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范方俊:历史解读为何出现另类面孔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10-20 00:00于哲学网发表

 

 



    今年新近出版的一些历史解读类书籍,着实让人感到错愕和新奇。在这些书中,我们熟悉的历史人物面目全非。比如,“负荆请罪”的廉颇不再是一个真英雄,而是一个欺软怕硬、反复无常的小人;而“纸上谈兵”的赵括非但不是亡赵的罪魁,而是为国献身、打过胜仗的英雄;蔡桓公的“讳疾忌医”是桩千古奇冤,他在不知自己有病的情况下拒绝医生的治疗并没有过错,错的是不给他治病的医生扁鹊,而扁鹊见死不救,实在算不上一个好大夫……这类叙述遍布张港今年初新出版的《172个被误读的史事真相》一书之中。以往为人们所熟知的人和事,在书中全部被彻底颠了个。而新近出版的《历史密码Ⅱ:解读十大历史另类面孔》和《历史的大隐私:中华性文化史二十讲》,更是以“揭密”和“解码”的名义道出了一些前人未言的惊人之语。这些书在吸引了众多读者眼球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该如何解读历史的思考。

     

    揭密、解码与历史解读的另类面孔

     

      “在浩瀚的历史海洋里,究竟有多少被粉饰的史事?究竟有多少被隐藏的真相?本书精选了人们对历史的172个传统误解,多是人们习见习闻的历史问题,特别是那些被历史学家疏漏的问题……为你擦去历史厚重的粉妆,让你在轻松阅读中看到历史的本来面目。”在《172个被误读的史事真相》的这段内容简介中,过往的历史被表述为粉妆的表象,被厚重的历史迷雾和历史学家的疏漏误读遮蔽了真相,作者选取中国历史中172个“被误读”的历史片断,溯本求源,精心考证,目的就是要扫除尘封于历史之上的厚重迷雾,揭密历史的真相。《历史的大隐私:中华性文化史二十讲》则直言,历史上有许多秘密,后人无法了解它的事实真相,以至成为千古之谜。比如,宋太祖赵匡胤究竟是不是被后来成为宋太宗的赵匡义所害,《金瓶梅》的作者究竟是谁?为什么要写这本书,等等。但作者特别强调,这些历史之迷都属个别问题、个别事件,并不在本书研究之列,作者关注的是历史中的一个最大的普遍性问题---性。在作者看来,“性”本是人类生活中一件自然、正常与普遍的事,但千百年来,由于人为的阻碍,却变成了历史的隐私,《历史的大隐私:中华性文化史二十讲》的写作,旨在“挖掘这个秘密,揭露这个隐私,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与“揭密”相类似的是对历史的“解码”。《历史密码Ⅱ:解读十大历史另类面孔》以对上迄轩辕黄帝下至历代帝王追求长生不老之术的迷狂之举作为解读中国历史密码的开端,并以“绝对皇权下的荒唐之举”、“精英亦难逃脱的色劫”、“历代腐败者的奢侈排场”、“畸形心理的疯狂世界”、“权力博弈中的无间道”等为小标题,递次展开了对于中国历史的“解码”。此书并不否认中国历史不乏为民请愿、震撼人心的仁人志士,但也同时指出,历史的“解码”不是对过往正史的重述,而是对曾经被遗忘的历史的重拾。正是借助对这些被遗忘的历史的“解码”和“重拾”,《历史密码Ⅱ:解读十大历史另类面孔》淋漓尽致地向当代读者展示了中国历史的一个个不为常人熟知的另类面孔:绝对王权的荒唐无道、文人学士的虚伪矫作、王公贵族的奢侈糜烂、盛世欢歌掩盖下的血腥屠戮、文明发展下的遗失缺憾。

     

    历史另类解读背后的公众话语狂欢

     

      当代的历史解读何以频繁出现另类面孔?孙建军在《历史密码Ⅱ:解读十大历史另类面孔》的序言里,曾经深有感慨地说:“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里,二十四史展现了仁、义、礼、信的传统教化。在一部部浩瀚官修正史里,我们看到了无论是在歌舞缭绕的太平盛世,还是在兵荒马乱的混乱年代,都在书写着那些‘奉天成命’的真命天子的丰功伟绩,为民请命的贞良忠臣、战死沙场马革裹尸的英雄壮士。但历史活动的主体从来就不是程式化的冰冷面孔,而是一个个生动形象的鲜活人物,三教九流,市井游民,无所不包。透过庄严肃穆的正史背后,我们越来越能看清历史的另类面孔……于是,当正义与邪恶交织,当伟大与平凡交错,当高尚与低俗混流的时候,历史呈现出它多样的面孔”。这些话一语道出了历史解读呈现另类面孔背后的关键:普通公众对于官修正史的质疑和挑战。

