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在石家庄“人文与科技发展论坛”上的讲演:谈谈鲁迅的自然科学修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9-04-01 00:00于哲学网发表

 

 



    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受过初中教育的人都知道他写有《阿Q正传》、《孔乙己》、《祝福》等杰作,而且,通过几十年来收入语文教科书的文章《藤野先生》,知道他曾经学医。假如阅读范围更广一些,例如读过《呐喊·自序》和《朝花夕拾》中的几篇回忆文章,会知道鲁迅曾在海军学校就读,还学过几年采矿。那么,按照今天的分科法,鲁迅就是理工科出身了。但他学医的时间不足两年,后来并没有当医生或去做科学研究,而是成了文学家。这种情况,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并不少见,理、工、农、医出身而后转向文学的不止鲁迅一人。例如,文学家郭沫若、郁达夫、陶晶孙等都曾留学日本,而且一开始也是学医。他们转向文学的原因,当然各自不同,都值得我们探究。今天,我只简要地介绍一点儿鲁迅的自然科学修养,借此探讨作家青年时代的科学训练对其文学创作有怎样的影响。又因为时间关系,只能把重点放在他的医学学习这一段上。

     

      最近几年,常听到批评家和文学史家(不但中国的,还有外国的)说,中国当代少有像鲁迅那样的文学家,鲁迅的优秀传统在当代缺少继承者。似乎也是实情。但为什么会如此?缺少科学训练是不是一个原因呢?鲁迅在给青年朋友的一封信中就告诫他们不要专看文学书,也要注意科学知识的修养。他说,一般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轻重,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来也糊涂,所以我希望你们不要放开科学,一味钻在文学里”。鲁迅认为,搞文学创作的人,要有起码的科学常识。

     

      最近几年,我也看到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发表文章,主张科学工作者应该注重人文修养的文章,以激发想象力,培养道德情操。马克斯·韦伯曾经批评过那种“没有头脑的专家”。这些主张都显示了人文精神与科学相结合的重要性。

     

     

      鲁迅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紧紧跟随着世界科学发展潮流的。从青年时代起,他受到科学救国思潮的影响,以极大的热情吸收先进科学知识;他不但认真地学习西方科学史上的成果,写出科学史方面的论文,也十分重视当代科学发展趋势,写出介绍最新科学成果的文章;同时,他很重视科学知识的普及,重视科学小说在传播知识中的作用。他的一些重要论著,直到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鲁迅从少年时代就喜欢动植物,显示出极强的求知欲和认真实践的精神。这种态度可以说就是科学态度的自发的表现。例如,他喜欢种花,钻研专讲园圃花木栽培的书《花镜》,不但读,而且抄,还找来几个本子加以校勘,并能在实践中改正了书中的一些不确切记载。

     

      鲁迅真正接触西方现代自然科学知识,是在南京,他18岁考入南京的水师学堂,后又转到矿路学堂。在这些新式学校里,他知道了世上还有所谓格致(物理学)、算学、地理、历史、绘画和体操之类,他感到非常新鲜,成绩很优秀。水师学堂学习时间很短,他的科目是矿业。从他当时的教科书,我们知道采矿知识。他采集了不少矿石标本,带回去给兄弟们看。他一生取得的唯一的文凭就是江南矿路学堂所发,成绩是一等第三名。因为成绩好,毕业后就被两江总督派往日本留学。原来打算继续学矿业,后来他自己选择了医学。至于学医学的原因,他自己说是因为在南京时接触了一些化学卫生方面的基础知识,也看了一点医学史的书,知道西方医学是发达的,而且更具有说服力的是,我们的邻国日本因为明治维新开始学习西方科学开始走上了富强之路,而所谓西方科学最先进入日本的是荷兰人传进来的医学知识(日本称为“兰学”)。再一个原因是他自己的切身经验,就是他的父亲三十多岁上生病去世,他作为长子,为父亲请医生治病的全过程,他是目击者和经手人。当然,那时候绍兴还没有西医,请的是中医,他们那一套“医者意也”的玄妙理论,还有“蟋蟀要原配”等奇怪的药引子,他觉得中医耽误了父亲的病,最终害死了父亲,他得出的结论是“中医是有意无意的骗子”。所以他要学习西方医学,选择的是比较偏僻的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我觉得,我们今天说鲁迅有科学修养,应该重点考察这时期的医学训练,那是比较系统的。为什么这么说?最重要的证据是他留下的课堂笔记。他在《藤野先生》一文中说,他的笔记中有一些曾由担任解剖学课程的藤野先生加以批改,他一直很好地保存着,在一次搬家途中被运输公司弄丢了。但后来发现,这些笔记本并没有交给运输公司搬运,而是留在他的故乡的亲戚家中。后来亲戚将其捐献给国家,现在由北京鲁迅博物馆收藏。

