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艾尔曼:汉学家还是发烧友?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09-01 00:00于哲学网发表

 

 



    《上海书评》810刊发了美国汉学家艾尔曼的访谈。艾尔曼在此篇访谈中对中日甲午战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通观艾尔曼的说法,有些缺乏史实依据,有的甚至可谓胡言乱语。限于篇幅,仅举两例。

     

       一、艾尔曼说:“当时……日本的海军力量相对集中,可以把所有的战舰集结在一起,和李鸿章的北洋水师对抗。中国的海军则分成了四个部分,有北洋水师、南洋水师、福建水师和广东水师;而在18831884年的中法战争中,北洋水师没有支援南洋水师,所以到了甲午战争时,日本人吃准了北洋水师必定孤军作战,南方的水军不会来增援。当时中国海军共有六十艘战舰,都比较先进,有的是法国造的、有的是德国造的,如果中国海军全部集结起来,日本人绝对没有办法赢。”

     

      从这段话,就可以看出艾尔曼对甲午战争的历史相当无知。清朝的海军名义上确实分成北洋、南洋、福建和广东四个部分,但是福建水师在1884年中法马江海战中就几乎全军覆没了,此后一直未能恢复元气;几个月后,南洋水师也被法国舰队重创,此后长期未购新舰,即便在其全盛时期,总吨位也仅两万吨,绝大多数还是中国自造的木壳战舰(部分有铁胁),就算全数拨归北洋,又能起多大作用呢?(实际上,中法战争期间,北洋水师的超勇、扬威二舰曾增援南洋水师;而北洋的很大一部分中高级将领,如邓世昌,是从南洋调去的,两洋虽有派系之分,但也不至于完全隔绝。)至于广东水师就更荒诞了,它听上去有三十七艘战舰之多,总吨位却只有1.1万吨,可见绝大多数都是只适于内河或近海巡防的炮舰、鱼雷艇之类,其中比较像样的广甲、广乙、广丙三舰,后来确实如艾尔曼所“要求”的,调归北洋节制了,结果呢?都在黄海海战中一触即沉。

     

      中国是个幅员辽阔、海岸线漫长的国家,打再大的仗也不可能倾全国之力,因为其他那么多地方你也得守啊!要是如艾尔曼所说,集中全部清朝海军去跟日本拼命,那对广东、福建虎视眈眈的法国人怎么办?南洋水师有拱卫上海、南京等地的重任,也不守了吗?黄海海战的爆发时间有其偶然性,即便以今天海军的高速机动能力,仓促之间也是不可能大规模驰援的,于是只剩下一个办法:放弃其他海岸线,把所有海军划归北洋,然后耐心等候日本挑好日子来挑衅……这现实吗?

     

      看来艾尔曼不仅对历史,而且对军事和政治都够无知的。

     

      二、艾尔曼还说:“她(中国)的失败跟十七、十八世纪的制度没有关系,她失败是因为没钱了,船太重,炮不够快等等这些很具体的问题。”

     

      单凭这句,这个艾尔曼就堪称“可怕”。

     

      稍微了解一点晚清历史的人都知道,甲午海战中大出风头的日军快速巡洋舰吉野号,本来是李鸿章为北洋水师订购的,但是事到临头清朝拿不出钱来———钱不是被贪污了,就是被拿去盖园子过大寿了。是啊,甲午打败仗,是因为“没钱”、“船太重”、“炮不够快”,可是那又是什么造成的呢?不是烂到根的制度是什么?战争当然有偶然性,可是一个历史学家,怎么可以将历史完全归因于偶然,而将制度和文化问题一笔勾销?

     

      “至于近年号称于中国经学史有独创见解的某些外人著作,在我实在不敢恭维,以为只好称作增懵。”朱维铮先生这番话所指的,大概也包括了这位写过《从理学到朴学》的艾尔曼在内的吧。从这篇访谈看,艾尔曼要为他“热爱”的“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辩护,于是用历史上中国的强大,来证明中国的文化、制度都没有问题,因此晚清的惨败就只能是一些“具体问题”偶然作用的结果了。这是多么缺乏历史观念、辩证观念的一种思维方式啊。

     

      在我看来,艾尔曼与其称之为“汉学家”,还不如说他是“中国文化发烧友”。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