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周柳燕:唐代长沙窑瓷诗的商品意识刍议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10-06 00:00于哲学网发表

 

 



    上世纪在长沙望城县铜官镇石渚湖畔发现的唐五代长沙窑瓷器开创了以诗文装饰瓷器的历史。

     

      窑工们力图通过增加产品的文化含量达到促销目的,这是长沙窑瓷诗商品意识的主体反映。有首诗描画了他们题诗于瓷器上的动机和心理:“买人心惆怅,卖人心不安。题诗安瓶上,将与买人看。”瓷器经诗文点缀,变得典雅而富有灵性。卖主在满足消费者实用需求的基础上,又使他们获得精神愉悦与审美享受,进而赢得意想不到的销售佳绩。

     

      到目前为止,考古学家整理出的一百余首瓷诗,除南朝梁释宝月及唐代韦承庆、王梵志、张氲、刘长卿、贾岛、白居易等人的10首诗外,其余无署题,无作者姓氏者应视为民间创作,也意味着长沙窑瓷诗作者就是瓷器制造者。

     

      题诗内容广泛,涉及爱情婚姻、离情别绪、伦理道德、世态炎凉、饮酒应酬、商贸活动、体育运动、佛理道义、边塞征战等。

     

      写爱情婚姻的如:“新妇家家有,新郎何处无。论情好果报,嫁取可怜夫”。

     

      作者认定若以“情”为前提,女子定能嫁与有情有意的丈夫,表达了人们对爱情婚姻的美好祝愿。有一首贞妇思夫之作,诗云:“自从君去后,常守旧时心。洛阳来路远,凡用几黄金。”女子思念的对象极可能是一个行商。在表明对爱情的矢志不渝后,她希望心上人不要过于看重金钱而忽略相守的幸福。离别的痛苦、相思的难耐、团圆的无价是人们共通的情感体验,“我有方寸心,无人堪共说。遣风吹却云,言向天边月”、“君去远秦川,无心恋管弦。空房对明月,心在白云边”、“不意多离别,临分洒泪难。愁容生白发,相送出长安”、“万里人南去,三秋鹰北飞。不知何岁月,得共汝同归”、“造得家书经两月,无人为我送将归。欹凭鸿雁寄将去,雪重天寒雁不飞”均为异曲同工之作。

     

      市井风情往往使消费者赏心悦目,人生感受常常让消费者心有所动,劝谕与训诫则是民间教育的一种需求,这些诗最能吸引顾客眼球,刺激其购买欲望。长沙窑瓷诗乐于书写这些内容,如“不短复不长,宜素复宜粧。酒添红粉色,杯染口脂香”,描摹江南女子梳妆打扮的情状;“寒食元无火,青松自有烟。鸟啼新柳上,人拜古坟前”,讲述民间寒食节扫墓的习俗;“竹林青郁郁,鸿雁北向飞。今日是假日,早放学郎归”,记录古代学堂节假日休息的惯例;“龙门多贵客,出户是贤宾。今日归家去,无言谢主人”,表现客人辞归时对主人的夸赞和表达谢意的客套;“作客来多日,烦夕主人深。未有黄金赠,空留一片心”,诉说叨扰主人多日的歉疚与感激;“昨夜垂花宿,今朝荡路归。面上无颜色,满怀将与谁”,展现禁不住诱惑的男人一夜风流后的羞愧和忏悔;“去去关山远,行行胡地深。早知今日苦,多与画师金”,申发百姓对历史悲剧人物的同情和惋惜;“终日如醉泥,看东不辨西。为存酒家令,心里不曾迷”,反映痴迷于美酒和酒令的人寻求情感宣泄和自我麻醉;“须饮三杯万士休,眼前花发四肢柔。不知酒是龙泉剑,喫入肠中别何愁”,抒写仿效“竹林七贤”纵酒取乐、消极避世的态度和对通脱旷达的魏晋风度的仰慕;“君生我未生,我生君与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阐发享用同一器皿的人无法共生的憾恨;“客来莫直入,直入主人嗔。打门三五下,自有出来人”、“衣裳不如法,人前满面修。行时无风彩,坐在下行头”、“自从为客来,是事皆隐忍。若有平常路,崎岖何人尽”等,倡导人际交往礼仪;“天地平如水,王道自然开。家中无学子,官从何处来”、“白玉非为宝,千金我不须。意念千张纸,心存万卷书”,宣传重书轻财观念;“凡人莫偷盗,行坐饱酒食。不用说东西,汝亦自涤直”、“剑缺那堪用,霞珠不直钱。芙蓉一点污,□人那堪怜”,淳正风俗教化。

     

      取悦消费者是长沙窑工们的自觉意识,他们能针对特定的消费群体,有目的地题写诗歌。如“圣水出温泉,新阳万里传。常居安乐国,多报未来缘”,强调佛缘前身注定,人有善缘,佛庇佑之,佛法随缘,心诚必至;“忍辱成端政,多嗔作毒蛇。若人不除恶,必得上三车”,宣传佛教理义,希望人们弃恶扬善,立地成佛;“念念催年促,由如少水鱼。劝诸行过众,修学至无鱼”,表现佛教徒虔诚膜拜佛学,矢志不渝奉行佛教理义,以求到达“无余涅磐”的理想境界;“欲到求仙所,王母少时开。卜人舟上坐,合眼见如来”,反映佛、道二教合一。这些诗主要是面向佛门弟子和信教之人这类消费群体的。

     

      值得关注的是,直接描写唐代商业经营活动的作品在长沙窑瓷诗中所占比例不少。如“男儿大丈夫,何用本乡居。明月家家有,黄金何处无”,状写外出经商以求致富成为商人的不懈追求;“人归万里外,心画一杯中。只虑前途远,开帆待好风”,刻画勇于开拓、乐观自信的商人形象;“小水通大河,山深鸟宿多。主人看客好,曲路亦相过”,反映商贸频繁,客栈业发达,名牌老店群宾汇聚、众客盈门的景象。有了商人的远途经营,长沙窑瓷器顺利地远销国内外市场,一些诗透露了此中信息:“一双青鸟子,飞来五两头。借问舡轻重,附信到扬州。”

     

      扬州是隋唐著名港口城市,也是长沙窑瓷器出口的大本营。长沙窑瓷器从水路运到扬州,再销往世界各地。作者写家人要船工捎信给远在扬州贩运的亲人,深恐小船儿“载不动,许多愁”,诗意绵邈深幽,情感执著醇厚。

     

      要之,长沙窑瓷诗无论在题写者的主体意识上,还是在诗歌内容的客观表现上,都跳不出商业繁华带来的诸多变化。它们是唐诗在商品流通领域里的传播,是民间文学中十分特殊的一个部分。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