     

     

      关于鲁迅医学学习的研究,例如他的医学知识的程度,他的科学精神的养成,医学训练对他的文学创作的影响,等等,一直比较薄弱。以前的研究者只是比较笼统地说鲁迅受过将近两年的医学训练,获得了比较扎实的医学知识,随后突然转折,弃医从文。于是,文学压倒了医学,等于将医学跨越过去,从此很少提起了。

     

      最近几年,因为对鲁迅医学笔记的研究而使这种景况得到了改变。仙台东北大学,它的医学院的前身就是鲁迅就读过的医学专门学校,在建校一百周年的时候,提出要研究鲁迅的医学笔记,鲁迅博物馆将笔记的电子文本赠送给该校,随后双方共同组建了研究小组。首先是对笔记进行解读排印,使一般读者可以阅读,同时请专家,从医学史、医学教育、鲁迅学习过程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相关成果收入《鲁迅与仙台》和《鲁迅与藤野先生》两书中。学者们先把重点放在被藤野先生批改过的部分,尤其是解剖学部分,因为,一方面,鲁迅与藤野师生爱敬是中日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从笔记中可以看出藤野先生对鲁迅的指导过程;另一方面,解剖学是医学院的基础科目。过去有研究者推断说,藤野先生对鲁迅的指导并不成功,因为他对鲁迅笔记的批改过于琐细,满纸丹黄烂然,使鲁迅觉得难堪;再加上这学校的教学方法是死记硬背,难以激发兴趣,就使得鲁迅终于厌倦了医学。但鲁迅行文中为长者讳,在文章中没有流露出这样的情绪,反而以友善的态度对老师表达了深深的感激。这么一来,藤野先生也成了鲁迅弃医从文的一个原因。过去研究者做这样的推断,是因为只看到一部分笔记,并不全面。这次经过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得出的结论就比较可信。一开始,鲁迅的笔记的确记得并不好,除了医学知识上的错误和疏漏,又因为他的日文水平尚不高,有一些语法错误,藤野先生也都加以改正了。还有的学者对批改中特别标明“注意”的地方进行了细致的考证,指出这些地方的确是解剖学的关键点,而鲁迅在图画和解说等方面的确存在这样那样的误解和标注不准确的问题。藤野先生这种细致的批改,是对鲁迅的关心和帮助,当然是善意的,对培养一名医生,甚或对培养一般的人才,都是必要的。应该说,鲁迅的感激是发自内心的。后来鲁迅的水平渐渐提高,到“脉管学”课程时,笔记中有很大一部分没有批改的痕迹。经与教科书和他的同班同学的笔记比较研究发现,这部分笔记水平明显提高。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可能是因为老师忙于其他事务,没有时间修改;也可能是记录准确,不需要批改,师生两人已经建立了信赖的关系,或者因为鲁迅在藤野批改后又工整地誊录了一遍。如果是后两种情况,那么就可以说明鲁迅对藤野教学水平的认可,同时也说明他的学习态度十分认真。至于说这个医学专门学校的教学水平差,恐怕也不完全是事实,应该看到,这样的医学院校在当时的中国毕竟还很少。尤其是解剖学这门基础课,中国医学界还没有普遍而且充分地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在日本,却已经在很认真地施行了。鲁迅就解剖过很多个尸体,获得了准确的知识和真切的体验。

