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中秋节,我们该继承什么?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09-11 00:00于哲学网发表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一直被人们誉为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

     

    中秋节是一个具有浓情雅趣的节日,美俗极为丰富。在这个意义上说,过节不仅仅是娱乐、好玩,还是在重温优秀文化传统基础上自我的内在提升。中秋节最核心的文化内涵是祝愿社会和谐进步和家庭团圆幸福。

     

    传统文化的回归需要社会心理的改变,在一些人眼里,中秋节更多的代表符号是吃月饼,只要吃了月饼,就等于过了中秋节。在一部分人身上,甚至有节无节一个样……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很多东西被打上了“功利、实用”的色彩。“传统节日的回归需要人们内心的平静,需要整个社会氛围的改变,这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但并不代表没有希望。”有专家认为。

     

     

    嫦娥奔月图

     

    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天上明月,人间情怀,中秋明月这一特殊天象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月亮节、团圆节。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如宁波、台州、舟山,这与方国珍占据温、台、明三州时,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袭击而改“正月十四为元宵、八月十六为中秋”有关。此外在香港,过了中秋兴犹未尽,还要在十六夜再狂欢一次,名为“追月”。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中国的所有传统节日中,中秋节有着特殊的色彩,“每逢佳节倍思亲”就特指中秋。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把月亮写得如老友般可亲,苏轼《水调歌头》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成为千古绝唱,使“余词尽废”。

     

    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近了。

     

    中秋节在农历八月十五日,它源于周代秋分祭月习俗。宋代吴自牧《梦深寻》卷四有如下记载:“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据说唐朝时,唐太宗李世民为征讨北方突厥,平定其屡次的侵犯,令手下大将李靖亲自率部出征,转战边塞,结果屡建奇功。八月十五这天凯旋归京。为了庆祝胜利,京都长安城内外鸣炮奏乐,军民狂欢通宵,当时有个到长安通商的商人特地向皇上献圆饼祝捷。太宗李世民大喜,接过装潢华丽的饼盒,取出彩色圆饼,指着悬挂在天空的明月说道:“应将胡饼邀蟾蜍(即月亮)。”随后将圆饼分给了文武百官。从此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流传了下来。

     

    追溯月饼的历史,另有其说。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我国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此乃我国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后来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曰“胡饼”。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民间有了从事生产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才在民间逐渐流传。当时心灵手巧的饼师,把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更受人青睐的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清代月饼的制作工艺有了较大提高,品种也不断增加。

     

    传说清朝乾隆皇帝登基以后,为了寻找亲生父母,曾六次下江南,有一次,他巡游杭州,寻找到了自己的亲生母亲,此时正值中秋,乾隆的母亲看见了自己的儿子非常高兴,亲手做了圆圆的甜饼给乾隆吃,乾隆一边赏月,一边品尝母亲做的甜饼,连声称赞:“好饼好饼,中秋良宵,中秋良宵也。”从此甜饼成了月饼,中秋赏月,吃月饼成了亲人团圆的象征。

     

    中秋节传承下来的最浓重的思想应该是团圆

     

    中秋节除了月饼,还会剩下什么?记得儿时,每到中秋节,入夜后,圆而明的月亮挂在天空,在院子里放上一张小圆桌,在小圆桌上恭恭敬敬地放上两个盘子,一个盘子内摞上两个每个切成八块儿的月饼,一个盘子内放上摆成锥状的果品,开始敬月奶奶。我和妹妹坐在明亮的月光下,仰望明月,欢快地唱着早已学会的儿歌:“月奶奶,黄巴巴,爹织布,娘纺花,买个月饼哄娃娃;爹一口,娘一口,咬住娃娃脚指头。”

     

    如何拯救节日,弘扬民俗习惯,归还节日传统文化内涵,这些已经成为我们迫切需要思索的问题。中秋月圆,无论在世界哪个地方,只要是中国人,都会中秋赏月,遥望,相思。历史上屈原怀才不遇,惨遭流放,月光之下,“天问”之悲唱,李白把酒问月感慨人生之短暂,李煜对月寄托亡国之哀思,李清照思念夫君盼鸿雁传书盼到月满西楼……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这就是中国人在月亮之下表达情感,诉说着世态人情之心音,中国人始终把自己人生福祉建立在现世的人伦之中,建立在可观、可感的自然景物之中。

     

    现代人过中秋节,就只剩一个吃月饼了,再看不到祭月拜月、耍满天星、摸秋、演皮影戏这些节目了。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说,节日被商家包办,沦为美食节、购物节、旅游节,失去了它原来的味道。他认为,过去中秋节吃的月饼包装很简单很朴素,但负载的美好愿望和生活理想很珍贵,现在的月饼虽然被包装得精美、豪华,却渐渐变成了纯礼品,这些礼品又被负载了另外的内容,比如利益、交换等。这些世俗的东西融入月饼中,就把节日那种朴素的美好东西冲淡了。

     

    今天经常提起的传统节日危机,事实上是自身文化传统断裂所致。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它是一个民族身份的象征。传统节日蕴含的价值理念和取向是保持一个民族国家文化自信和自觉的核心要素,要想在现代化浪潮中保持文化的民族性和强势地位,充分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十分必要。中秋节传承下来的最浓重的思想应该是团圆——小至家大到国,这也正符合当代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

     

    有社会学、民俗学专家呼吁,淡化传统节日就是淡化民族认同。传统节日并不是简单的农业文明或工业文明的遗传,而有许多人心灵深处共性的东西在里面,比如重阳敬老,这些人类灵魂深处的东西,绝不是可以轻易被“现代化”的!

     

      原载于《档案大观》2008912380期一版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