     

      《172个被误读的史事真相》和《历史的大隐私:中华性文化史二十讲》对于历史的“揭密”,同样是基于对历史主流话语的反驳和拆解。比如,《172个被误读的史事真相》所质疑的172个史事真相,无一不是出自官修正史的文献记载和权威学者的盖棺之论。《历史的大隐秘:中华性文化二十讲》更是将批判的锋芒直指以专家学者自居的历代道学先生,指出性作为关涉人类自身的根本问题绝不应该成为秘密而纳入历史的隐私,并认为拒斥传统卫道士对性问题的无理指责是驱散了历史的“最黑暗的乌云”。应该说,在过去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官修的正史一直占据着中国历史的主体地位,历史解读的话语权也基本上由为数不多的史学家所把持。但随着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和大众文化的兴起,包括历史在内的诸多领域已逐渐由少数精英垄断的专业领地扩展为广大民众平等参与的公共领域,这意味着原先由少数专家主导的话语解释开始为多元声音所取代。令人记忆犹新的是,数年前由“红学”的圈外人掀起的对于《红楼梦》的“揭密”和“解码”,国内批评界曾用“公众的话语狂欢”之类话语来热情赞赏中国公共领域的进步。而今历史解读的另类声音的频起,同样是一场公众话语拆解历史主流话语的狂欢盛宴。

     

    用理性的眼光看待历史解读的另类面孔

     

      如何看待历史解读的另类面孔?细品《172个被误读的史事真相》所分说的172个事件,内容涵盖“史事”、“诗词”、“成语”、“语言”、“文献”、“地理”、“姓名”、“自然”、“外国”9个方面,资料翔实,考证细致,语言平实,作者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中正确运用相关文史知识”的承诺悄然兑现。《历史的大隐私:中华性文化史二十讲》则窥探性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中所应有的重要地位,两位作者在重建中华性文化上所做的“开创性的工作”令人关注。翻阅《历史密码Ⅱ:解读十大历史另类面孔》,重拾中国历史被遗忘的角落,看清正史背后的另类面孔,感受着编著者激越的历史情怀:“在严肃的历史面前,没有一个人是完人,哪怕他是名垂青史的千古英雄……敢于面对历史,就要敢于全面地面对每一个历史人物,面对他们的功绩,面对他们的缺陷”,其透过多重面孔重塑历史的良苦用心更是跃然纸上。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解读的另类面孔尽管“另类”,却不失学术的庄重,理应得到严肃的对待,这是用理性的眼光看待历史解读的另类面孔的一个基本评判和前提。

     

      但与此同时,当我们用理性的眼光去深入剖析历史解读的另类面孔,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同样是不容回避的:其一是以偏概全的研究性质。从研究范围着眼,《172个被误读的史事真相》、《历史的大隐私:中华性文化史二十讲》和《历史密码Ⅱ:解读十大历史另类面孔》关注的都是中国历史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点和面。单就这些具体的点面而言,上述研究并无不妥,但问题是由于研究者过多地偏执于自身的研究话题,有意无意地把一些具体的研究成果上升为对整个历史的结论,仿佛整部中国历史就是一部“被误读”的历史、性压抑的历史或血腥另类的历史,这显然是不能让人接受的。其二是主观随意的个性色彩。比如,对于廉颇和赵括在长平之战中的历史功过的评价,《172个被误读的史事真相》明显的是贬廉褒赵,而《历史密码Ⅱ:解读十大历史另类面孔》则是褒廉贬赵,同一史事,却是截然相反的两种解读,其历史解读的主观随意性由此可见一斑。这也反过来提醒我们,历史解读的另类面孔毕竟属“另类”性质,对其自身存在的问题必须加以理性的审视,以便去粗取精、除芜存真。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被不断书写,也不断地被解读。在众声喧哗的当代社会,面对历史解读的另类面孔,以理性的眼光审视之、评价之,应是我们直面历史的应有之义。

     

      《172个被误读的史事真相》,张港著,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1月第1版。

     

      《历史密码Ⅱ:解读十大历史另类面孔》,孙建军编著,工人出版社20086月第1版。

     

      《历史的大隐私:中华性文化史二十讲》,刘达临、胡宏霞著,珠海出版社20086月第1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