     

      总之,对鲁迅医学笔记进行研究是很有价值的。这可以让我们更真切地了解鲁迅医学学习时期的思想状态和科学修养,弥补了过去在这方面只能做笼统判断的缺憾。

     

     

      鲁迅在医学专门学校虽然并不是十分愉快的,但他对科学并没有产生恶感。这一段的经历和获得的知识,在后来的生活中时时发酵,有不少运用的机会。例如,他离开仙台后到东京,虽然以从事文学运动为主,但也没有停止对科学问题的思考,写了《人之历史》和《科学史教篇》等论文,前者讲进化论,后者述说西方科学史。回国后,他不断得益于这个时期的学习。例如在杭州、绍兴教书时,讲授的课程虽然不是专门的医学教学,但编写的讲义如《人生象斅》《实验生理术要略》等,大量地运用了在医学校得到的知识。

     

      那么,鲁迅的医学训练对他以后的经历产生了何种影响呢?

     

      最近,书籍插图成为时髦,对于图画的研究颇为热门。过去,很少有人注意到鲁迅医学笔记中的绘图。而研究医学笔记,图画是很重要的,不容忽视的。日本东北大学的医学专家们最近在这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他们对比了鲁迅的绘图与当时日本医学院校采用的各种教材上的绘图,可以了解当时的医学教育情况。美国有一位学者也注意到鲁迅医学学习期间所获得的知识包括准确的绘图训练与其后来文学创作中现实主义的方法之间的关系。绘画是鲁迅少年时代的一大爱好,他在这方面有扎实的基本功。在仙台学医时期描画的大量的解剖图,更使这一素质得到磨练和升华。如果把血管、肌肉看作现实社会的话,鲁迅也往往被评论者称为医生,更确切地说,是手握解剖刀的外科医生。他的文学主张与医学也有一种象征性的关系。他本人也说过,他的小说的题材,大多采取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目的是在揭出病苦,引起人们注意,从而加以治疗。这种类比式评论,鲁迅发表作品之初,就成为一般读者和评论者的明确印象。我们见到的比较早的是张定璜写的《鲁迅先生》,说鲁迅有三个特色,“是老于手术富有经验的医生的特色。第一个,冷静,第二个,还是冷静,第三个,还是冷静。”

     

      鲁迅在谈起自己怎么做起小说来时说,他创作所仰仗的全在以前所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既有医学知识的运用,技术上也在学习外国作家。具体说,是在学习俄国作家果戈理。这篇小说描写了狂人的精神疾病,是需要病理学知识的。鲁迅既有在仙台医学校学习的知识、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也有现实生活中的观察感受。他的一个在北方工作的表亲,发了这种病后,跑到北京来,就住在他寓所里。他陪同亲戚上医院,最后派人将其送回故乡。在这个过程中他有了详细的观察。可以说,科学知识加上实际接触(等于临床经验)使他的小说增加了真实性和艺术感染力。

     

