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儒学是远古的华夏族群融合文化。孔子继承尧舜禹汤武以来的华夏文化传统,成为儒学的奠基创始人。孔子提出培养人才为目的的“仁”的建政学说,孟子发展为“仁政”的新儒学。儒学文化思想影响朝鲜日本,成为东南亚地区的主流文化传统。中国儒学文化思想在西方社会传播,影响着欧洲启蒙运动,鼓动着欧洲要“移植中国的精神”。当代世界认为,21世纪“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儒学文化思想。
一、儒学的产生背景 华夏族群自古是融合族群,需要融合相处才能和谐生存。到周武王伐纣,华夏族群地域北自辽河流域,南到湘江流域,江汉、川江地区和辽河流域族群成为华夏族群的构成部分,这些情况我们可以从《尚书》中得到认识。春秋末期产生儒学的融合性建政思想学说。 1、孔子 根据《史记·孔子世家》以及相关的记载,孔子是殷商贵族后裔。“孔”氏因宫廷内乱,逃到鲁国成为鲁国人。孔子生活在公元前551年到公元前479年,享年73岁。 孔子生活在可以代周天子行令的“礼乐之邦”的鲁国,勤事好学,在“礼崩乐坏”的动荡时代,产生改革社会、稳定国家、安定民生的变革思想,宣扬尧舜禹及夏商周三代,倡导爱民修德。并且利用担任鲁国高级官员的机会,施展才干取得政绩。晚年教学整理文献,是华夏族群文化的全面继承传播人,孔子由此成为儒学的奠基创始人。 2、孔子提出融合性的建政学说 孔子的学说,主要从《论语》和《史记三家注·孔子世家》、《仲尼弟子列传》等古籍资料里得到认识。概括的说,孔子的学说是以培养管理人才为目的建政学说。在孔子的学说里,继承着春秋早期管仲的建政改革思想,继承着前辈老子,或者是同时代的辩证思想道学传统,形成树“德”为前提,“仁”的建政学说。孔子的学说,囊括包括后来墨学在内的诸子百家思想,因此是春秋战国时期华夏地域族群诸多思想流派的源发基础。 孔子的学说明确地提出,维护国家政权的统治秩序,制定法规制度,遵守法规制度,“克己复礼”(《论语·颜渊》),由此实现仁德和谐的社会境界。因此,孔子学说的核心动机是,维护国家政权统治秩序的有序稳定。在这个核心思想的推动下,提出以“德”、“仁”为中心目的,培养教育人的主张。“德”是培养教育人的前提,有“德”才能实现“仁”的治政动机。“德”是人的秉性的培养,“仁”是爱人的身心行为。具有高尚的品德和爱人民的身心行为,才能制定出适合国家政权建设需要的法规制度,才能管理好国家。这就是孔子用“仁”建政国家的核心内涵。 在这个核心内涵里,“克己复礼为仁”就是说,自觉地约制自己,实现有秩序的生活,才能有爱护自己,爱别人的心思行为,才能实现和谐生活的境界。孔子的学说,是有实践效果的,对政权建设积极有效,所以孔子的学说散发着活力,影响着今天。 3、孔子学说的时代作用 “礼崩乐坏”的动荡年代,维护秩序,谋求民众生活的安定,是时代的需要。管仲改革使齐桓公称霸于一时,无法适应经济基础变化对旧的宗法等级统治制度的冲击而衰落。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以及辩证思维,在孔子的思想形成过程里,成为“无为而治”(《论语·灵公》)的治政管理思想,成为实施有秩序管理的境界。 虽然孔子的学说不被当时忙于扩展的诸侯接受,但是孔子呼吁秩序,崇德爱民地培养管理人才,得到时代的认同。大量的学子求学于他,各国诸侯尊重于他,并且在鲁国任高级官员实践思想主张取得成效。例如齐景公与鲁定公夹谷会谈时,孔子明确地提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史记·孔子世家》)的思想主导,强调武备是维护国家利益的支柱,既保护国君的安全,又把齐国侵占鲁国的国土要回来,显示孔子重视国家军备的建政思想是实际有效的。 但是时代局限孔子找不到施政位置,受到冷遇。因为孔子推动教育传播文化,所以自尧舜禹及三代传承下来的华夏族群文化思想得到整理传播,影响后代思想家提出社会变革的主张,使得华夏族群传统文化的精髓得到合理的总结和凝聚,使得孔子成为传承华夏族群文化的奠基人,起着带动变革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引导华夏族群社会进步发展的作用。 4、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学历史地位 孔子“无为而治”的主张,建立在“克己复礼为仁”的基础上。主张国家的管理,不要盲目变动,照着尧舜禹时期的样子做,照着周王朝有秩序的样子做。