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5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汉语拼音方案》迄今为止正好半个世纪了。50年来,我国推行使用《汉语拼音方案》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汉语拼音已经成为亿万群众普遍掌握的一种重要知识技能,特别是在计算机中文信息处理工作中更是弥补了汉字的不足。实践证明,汉语拼音和规范汉字、普通话一样已经成为我国文化教育大厦的三根重要支柱之一,成为我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语拼音的地位在不断提高,功能在不断开发,作用在不断扩大。同《汉语拼音方案》公布时相比,汉语拼音的功能与作用在实际应用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儿童时期是语言和思维发展最快的时期,学龄儿童应不失时机地发展语言和思维,这对他们终生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使用拼音文字国家的儿童入学两个月时间,学会几十个字母和拼写规则,就可以进入读写状态,有效地利用智力发展的最佳期。而我们国家传统做法要用两年过识字关。据此,上个世纪80年代初,黑龙江开始进行“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对入学不久的儿童在未识字或识字不多的情况下,让他们用拼音代替汉字,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培养。它打破了小学低年级以识字为重点的套路,把读写教学提前,解决发展语言与识字的矛盾。该项教学改革得到了教育部和国家语委充分肯定,两部委曾多次下发文件,召开会议向全国推广。首轮实验,三年时间完成了当时的五年制小学语文的教学任务,而且实际读写能力还高于毕业班水平,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得到了和谐发展。 “注·提”实验与《语文课程标准》不仅有一致性,而且还具超前性。其前瞻性说明它始终处在小学语文教改的前沿,因而能适应目前“课改”的形势发展。这项改革有自己的实验纲要和教材、教法,“注·提”教学法采用有师指导的定量识字与学生不定量的独立识字相结合的办法,在重视有意识记的同时,充分发挥无意识记的作用,使学生在大量阅读注音读物的过程中自主识字,丰富词汇。在小学低年级,儿童阅读拼音与汉字双行对照的注音课文有利于左右脑的相互作用、协调开发,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会了汉语拼音,学生就可以先读纯拼音课文或读物,继而再大量阅读汉语拼音和汉字对照的注音课文、注音读物,其中包括古今中外经典诵读。学会了汉语拼音,学生就可以利用拼音这个有效工具,提前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人、事、景、物用恰当的语言毫无障碍地写出来。学会了汉语拼音,学生就能在电脑前移动鼠标,享受敲击键盘的快乐,为“字、词、句、篇”和“听、说、读、写”的上伸下延创造了有利条件。进入新课改,经过20多年的研究与探索,“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已经物化成了一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科版语文课标教材正在全国各地使用。“注·提”教学法能够得到广泛应用,其价值就在于它具有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和脑科学的理论根据,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 当前,全国各地正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汉语拼音教学的最终目的就在于开发学生的潜能,让其拥有丰厚的知识与智慧。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们的汉语拼音教学就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抓住学龄初期这个口语和书面语和谐发展的关键时期,给孩子打好汉语拼音基础,进而发展其语言、思维和各种能力。在这里需要郑重声明的是,我们搞“注·提”是用拼音帮助学生在启蒙阶段及早读写,更多更好地认识汉字,而不是用拼音取代汉字,走汉字拼音化道路。我们搞“注·提”的成功经验已经得到国家的认可,今后我省更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注·提”教材教法。 (作者单位系黑龙江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