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竟来相娱。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这首词,一般认为作于辛弃疾从上饶带湖移居铅山县期思市瓢泉之后,时间在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200)。词是辛弃疾为瓢泉新居的一座名叫“停云”的亭子作的,论理应在亭子落成不久。辛弃疾在福建任上落职回到上饶带湖之后,对上一次带湖闲居期间(1182—1192)买下的铅山期思市瓢泉的那块土地,进行整饬,在原有的几间房屋的基础上,继续修造住宅。到1195年春天,他的修造计划全部告竣。大约在次年的春天,他一直居住的带湖住宅不幸失火,大部分房屋焚毁于一旦。辛弃疾于是携家迁往瓢泉新居。可见,这首词应该作于1195年或1196年。 在带湖之滨闲居了整整十年之后,1191年冬辛弃疾忽然又被朝廷起用,官职是提点福建路刑狱公事。次年春天,五十三岁的辛弃疾就出发到福建上任去了。到福州之后,不久又被委以代理福建安抚使的职位。1193春天,辛弃疾奉召入朝,做了半年太府少卿之后,挂名的职位被提升为集英殿修撰,改派的实职为福州知府兼福建路安抚使。辛弃疾再一次来到福建。这年秋天,谏官黄艾以“残酷贪饕,奸赃狼藉”为罪名弹劾辛弃疾,辛弃疾的实职又被全部撤销,只留下一个挂名的差事:主管建宁府武夷山冲佑观。宋朝惯例,这是一种不需要真的到寺观上任的职位,在家里坐领干薪就可以了。因此,实职一去,辛弃疾就打道回府,再一次回到了上饶带湖的家园,开始他人生第二段旷日持久的乡村闲居生活。这一次闲居,时间比上一次略微短一些,却也历时八年(1194—1201)。 可见,这一首《贺新郎》作于第二个闲居时期的开头阶段,辛弃疾五十六七岁,年近耳顺。 这一日的天气不错,辛弃疾一个人独坐在新落成的停云轩里。透过窗户,可以听见潺潺的流水声,可见看见苍翠欲滴的青山。辛弃疾的心情不错,觉得水声山光仿佛都是来要求他像前几天那样,为之赋一首新词。词人自然也不推辞,当即吟成了这一首词。为了扣亭子的名字,辛弃疾有意仿效自己引为榜样的前代诗人陶渊明的《停云》诗,在词中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之情。 说到这里,我们不能不来介绍一下陶渊明的《停云》诗。《停云》诗写作于陶渊明四十岁时,当时他正在过着隐居生活。诗是四言诗,共分八节,内容是关心、思念乱世中的亲友。陶渊明在小序里说:“停云,思亲友也。”这里将第一节诗摘引如下: 霭霭停云,濛濛时雨。 八表同昏,平路伊阻。 静寄东轩,春醪独抚。 良朋悠邈,搔首延伫。 参考意译:天上云气成团,这是一个阴雨连绵的季节。天下八方同处昏暗之中,平坦的道路都变得坎坷难行。我自己静坐在家里的东轩,独自饮着春天酿制的老酒。想到遥远的好朋友,不禁长久地踯躅,低徊不已。 这里有一个问题:给那座亭子取名和写成这一首词,究竟何者在前,何者在后?词的小序中说“独坐停云”“遂作数语”,似乎是先给亭子取好了名字,然后再写作此词的。如果是这样,那么,这首词的写作可谓“主题先行”。陶渊明作思亲诗歌《停云》在前,辛弃疾模仿前贤作《贺新郎》在后。 这样一来,我们不免产生好奇:辛弃疾会怎么表现他的思亲感情?跟陶渊明的思亲会有什么异同呢?请看: 词的上片表现时光流逝,生命老去,亲友凋零,理想落空等痛苦。 我已经五十五六岁了,太老了。回首平生,一阵怅惘,因为有过亲密交往的朋友相继谢世,目下(“只今”)已经剩不下几个了。