      在鲁迅的小说中,有不少行医的场面,值得我们注意。其中以中医行医场面为多,如回忆散文《父亲的病》中写老中医为父亲诊病的过程,还有小说《明天》中那位医生的玄妙的理论等,都是以早期与中医打交道的经验为基础的。对比一下他笔下中西医生的不同表现,是颇为有趣的。写中医更具批判性,甚至可以说有漫画化倾向;写西医场面少。在小说《弟兄》中,中西医同时出现了。哥哥为生病的弟弟请外国医生,因为临时联系,医生迟迟未到。在焦急中,这位平素不信中医的哥哥不得不硬着头皮把同寓的中医请来救急。结果是,中医诊断有误,西医诊断正确,高下立现。当主人问中医这病最后能否医好时,他的回答竟然跟几十年前为鲁迅父亲诊病的医生的回答差不多:“可以(医)。不过这也要看你们府上的家运。”西医呢,按按脉,解开衣服一查看,便断定为“Measles”(疹子)。接下来,不再罗唆,医生径直向书桌走去,一只脚踏在椅子上,拉过桌上的一张信笺,从口袋里掏出一段很短的铅笔,嗖嗖地写了几个难以看清的字,这就是药方了。鲁迅把西医的果断、精明活灵活现地写出来了。

     

      说到这里,免不了要谈谈鲁迅对中医的态度,这个问题不能回避。鲁迅对中医基本上是激烈批判的态度。这就给人一个印象,以为鲁迅痛恨中医,甚至达到了偏执的程度,也可能还被怀疑是在泄私愤,是在报复,是在谩骂。其实不然。鲁迅后来也离开了西医,是不是厌恶了西医了呢?没有,他一直是称赞西医的,不因为自己没有学成,就反过来说西医不好。他不管中医西医,凡是不合乎科学的,他都反对;合乎科学的,他便拥护。

     

      中医如何改良和进步,的确是个不容回避的问题。直到今天,学术界也还在争论。西方医学的发达,是因为有科学精神。相反,中国在这方面相对缺乏。鲁迅就曾指出,做《内经》的人对于人的肌肉,的确是看过的,但似乎是只略略地看了一下皮肤下的一点,没有仔细审视,马马虎虎,所以很多东西没有搞清楚,得出了“凡有肌肉都发源于手指和足趾”的结论。这就为中国医学打下了一个不良的基础,此后也少有人认真探究,总之是没有所谓的解剖学。宋朝的《洗冤录》,属刑事犯罪的法医学的范畴,讲人的骨头,竟然说男女骨头的数量不同。中国古代“仵作”(法医),对于人体的认识并不准确,因此有不少随意的地方。他们提供给法官的证据也就很可疑,千百年来不知道酿成了多少冤案。鲁迅说,医术是需要生理学和解剖学知识的,但中国医书上的人身五脏图,“真是草率错误到见不得人”。特别是妇科的医书,因为封建思想的影响,几乎都没有弄清楚女性下半身的解剖学构造,而“只把人的肚子看作一个大口袋,里面装着莫名其妙的东西”。他所痛恨的中医是不负责任的庸医,是那种把医术拔高到玄学地位的所谓“儒医”,而对中国几千年传下来的医学实践中的精华部分是肯定的。他对《本草纲目》就给予很高评价。晚年,他还翻译了外国人写的《药用植物》,希望借鉴外国人对中医的研究成果,其想法和我们今天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中草药是相同的。顺便提一下,这篇译文,在鲁迅逝世后不久出版的20卷本的《鲁迅全集》中是收录了的,但1958年出版《鲁迅译文集》时,出版者加了这样一个说明:“二十卷《鲁迅全集》原有的《药用植物》一种,因系自然科学方面的专书,所以本版没有收入。”这是很不对的,其原因,是太把鲁迅当作一个文学家,因而认为他的科学类文字没有价值。这一点我们现在应该纠正。北京鲁迅博物馆编辑了《鲁迅译文全集》,已经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就重新收入了这篇译文。

     

      但有一点,中国古代的虐刑,有些却很合乎科学,看起来好像古人早就懂得了解剖术,这一点鲁迅也感到不可思议。例如,中国从周到汉,有一种施于男子的“宫刑”,也叫“腐刑”,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受过的刑法;在女性也有类似的惩罚,叫“幽闭”。具体情形我们这里不细说了。鲁迅说:“那办法的凶恶,妥当,而又合乎解剖学,真使我不得不吃惊。”

     

