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是通过优秀的作品激励人,通过高尚的情操感染人,从而达到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教育目的。笔者试图从如何挖掘语文教学中的情感艺术的教育因素,来探索在素质教育新的形势下的语文教学。那么,如何挖掘语文教学中的情感艺术呢? 挖掘美的形象,以情感教学,激发学生的美感 语文课文大都是由文质兼美的范文组成,文中饱含丰富的思想内容和人文内容,有社会生活和人生哲理,具有极丰富的美的因素,多方面表现了社会美、人生美、意志美。当语文老师真正能够把这些课文当美文来讲,进行美育渗透,那么这课必定生动、活泼、形象,充满感情,给人以启迪,也定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如朱自清的《背影》中有这样一段:“我看见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向上缩……我的泪很快地流了下来。”教师可通过加点词义的分析,朗读训练,让学生体会文章所营造的情感氛围。讲析这种真挚的父子深情,老师若能全部身心投入,就很容易牵动学生的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播种在这个土壤上。”能否在这片土壤上种出参天大树,就看老师能否艺术地施以情感教学,塑造学生健康人格。文学作品中丰满的艺术形象,特别是人物形象,同样可以激发学生的美感。 挖掘自然美,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高尚情感 在语文教材中所精选的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对自然精妙绝伦的描写,并且这些描写不是仅仅像照相机一样把自然的面貌原封不动地克隆下来,而是根据作品、作家的需要,这些对大自然的描写又凝聚了作家崇尚自然、热爱祖国的美好山河,热爱生活、追求真理的高尚情感。因此,文学作品中的大自然已经是情化的自然,是描绘着人的感情色彩的自然。这正是文学作品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情景交融。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词的上阕对冬天的北国的描绘:雪原辽阔、大江冰封、红日初升的壮丽景观,表现了毛泽东阔大的胸襟,宏伟的抱负和一统华夏的豪情壮志。这样借物抒情、借景抒情的典范,在教材中比比皆是。教师就是要从这些描述中,激发学生崇尚自然、热爱生活、关爱环境的良好品德,并从这些对景观的描写中体会作家的写作意图,升华为自己的主观感受。挖掘人格美,培养学生善良友爱的高尚情操 在教材所选取的文学作品中,尤其是叙述性文体,总是通过塑造一个个文学艺术典型来表现作家的写作目的,这些文学典型往往凝聚着当时、当地一类或者几类人的生活共性,昭示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规律。或者通过作品说自己的话,写自己的事,抒发自我的感情等。或者通过叙述某件事的过程,揭示人间真理、真情。其中所表现的这些人可以是“大人物”,更多的是些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如鲁迅先生笔下的《一件小事》中的那个车夫,作品中他无名无姓,但是却在鲁迅先生心中霎时“大”了起来,之所以大,是因为车夫善良的高尚品格。同时,还可以通过作品,来审视作家的人格。通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我们看见了文天祥至死不渝、一心向宋的爱国情操;通过“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呐喊,我们发现了李白桀骜不驯,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清莲本色。 文章就是通过直接或间接地描述这些丰富的人情、人性来塑造高尚的人格的。教师也就理所应当地利用这些,来启蒙、引导学生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自己的人格,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 挖掘语言美,培养学生的艺术情趣 人物的思想感情主要靠语言来表达。恰当的语言能生动地刻划出人物独特的性格特征。鲁迅的《故乡》中对杨二嫂的描写便是通过一系列的语言来实现的。再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将春天来临,满目春光的绝胜美景刻画得身临其境;有时通过一定修辞手法表现出来,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中“塘中的月色不均匀;但是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便是用通感的手法,将景的描述变为对声的描写。这篇散文之所以成为传世名篇,与文中多处适当地运用比喻、排比、隐喻等多种修辞方法不无关系。 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无视作品的语言美,无疑会使任何作品味同嚼蜡,自然也无法激起学生对作品的喜爱,也就让他们丧失了对语文学科的兴趣,也就无法达到运笔自如、妙笔生花的写作境界,更无法体味其中的思想感情,陶冶自己的人格。 只有通过多角度来挖掘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探索全新的语文教学模式,才能使得语文教学从单纯的知识技能教学的怪圈中走出来,达到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相结合的目的,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学生发展自我人格的热情,这也许是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今天所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