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孟广林:人文社会科学的“本土特色”与国际学术交流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09-18 00:00于哲学网发表

 

 



    近些年来,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与西方学界的国际学术交流日益频繁。在这一过程中,能否凸显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本土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与西方同行交流的广度与深度。

     

      人文社会科学的“本土特色”,主要是指学术理路、研究方法及其成果的独到性或特殊性。我们主张人文社会科学的“本土特色”,是基于这一领域的特点来考量的。众所周知,自然科学研究的是自然界各种物质客体的结构和运动形式,揭示物质运动与变异的客观规律。自然科学的研究以数字和实验为基础,有着国际上普遍适用的定理、概念、公式与规则,以及相应的一套权威的评判标准和体系,具有十分鲜明的客观性、精确性与可规定性。而人文社会科学则不同,它以人的各种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社会发展变迁为研究对象,其间蕴含着不同的研究旨趣和价值取向,具有不可度测、计量的特点。虽然这一研究也有着某些共同的学术原则与规范,但对其成果之结论的评价却很难有一种通行的价值尺度。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学者,由于其历史观与价值观的差异,对同一个问题的研究,在视野、理路上肯定是千差万别的,在相关的定性与诠释上也必定不是整齐划一的。即便是同一国家、同一时代的学者,也会因其社会阅历、人生体验和治学旨趣的不同而出现差异乃至重大分野。正因为如此,比起自然科学来,人文社会科学种种研究总是显得千姿百态,流派众多,凸现各自的“本土特色”。也正因为如此,在当下,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国际学术交流就越显示出其特有的迫切性与重要性。只有通过国际学术交流,不同的学派、观点才能够在对话与碰撞中相互激荡,相互融通,从而促进双方相关研究的进步。

     

      凸显“本土特色”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国际交流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众所周知,我们现在在这一领域中使用的理论、概念、定义、方法大多取自于西方,是西方人在近代依据其文化传统、学术理念、社会历史经验构建的。在此情况下,十分有必要通过国际学术交流去借鉴西方人的学术成果与经验。然而,我们究竟应当用什么样的学术成果去交流呢?如果我们的研究中仅仅是“模仿”或“克隆”西方学术,那是不可能进行真正的交流的。反之,如果我们拥有“本土特色”的一套独特的理路与方法,进行别人没有做或做得不够的研究,取得具有自身特点的高水平成果,那人家自然会愿意与你对话,与你商讨,诸多的学术交流自然会水到渠成,对西方学术的借鉴也必定会富有成效。这些年来的实践表明,真正的学术交流必须建立在资源、信息的互惠互利与理论方法、研究成果的共有分享的基础之上。我们的学术研究越具有“本土特色”,就越具有为国际学术界所认同、接受的合理性与可能性。

     

      另一方面也应注意到,既然是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我们的研究在凸显“本土特色”时也须具备相应的国际性。这里所谓的国际性,是指东西方学术所具有的共性,其中包括普遍关注的主流学术问题和学术理路,众所认同的评判学术的价值标准与人文情怀,相互认可的学术规范与学术话语。失去了“本土”性,我们的学术将不免成为欧美学术的附庸。但同样,如果不具备国际性,我们的学术就只能在狭小的天地中“自成一统”,在自我封闭中“顾影自怜”。这是因为真正的学术交流应当聚焦在众所关注的学术领域,具有可以对接的理性追求与人文情怀,可以用大家认同的话语、规范来各自阐述,相互言说,并进行直接的观点交锋与碰撞,从而达到知己知彼、平等对话、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目的。

     

      提倡“本土特色”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走向国际学术舞台的根本前提。但我们提倡的“本土特色”是具有国际性的“本土特色”。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克服两种错误倾向,即对西方学术的机械模仿和盲目照搬,与对国际主流学术的漠视和一味排斥。为了进行实质性的交流,我们的学术研究必须做到“本土”性与国际性的辩证统一,寓国际性于“本土”性之中,用“本土”特色来包容和含蕴国际性;同时,又以国际性来会通与融合“本土”性,让“本土”特色的学问借助国际交流的平台走向世界。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拥有其他地区、国家罕能匹敌的丰厚的传统学术资源。同时,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持续的剧烈变动与发展更新,为我们的学术研究提供了诸多的“经验事实”和广阔的思考空间。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这一开放的、富有包容性的科学理论为指导,能够以理性的精神和宽广的胸襟,来超越各种思想与文化的障碍,寻找到中国学术健康发展与走向世界的通衢。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