由此,统治者要宽广胸怀,严谨负责忠诚,爱民众,尊重人的生命,“节用而爱人”(《论语·学而》),由此稳定社会秩序,使民众的生活安定,社会和睦和谐,国家得到好的管理。可以说,孔子在两千五百年前提出中国 “文艺复兴”主张。 需要注意的是,孔子不是回到西周封国时期的等级制度,不是维护宗周集团的血亲统治地位,而是主张有秩序的生活,维护国家有秩序的统治权威,推动时代变革的举措。由此,孔子劝谏统治者,传承孝悌忠诚的“德”关心爱护人民,用“仁”的爱民品德管理民众,管理国家,同时用“仁德”的思想主张推动教育培养国家管理人才。例如,《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鲁文公死后,宗室杀掉哀姜夫人的嫡系太子恶(wū),立不是姜氏女,鲁文公嬖爱的夫人庶生的庶子俀(tuǐ弱)为鲁宣公,从此鲁国宗室的权贵威望在国人的心目中减弱而鄙视他。“祸起萧墙”,宗亲鲁桓公的三个后代即“三桓”,受到国人的敬重,财产和权力转向“三桓”,直接影响着鲁国的军政建设和经济发展。按照“周礼”,孔子应该帮助“三桓”得到正统血脉的国君继承权,但是孔子不因“三桓”是“周礼”规定的正统的血脉继承人而维护“三桓”的利益,当他出任鲁国高级官员大司寇的时候,是以国家政权的现实利益为重,利用“三桓”的内部矛盾“堕三都”,削弱三桓的力量。这个史例说明,孔子主张的“克己复礼为仁”是维护国家统治秩序权威,不主张维护旧的西周血亲统治地位。由此形成的孔子儒学思想是趋向改革的,所以孔子“无为而治”的“克己复礼为仁”的儒学建政思想,占据着时代的主导地位。 5、儒学的影响作用 (1)孔子民本变革思想影响着那个时代。 孔子的学生曾子指出,做官的离开为民的正路,民心就会离散,做官的应该体贴爱抚民众:“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由此看,孔子创始的儒学,推崇管仲的改革成就,提出“仁”的建政主张,拓开动荡时代国家的建政变革方向。战国的孟子,继承孔子“仁”的学说,明确地提出“仁政”的建政主张,使儒学建政思想成熟。 这里说的继承,是说孟子接受孔子“仁爱”的思想原则,提出“仁义”的,有秩序的管理民众,维护政权权威的“仁政”主张。孟子对孔子的论说有取舍,是剔除糟粕,发展“仁爱”思想的“仁政”新儒学。 《孟子》书,被历代学者认作是“拟圣而作”(赵岐在《孟子题辞》中把《孟子》与《论语》相比,认为《孟子》是“拟圣而作”),是儒学真传思想著述,被朱熹列为儒学四书。 孟子的“仁政”主张是建立在行“仁义”,“民贵”、“君轻”的思想基础上的。认为可以废黜坏的君主,建立好的政权体系(参《尽心下》)。由此,距今两千二百年前孟子的建政学说,肯定政权是人建立的,不是天赐的或者是神授的,因此有着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重大意义,这是儒学具有生命活力的根本原因。在这里,孟子推动“仁政”的核心是强调人的生存权利得到伸张保障,使人民安居的产业能养活家人、养老送终,能接受教育,统治者“与民偕乐”,这才是真正意义的爱护人的生命。人民无生老病死的忧虑,就会服从管理“从之也轻”,实现统一安定的“王道”主张,实现国家的安定团结发展(参《梁惠王章句上》)。 但是孟子的变革思想有着很大的时代局限的保守性。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安居民生的社会规范方向,孟子无奈地回到“乡田同井”(《滕文公上》)的井田制模式,这是孟子儒学当时无法实现仁政的原因。 (2)儒学生出诸子百家争鸣归于儒学。 由于春秋时,诗、书、易、礼、乐等王室官府的学问流散民间,掌握知识的官员成为当时习惯称呼的“儒”者,才使得知识学问成为“儒学”在民间传播。孔子的儒学培养国家管理人才变革社会,学生集散于当时的华夏各地,势必出现地域族群生活环境各异的诸多文化思想流派,探索社会变革的出路前途,提出主张,所以诸多的思想流派与儒学是直接相关联的,是儒学传播基础上形成的,由此促成百家争鸣。 战国儒、墨、杨的争辩,是时代进步变化,需要根据实际需要重新认识儒学文化思想,是层层剔除糟粕,让儒学实际有用。例如墨子时代战国纷乱,抢掠欺诈成风,墨子应时变把“爱”和“利”结合在一起提出“兼相爱,交相利”(《墨子·兼爱》)的主张救世除害;面对战乱的时局无法制止战争,墨子提出“非攻”支持正义的战争,这些实例都是应时变改造儒学。战国后期,儒学弟子韩非的法家主张被秦始皇看重,完成中国早期地域的统一,但是因为抛弃自尧舜禹汤文武传承的亲民仁爱的儒学体系,所以短命灭亡。