愁绪太多,太长,对镜自照,已然是满头白发,白发三千丈!想想自己老大无为,真有世间万事皆成泡影的滑稽,只好对着自己的尊容,发一声苦笑。对镜试问:当今世上,可还有什么东西可以让您感到高兴的吗?有,当然有。那便是窗外的青山。你看那青山,连绵起伏,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春山如笑,一派妩媚。我看青山是如此妩媚,就是不知道我自己在青山看来会是如何一番模样。我想,青山看我,也会觉得是一样的妩媚吧。没有什么特别的缘故,就是我的内心与外貌,跟青山有些相似而已。 词的下片表现饮酒之后的所思所想,自己的远大志向难以实现的苦恼,只有几位亲友能够了解,其中有着强烈的不甘寂寞之心,希望能再度出山,有所作为。 面前有一坛子酒,我在亭子的东窗下自斟自饮。遥想当年 陶渊明先生也是独自在他的东轩里自斟自饮的,他一边饮酒,一边就写成了《停云》诗,情调大约跟我现在这样子差不多吧?东晋南朝那些连饮酒都要当成沽名钓誉的手段的名士们,他们哪里懂得浊酒中的道理!浊酒怎么能是用来沽名钓誉的呢?它应该是用来宽慰寂寞的心灵的,应该是用来及时行乐的呀!猛然回头,看见窗外的天空中云团在翻滚,在飞舞,哦,原来已经刮起了大风!“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汉高祖刘邦,那才是真正的一代英雄,令人羡慕。看不见陶渊明、苏轼、杜甫、刘邦这些古人,我并不感到有多么遗憾,我只遗憾这些古人看不到我的张狂模样!真正了解我的心事的,只不过是我的二三好友。 上片有一个问题,辛弃疾未为什么说自己与青山“情与貌,略相似”呢?我这里作一点猜想,辛弃疾或许是把自己的品德跟山的品德作了比拟。我们知道,孔子有一句名言,叫“仁者乐山”。孔子的学生子张一次问孔子,他为什么喜欢山。孔子是这样回答的:“山巍然高耸,巍然高耸!有什么可喜欢的呢?山呀,草木在那里生长,飞禽走兽在那里繁殖,财宝货物在那里出产;出产了财宝货物,任由着各地的人们前去索取,却没有一点私心。产生了云雾雨水,连通天地之间,使得阴阳和谐,雨露滋润,万物得以生长,百姓得到粮食。这些都是仁者喜欢山的原因。”(伏生《尚书大传·略说》)这大概就是辛弃疾所指的山的情,换言之就是愿意“为苍生起”(《水龙吟·老来曾识渊明》)。至于貌,或者指自己身材魁梧,毛发浓密吧。辛弃疾自谓“须作猬毛磔”(《水调歌头·席上为叶仲洽赋》),可见他是蓄着一部浓密的络腮胡的。 辛弃疾没有在词中说出任何一位他思念的亲友的姓名,但是,我们可以从他平生的交游情况猜测一下他所说的零落的、馀下的亲友可能是哪些人。 辛弃疾一生交往的朋友中,对他比较了解并赞赏的主要有:虞允文(彬甫)、韩元吉(无咎)、洪适(景伯)、叶衡(梦得)、洪迈(景卢)、陆游(务观)、周必大(子充)、朱熹(晦庵)、党怀英(世杰)、丘崈(宗卿)、周孚(信道)、陈傅良(君举)、陆九渊(子静)、陈亮(同甫)、黄榦(勉斋)等人。这些人大多(陆九渊以前)比辛弃疾年岁大,去世比他早。就连一些年岁比他小的朋友,也有先他而逝的。这些朋友当中,距离辛弃疾作这一首词的时间最近去世的是陈亮,死于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 陈亮是辛弃疾一生少数最为投契的朋友中的一位,他们的交情十分深厚。淳熙十五年(1188)冬天,陈亮曾经从老家浙江金华专程到江西上饶辛弃疾的带湖家园相会,这就是著名的“鹅湖之会”。“鹅湖之会”在文学史和思想史上都是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性事件。