      那么,中国人并不是不聪明,并不是没有实践精神,并不是没有科学头脑,关键在于有没有发展科学的意识。医学应该不分中西,只应该分先进落后。

     

     

      其实,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重大科技发明也能数出不少来。国人引为自豪的四大发明就是。曾有外国学者写出皇皇数卷的《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但从总体上说,特别是在近代,中国科技明显落后了,这是事实。究竟为什么中国近代科学不发达呢?这个问题有很多人探讨过。新文化运动是以“科学”和“民主”为号召的,自然不会忽略这个问题。有人从哲学上讲,中国人的思想是重人文社会的,不注重对自然的研究。特别是孔子告诫弟子“不语怪力乱神”。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没有像古希腊哲人那样钻研和提倡科学。而且中国的有限的科技发明又往往不能得到正当的使用。鲁迅总结得好: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这虽然说得有些绝对,但意思是不错的,中国人缺少善待科技发明的观念。中国社会思想的昏乱,如何救治呢?鲁迅希望能有一种像治疗重病的六零六那样,有一种叫做“七零七”的药。这药唤作什么?就是“科学”一味。科学救国是可能的吗?虽然可能,但是非常艰巨。因为中国的旧文化像一个大染缸,极容易将好东西污染。按鲁迅的观察,虽然有很多青年人向往科学,但旧文化的势力仍然很大。“科学不但并不足以补中国文化之不足,却更加证明了中国文化之高深。风水,是合于地理学的,门阀,是合于优生学的,炼丹,是合于化学的,放风筝,是合于卫生学的……”总之,科学很难在中国扎根。要扎根,就要有文明的进步,要有正确的思想,要有人文精神,为其发展提供优良的土壤。鲁迅及其之后的历史发展已经证明了这项事业的艰巨性。

     

      接受科学训练,熟悉科学发展史,了解较为先进的科学成果,使鲁迅更多地懂得客观世界的规律。他不但学识渊博,而且使用解剖、分析、综合等方法,看问题总能看到本质。鲁迅的文章简洁有力,条理清楚,有手术刀、投枪、匕首之称,与他所受科学训练有关。鲁迅翻译外国作品,主张“硬译”,为的是改造中国语文,使之更为精确。这种求真的精神,与文学创作中的现实主义精神是一致的。鲁迅所具有的这些品质,是旧文学家所缺少的。从鲁迅这一代作家的业绩中我们分明看到了文学的进化过程。在这过程中,科学精神起了重要作用。

     

      在日本留学时期,鲁迅了解了西方的科学发展历程,同时也对人文社会与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认真的思考。他不单强调科学的重要性,对人文精神和社会发展也十分重视,视之为科学发展的基础。的确,科学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发展的两翼,缺一不可。人文精神中需有科学精神,才合乎理性,而不堕入虚妄;科学的发展必须以促进人的进步为目的,否则将是非人道的,最终将导致毁灭。在《科学史教篇》中,鲁迅指出,科学的主体是科学家,科学发现来自科学家的激情。科学发展的首要任务是造就科学家,没有思想健全、道德高尚的科学家,科学的发展就是空话。也就是说,人既是出发点,又是目的。他还联系到当时中国的情形。中国正在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追求船坚炮利,但很容易本末倒置,只学到枝叶,而不培植主干。假如只醉心于推崇技术,人类生活就会变得枯燥乏味,美感逐渐丧失,最终科学也随之消灭。鉴于此,鲁迅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既要有牛顿,也要有莎士比亚;既要有达尔文,也要有卡莱尔。

     

      说到这里,我们也就能更好地理解了鲁迅在此之前弃医从文的原因。他写《科学史教篇》这篇文章,大概有为自己从事文学事业找到充足理由,使自己坚定信心的目的吧。

     

      总之,鲁迅一生学习科学知识,翻译科幻小说,撰写科学论文,认识了科学的重要性,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的健全的人文精神。他对人文历史、科学发展和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探索,给后人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