西汉建立初期,放弃秦朝“焚书坑儒”割断华夏族群文化传统的错误,重视儒学的养民思想,采用孔子“无为而治”有序养民的治政主张,倡导华夏族群安民养民的传承文化,“举孝廉”选官,借势“黄老”治政国家,使得汉初民生得到休养生息,出现“文景之治”的兴盛国势。 由于儒学养民的建政学说实施有效,是成功的,所以汉武帝出于稳固政权、稳固统一的需要,确立“独尊儒术”的文化建政方向;文学博士的推动,使得诸子学说融归儒学,西汉王朝成为中国历史第一个强盛发展时期。这个时期,两汉儒学文人整理古籍,使得华夏儒学文化传统思想得到传承弘扬。 二、儒学文化思想影响着世界的进步发展 1、儒学在亚洲的传播影响。 辽河流域、渤海湾、山东半岛族群联系密切,属古东夷族群。周武王封商箕子于燕山北的辽东地域。因为那里水多,取地名“潮仙(汕)”,被称为“朝鲜”(参《史记三家注·朝鲜列传》)。西汉在辽河流域、朝鲜半岛设置辽东、玄菟(tù)、乐浪、真番、临屯等郡,管辖地往南到朝鲜半岛大同江流域设立郡县,所以儒学思想,传播到辽河流域朝鲜地,对朝鲜地域族群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其中的西汉玄菟郡设有高句丽县。公元14年,从汉朝管辖地夫余族群分裂出的卒本夫余,武装割据西汉属地高句丽县,自称高句丽国,直到内乱,挑起朝鲜半岛战乱,唐高宗于668年平灭割据的高句丽国。两晋时期,儒学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列岛,《论语》成为日本族群的传世经典。孔子儒学同时往越南东南亚地区传播,至今影响深刻。 需要注意的是,高句丽采纳“礼”的制度,只是浮在管理形式上,没有把儒学亲民、养民的“仁德”的思想融为建国的根本,所以高句丽割据立国,统治集团矛盾不断,国内民生不安定,往外战争侵占掠夺,激化族群矛盾,酿成唐朝政府用战争手段平灭高句丽。同样的原因,儒学传入日本,飘浮在形式上,无意识培养“仁德”爱民、养民的建政根本,缺乏和睦相处的秉性,所以日本列岛长期列国林立,战乱不息,对外侵扰,祸害周边族群国家。二战后天皇制度得到约制,但是缺乏“仁德”的秉性,把侵掠、霸占别人看作是生存的正常手段,所以距离儒学“仁”的真谛,有很大的差距,没有养成“孝”、“忠”、“信”、“义”的品德。由此看,日本族群与周边族群实现和睦相处,尚需较长的时间。 儒学文化思想在东南亚传播源远流长,影响巨大。例如新加坡,尊崇儒学,传承弘扬儒学,成为培养社会公德,培养族群道德秉性的根基。原因在于,华人社区推崇儒学的传统教育,使得族群和睦相处,孔子儒学在东南亚取得推动当代社会进步的显著效果,成为主流文化传统。 2、儒学文化思想在西方社会的传播及影响欧洲启蒙运动的效果。 十四世纪,欧洲自意大利发生“文艺复兴”运动,冲击着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堡垒,发生资产阶级革命。1583年9月10日来到中国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学习并且翻译儒学经典四书五经,做出重大的贡献。1662年,法国翻译出版《论语》、《大学》,其后欧洲各国相继翻译出版《四书五经》。 1699年,法国学者白晋认为,“儒学”预示“全球性道德观的可能性;汉字也蕴含全球性语言的希望”。 17世纪末至18世纪末,欧洲形成“中国文化热”,把孔子与苏格拉底、耶稣、莎士比亚并称为影响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人物。美国尊孔子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法国启蒙导师伏尔泰认为,中国文化是对西方文化的巨大冲击,认为中国用完善明智的制度治理国家的时侯,西方尚处在野蛮人的时代,人类的文明是从中国开始的(《伏尔泰全集》第25、27卷),主张每个法国人都应该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霍尔巴赫认为:“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道德结合的国家”,是一个“德治或以道德为基础的政府”(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第452页),明确地提出,要欧洲“移植中国的精神”。 德国莱布尼茨认为,东方的中国是最进步的民族(《论中国哲学》,德顺编《莱布尼兹全集》78—86页)。 