受生活的态度。而人们在扫墓之后总是沉醉于荡秋千、放风筝、斗鸡、蹴鞠、踢毽子、踏青等各种富有生命力的活动,也是因为它们都是对参与者生命力的张扬,甚至吃青团、插柳条等唱响的也是生命之歌、青春之歌。

     

      4、清明节将生死并置,必然促使生者对死亡的思考。

     

      有人说,死亡有两种,一种是有准备的死亡,一种是没有准备的死亡。一年一度的清明节不断提醒生者死亡的不可避免,不断让生者与死者近距离接触,它令人直面死亡,让人死得有所准备。有所准备地死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能够冷静地回忆自己的过去,规划自己的未来,能够学会坦然地面对他人的和自己的死亡,能够以更加超然的心态和智慧面对世俗的种种纠缠。

    同样重要的是,清明节让人看到了死者所能受到的来自生者的尊重。人的一生不仅包括有尊严地生,也包括有尊严地死和死后被有尊严地对待,在清明节的祭拜亡灵中,一个人知道了,正像他在纸钱鲜花中感受到祖先曾在这个家族家庭里真实存在过并受到尊重一样,将来有一天自己长眠,自己也会被子孙怀念、尊重和祭奠,自己不是无依无靠的,而是有所归属。这样,当死亡的脚步一天天逼近时,他便不会发出“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这般绝望孤独的天问,而能安详坦然地闭上眼睛。

     

      总之,将死亡与生命并置,让人们在生中感受死,在死中感受生,于现在感受过去,于对过去的回忆中感受现在与未来。清明节让我们明白自己的责任,让我们尊重先人,尊重过去,帮助我们建立对过去、现在、未来关系的正确认知……

     

      也是从这里出发,我认为清明节在当今的死亡教育领域有可能会发挥十分独特的作用。

     

      死亡不可避免,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坦然面对他者之死与自我之死,都能消除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更重要的是,并非所有人都知道要善待生命、珍爱健康,自杀问题在当下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059月公布的统计数字表明,全球每年因为自杀而死亡的人数近100万,这个数目是因暴力死亡人数的两倍。15岁~25岁青少年自杀率呈上升趋势。在中国,情况同样不容乐观。如何加深青少年对死亡的认识并将其转化为珍惜生命、珍爱健康的强大动力,有意识地提高生命质量,我们需要死亡教育。

     

      现在许多有识之士都意识到死亡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如何进行死亡教育上还存在许多争执。据说美国的一些小学校里开设了别具一格的“死亡课”。在教育部接受过专门训练的殡葬行业从业人员或护士走进课堂当起教师,跟孩子们认真地讨论人死时会发生什么事,并且让他们轮流通过演剧的方式,模拟一旦遇到亲人因车祸死亡等情形时的应对方式,体验一下突然成为孤儿的凄凉感觉,或走进火葬场参观火葬的全过程,甚至设计或参加一台模拟的“向亲人遗体告别”仪式等等。在我国,也有人用写遗书、墓志铭、到火葬场的方式进行死亡教育,引起了很多争论。我个人认为,这些方式可用,但也不免显得突兀,我们有清明节,这一传统节日是进行死亡教育的最佳时空。希望家长、学校、社会能将其利用好,明确将其作为死亡教育的课堂,将正确的死亡观念、人生观念融进清明扫墓和举行各种相关活动中去,引导孩子在参与活动中去思考生命,理解死亡,体会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将清明节作为死亡教育的重要时空,可以视为传统节日应对社会问题、在当代传承的新的生长点。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