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黄灵庚:屈赋“汤禹”小议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12-31 00:00于哲学网发表

 

 



    “汤禹”这个词在屈赋里出现过三次:二次见《离骚》:“汤禹俨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一次见《九章·怀沙》:“汤禹久远兮,邈而不可慕。”东汉王逸《楚辞章句》皆以“汤禹”为“殷汤”、“夏禹”,自此以后《楚辞》注家均无异议。近代《楚辞》名家姜亮夫先生始发疑虑,其理由是“夏禹”在“商汤”之先,若作“汤禹”是时代颠倒之误,说“古书皆言‘禹汤’,已成通例。如《墨子·公孟篇》:‘鱼闻热旱之忧则下,当此虽禹汤为之谋,必不能易矣,鸟鱼可谓愚矣,禹汤犹云因焉。’他如《左氏传》、《荀子》、《吕览》诸书皆然,而决无倒言‘汤禹’者。则此‘汤’必不指‘商汤’言,明矣。”于是姜先生另辟蹊径,释“汤”为“大”义,以“汤禹”为“大禹”(见《重订屈原赋校注》)

     

    姜氏新说值得商榷。首先,古书里“汤禹”、“禹汤”两种说法是并存的,无论是“禹汤”还是“汤禹”,皆指“夏禹”与“商汤”,没有别的意义,均是古书的“通例”。如,《古文苑》宋玉《钓赋》:“宋玉对曰:‘昔尧舜、汤禹之钓也,以贤圣为竿,道德为纶,仁义为钩,禄利为饵,四海为池,万民为鱼,钓道微矣。’”《吕氏春秋·审分篇》:“尧舜之臣不独义,汤禹之臣不独忠。”《韩非子·五蠹篇》:“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汉书·宣元六王传》:“汤禹所以成大功也。”《食货志》:“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加以亡天灾数年之水旱,而畜积未及者,何也?”《论衡·知实篇》:“虽汤禹之察,不能过也。”《太平御览》卷二百三《职官部》一《总叙官》引《尚书·舜典》“夏商官倍”,注云:“汤禹建官二百。”卷三百八十一《人事部》二十二《美妇人》下引《淮南子》:“汤禹之智不能逮也。”卷四百四十七《人事部》八十八《品藻》下引曹植《成王论》:“若以尧舜为成王,汤禹作管蔡,邵公、周公之不见疑,必也。”卷七百十七《服用部》十九《镜》引荀悦《申鉴》:“商德之衰,不鉴于汤禹也。”陈宣帝《尚俭诏》:“昔尧舜在上,茅屋土阶,汤禹为君,藜杖韦带。”《旧唐书·仪礼志》引武则天《蔡州鼎铭》:“唐虞继踵,汤禹乘时。”以上十二条引例皆以“汤禹”为“商汤”、“夏禹”,而非“大禹”,更不能说“古书决无倒言”的书证。

     

    余嘉锡说:“凡以二名同言者,如其字平仄不同,而非有一定之先后,如夏商、孔颜之类,则必以平声居先,仄声居后,此乃顺乎声音之自然,在未有四声之前,固已如此,故言王葛、驴马,不言葛王、马驴,本不以先后为胜负也。如‘公谷’、‘苏李’、‘嵇阮’、‘潘陆’、‘邢魏’、‘徐庾’、‘燕许’、‘王孟’、‘韩柳’、‘元白’、‘温李’之类。”(见余氏《世说新语笺疏》)此说可谓凿开混沌,一语破的。事实上,此类两个名词相连为合成词,习惯上称作“骈词”,而两个名词即“有一定之先后”者,有的也以平仄次序排列,而不以“有一定之先后”排列。“汤禹”这个骈词,就属于此类情况。汤音吐郎反,平声;禹音王矩反,上声;平声“汤”字居先,上声“禹”字在后。又如,王逸《九思·逢尤》:“吕傅举兮殷周兴。”无名氏注云:“吕,吕望;傅,傅说。两贤举用而二代以兴盛也。”闻一多先生说:“‘吕傅’疑当作‘傅吕’,传写误倒也。上云‘思丁文兮圣明哲’,先武丁,后文王,此云‘傅吕举而殷周兴’,先傅说,后吕望,二句相承为之也。”(见《楚辞校补》)此说不确。吕音力举反,上声;傅音方遇反,去声。上声“吕”字居先,以去声“傅”字在后,本不以其时代的先后为次序。又如,《庄子·人间世》:“禹舜之所纽也。”《荀子·赋篇·知》:“法禹舜而能弇迹者邪?”贾谊《新书·数宁》:“虽使禹舜生而为陛下计,何以易此?”《盐铁论·诛秦篇》“禹舜,尧之佐也。汤文,夏商之臣也。”在时间上“禹舜”这个骈词的排列也是颠倒的,禹,上声;舜音舒闰反,去声。上声“禹”字居前,去声“舜”字属后,也未较其时代“有一定之先后”的次序。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