魁奈认为,“只有从事农业的民族,才能够组成稳固和持久国家”(魁奈《中国的专制制度》,《魁奈经济著作选集》第406页)。认为中国的政治统治与法律原则,更接近理想的政治模式。 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不看重中国文化,但是他的《论法的精神》肯定中国惩罚腐败的举措,肯定执政具有爱民亲情的举措,肯定引导和鼓励孝道,肯定中国的监察官制度,肯定中国的立法是让人民过互相尊重、承担责任和义务的平静的生活。认为这些制度都是值得肯定的,否则会动摇国家的基础。 1945年,美国汉学家顾立雅在他的《孔子与中国之道》书中指出,启蒙思想家是“用孔子的名字和思想来推动他们的主张”,“在欧洲,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的民主理想的发展中,孔子哲学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通过法国思想,它又间接地影响着美国民主的发展。” 1988年,参加巴黎聚会的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形成共识认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昭示着世界人民需要儒学文化为思想导向。 三、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儒学文化传统 中国儒学的传播说明,孔子儒学不仅是中华民族群优秀文化传统的结晶,而且是拓展人类世界进步发展的宝贵财产。儒学文化传统思想是全人类的财富。中国20年飞速发展的历史,向世界展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巨大动力,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儒学文化传统。 1、以人为本,推动科学发展观,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儒学为基础的传统文化。 儒学倡导“仁义”,倡导孝悌、忠诚、正直的品德,推动“仁政”,旨在尊重人的生命,亲民、养民,保护人的生存权力,以人为本建政国家,由此建立有秩序、能安居,能够和谐相处的生活条件和环境。儒学“仁”的建政主张的最高境界是,自己达到好的生存环境条件的同时,要让周围的人实现同样的生存环境和条件:“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西来的马克思主义认为“首先必须吃、喝、住、穿”这些问题得到解决(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776页),才能够使人得到自由的发展。这就需要推动以人为本的政治,继承儒学文化传统,科学地使马克思主义的西方思想与中国儒学文化传统融合,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而实现尊重生命,保护人的生存权力,“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尧曰》),让每个人得到自由的发展,过和谐相处生活的目的。 2、当今世界趋向国家主权力的增强,中国需要增强国家主权力,保障国家和全中国族群的统一安定,需要儒学为基础的文化传统。 美国是靠军力发展起来的国家,用军力推动美国出现的文化,这是以美国族群利益为中心构建的社会秩序。当今社会秩序,需要把包括海洋在内的整个世界分割成所属的国家,每个国家主权利需要增强。由此美国把军舰开到中国的家门口,日本借力美国侵占中国的领土和海洋,所以中国增强国家军力,具备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安全不受侵犯的能力,是重要的举措。 孔子推崇齐桓公的改革,认为“齐桓公正而不谲(jué)”(《宪问》),所以儒学继承管子壮大国家武备威慑力的举措,认为同时要有充足的粮食,有人民的信任拥护,国家才能存在,“足食,足兵,民信之矣。”(《颜渊》)。孔子明确提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史记·孔子世家》)的主张,国家军力强大才能保护地域的安全和领土的完整统一,才能阻遏侵略,才能保护中华族群在中国的地面得到和谐自由的发展。增强国家军力,才能推动爱民、养民,保护人民生存权力的国家政治,建立起人民信任的政权。 