他们原本邀请了朱熹到铅山县的紫溪聚会的,但朱熹并未赴约。这一次聚会,陈亮在辛弃疾家住了十天。陈亮离开的那一天,辛弃疾心中恋恋不舍。陈亮走后许久,他觉得意犹未已,试图追上去加以挽留,再盘桓一些时日。因为路上遭遇大雪,道路泥泞,无法行进,这才怏怏而返。分别之后,两人书信往返、诗词唱和不绝。辛弃疾这一方面,就留下了《贺新郎·把酒长亭说》、《贺新郎·老大那堪说》、《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等名作。陈亮去世之后,辛弃疾写了《祭陈同父文》深切缅怀他们之间的亲密友情,为他们再不能在一起“酌瓢泉而共饮,长歌相答,极论世事”感到万分遗憾。 或许,辛弃疾作这一首《贺新郎》的时候,想得最多的朋友就是陈亮。 陈亮去世之后,朱熹及其门生黄榦都是辛弃疾的知音,他所说的“二三子”应该包括这师徒俩吧。如果较真一点,说来自《论语》的“二三子”一语只能指学生辈,那么,这个黄榦应该算一个,还有辛弃疾自己的门生范开也应该算一个。黄榦在与朱熹的一封书信中说辛弃疾“非能下人者”(不是倔强肯服软之人)(见《勉斋集》卷四),给一位官员的书信中说“辛幼安之才,世不常有”(同前卷一一),给辛弃疾的书信中赞美他“以果毅之资,刚大之气,真一世之雄也”(同前卷四)。范开在辛弃疾去世之后,编辑乃师词作为《稼轩词》,所作序言一开篇便是“器大者声必闳,志高者意必远”两句,序中对于辛弃疾词的造诣、意不在做词人,都有精彩的阐述(见《稼轩词》甲集)。 南宋著名词人刘辰翁(须溪)在谈到宋词流变时,说过这样一番话:“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岂与群儿雌声学语较工拙;然犹未至用经史,牵《雅》《颂》入郑声也。自辛稼轩前,用一语如此者必且掩其口。及稼轩横竖烂漫,乃如禅宗棒喝,头头皆是;又如悲笳万鼓,平生不平事并卮酒,但觉宾主酣畅,谈不暇顾。词至此足矣。”(《辛稼轩词序》,《须溪集》卷六)对辛弃疾词评价很高,特点也描摹得生动准确。这一首《贺新郎》无疑是刘辰翁这一番评论的绝好例证。请看它引用的经史诗歌出处: 渊明思亲友:陶渊明《停云》诗并小序; 甚矣吾衰矣:孔子之语。《论语·述而》:“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白发: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问何物:《世说新语·宠礼》,荆州人说皆有奇才的王恂、郗超两人“能令公(桓温)喜,能令公(桓温)怒”。 我见…妩媚:《新唐书·魏征传》,唐太宗:“人言(魏)征举动疏慢,我但见其妩媚耳。” 一尊…:化用陶渊明《停云》诗。 江左…:化用苏轼《和陶潜饮酒诗》:“江左风流人,醉中亦求名。”杜甫《晦日寻崔戢、李封》:“浊醪有妙理,庶用慰沉浮。” 回首叫…:化用刘邦《大风歌》。 不恨…:仿南朝张融语:“不恨我不见古人,所恨古人不见我。”(《南史·张融传》) 知我者……二三子:孔子的话,《论语·先进》:“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经籍、史书、诗歌(《雅》《颂》),一样不少,而且都是信手拈来,无不熨贴。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一位年近耳顺的老人,还能够说出这样“横竖烂漫”的话,谁能说他不妩媚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