3、重视农业生产,保障和改善民生条件,走共同富裕道路,稳定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需要儒学为基础的文化传统。 孔子认为“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宪问》),重视农业才能建政国家。有发达的农业保证粮食需求,可以使人民安居,各行业会繁荣发达。所以人民有粮安居,就会信任拥护国家,国家就会有足够的力量保卫主权领土安全,国家才能存在。认真的办理国家事务,节约费用,爱护民众,不耽误农业生产:“敬事而言,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这是治理国家最要紧的地方。这样才能保障人民的生活条件,才能保障共同富裕的基础,才能保障社会稳定,才能保障工商业诸方面得到好的发展。人民用度充足,国家才能富有,所以重视农业生产是安邦治国的基本要点。 4、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智慧的公民,提高中华族群的文明素质,让国家政权成为人民信任的凝聚核心,需要儒学为基础的文化传统。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儒学倡导忠孝信义,由此具有“仁德”的好品德。孝悌是忠的基础,忠是孝悌的结果,在这个前提下,才有信任和信用,才有“义”;“信近于义”(《学而》),“义”是守规矩的尽心尽力,是对社会的人生事业忠诚守信用的责任心。儒学鼓励不断的学习,倡导“学而不倦”,主张守规矩有秩序的生活,由此实现“仁爱”的国家管理。因此提出,每个人都应该“克己复礼”。儒学的这些主张,符合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需要,能够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智慧的公民,能够提高中华民族群的文明素质。合理地推动儒学文化传统的教育培养,就能做到爱护人民、尊重人民,实现保护人民自由发展的条件,让国家政权成为人民信任的凝聚核心。 5、建设社会主义的法治民主,让人民当家作主,需要儒学为基础的文化传统。 “为政以德”(《为政》),儒学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前面谈到,儒学讲究维护有秩序的生活,倡导“克己复礼”。但是儒学不维护守旧的秩序,主张根据时代的变化有新的制度适应变革的需要。我们从孔子削夺“三桓”的势力,孟子提出“仁政”的改革主张,明确地提出“民贵”、“君轻”变革社会的倡导,可以看出儒学主张变革社会,推动法治的民主管理。这里的法治主张不是体罚约制民众,而是“小大由之,有所不行”(《学而》),用法的规定约制官员的行为,建立和谐的社会:“礼之用,和为贵”(《学而》)。“礼”的含义是制度,是讲究和谐的法规制度,和谐是大局的根本利益。“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学而》),用法规制度节制官员的行为才能和谐,这是法治的原则,由此才能保护民众的利益得到自由的发展。实现和谐,领导者就应该:“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学而》),勤于做事,谨慎说话,听取批评意见,纠正错误,“不耻下问”(《公冶长》),这就是讲究民主的为官道德。由于用法规节制才能够和谐,所以约制官员的法治民主,才能让民众有产业,有生存地位条件,成为当家的主人。 6、推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建设和谐世界,需要儒学为基础的文化传统。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这是儒学开放豁达,交往融通的基本胸襟原则。由此,儒学文化传统能够推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建设和谐世界。但是处理国家关系,不能“以礼让为国”(《里仁》),应以保护主权利益为绝对原则,否则就会如同李鸿章那样“以礼让”卖国。儒学外交思想建立在国家的治理程度上,国家治理得人民拥护,国外的民众愿意来,“近者悦,远者来”(《子路》),才能有条件建设和谐的世界,这才是成功的自主和平外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