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北京奥运还世界一个斯文载道的文化中国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08-27 00:00于哲学网发表

 

 



    北京奥运会,奥林匹克运动的盛典,这是从未间断的五千年文明的盛装,这是东西方文化亲密接触的盛会,这是传承与创造、交流与碰撞、沟通与理解的文化盛宴。

     

    没有人愿意错过这样一个享受盛宴的机会。来自世界各国的运动员和游客,兴致勃勃地欣赏了这一迷人的场景:世界的,东方的,中国的,诸多元素融合;具象的展览,抽象的艺术,静态的器皿,活态的生活,多种形态并存并列。在主动的对接和充分的阅读中,中国文化经历了一场魅力和实力的大考。在视觉的盛宴和艺术的盛会中,北京奥运的“中国元素”让世界惊叹。

     

    北京2008年第二十九届奥运会,是中国文化大书特书的舞台,“人文”二字高高举起。

     

    打开“中国画卷”,还给世界一个斯文载道的文化中国

     

    200888日,“鸟巢”的夜晚是奥林匹克的夜晚,也是中国故事的夜晚。这个夜晚展开的中国画卷丰厚绵长,引人入胜,刷新了世界的记忆。世界看到了日晷,看到了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指南针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四大发明,看到了戏曲、太极拳承载的中国美学,看到了丝绸之路的恢弘博大,看到了巨大的舞台上孔子的3000弟子手持竹简高声吟唱,看到了贵宾手中的中国纸扇上描绘的万里长城,看到了897块中国汉字字模依次凝聚的三个“和”字……

     

    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和为贵”的人文理念,中国文化的典型符号,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高调“出演”,既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字的魅力,也让世界看到“和”字文化散射的东方文明的价值追求。以“和”为核心,五千年传承不断的中华文明,在其后的15天,通过更加丰富和细致的主题,从表演艺术到造型艺术、生活艺术,从宏大叙事到细节陈述,“中国”元素一一展陈:

     

    囊括京剧、川剧、越剧、昆曲、黄梅戏五大剧种7台大戏和若干著名剧目折子戏的“雅韵流芳——中华戏曲奥运展演”,33位中国戏曲梅花奖获得者轮番献艺,极度浓缩了中国戏曲文化的精华。奥运村的“中国故事”,剪纸、绘画、泥塑等东方艺术形式应有尽有,56个民族的智慧结晶济济一堂。500多个主题各异的文化广场,民族歌舞、美食小吃、手工制作精彩纷呈,各展所长。200户各持专长的老北京艺术家庭,“冯三杏面人、糖人”、“郝福田风筝”、“聚元号弓箭”、“赵永歧京剧泥塑脸谱”……民间艺人质朴的匠心令人驻足流连,他们是“绝活”,是“遗产”。

     

    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方寸之间融合了中国书法、印章、舞蹈、绘画艺术,启迪自由的想象空间,创意灵动。奥运会项目指示标志,“篆书之美”将35个项目表现得惟妙惟肖,中国书画和中国文字的独到不言而喻。“国之重器”更是承载了五千年中华文明的记忆。中国科学技术馆每日向中外游客开放展示中国古代发明创造的“奇迹天工”,3000平方米的展示大厅汇聚了“司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宋版《资治通鉴》等“国之重器”,模拟场景直观地再现了古代中国的科技发展和实践应用。

     

    北京奥运会是契机与平台,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以及“和平、和美、和谐、和合”,还有“和为贵”的思想融入现代奥林匹克精神。这是中国文化对奥林匹克文化的重大贡献。

     

    打开“中国画卷”,还给世界一个活力充溢的文化中国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对许多西方人来说,东方文化往往意味着古老和神秘。然而,北京奥运会呈现给世界的不只是这些。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他们看到了一个充满激情、活力四射的现代中国,也是真实的中国。

     

    奥运期间的北京,精美的剪纸不仅是贴在玻璃上的窗花,还是一把巧剪创造的生命;喜庆的中国结不仅是赏心悦目的挂饰,还是穿针引线成就的精灵;丰富的广场演出不仅有专业艺术团体的精彩表现,还有普通市民的秧歌腰鼓……历史的悠久并不意味着故纸堆里的陈旧,真正活态的文化,才是最鲜活、最有感染力的。

     

    中国文化的展示,不仅仅是让老外逛博物馆,也不仅仅是舞台艺术的展演,更要让他们走进中国老百姓的寻常生活,让他们在和中国老百姓面对面的交流中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和风俗,从而互相了解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民间文化交流”,让中国人用生活细节言说中国文化的美。这种言说,不紧不慢,闲适自然,却又意韵深远,回味无穷。它让中国故事被充分、具体、纵深地阅读。

     

    在民间阅读中,一个细节,一次共鸣,就是文化沟通最好的形式。

     

    在北京奥运期间,598户“奥运人家”提供了726间客房接待中外游客。走过银锭桥,顺着什刹海一路向南去,不多会儿就到了南官房胡同,不时有载着外国朋友的三轮车迎面过来,车夫熟稔地讲解着胡同与四合院的点点滴滴。南官房胡同39号是首个被授予“奥运人家”青花瓷盘的家庭,在这里住的游客可以触摸百年历史的雕花卧龙,坐一坐太师椅,聆听木架上铜盆的清脆声音,还可以逛胡同,吃小吃,淘淘宝,唠唠老百姓的家长里短,感受真实的活态的中国生活、中国文化……来自荷兰的奥帆赛志愿者罗夫入住青岛的志愿家庭后,感受中国家庭的天伦之乐之余,还体验了京剧票友的戏台生活,穿蟒袍,锁玉带,抬步,正冠,捋髯……对于罗夫这样的外国人来说,看中国,不再是雾里看花,而是走进去体味和记忆。

     

    在美国MSNBC89日的奥运报道中,7条点击率最高的新闻专题,有两条是北京的小吃、北京的三轮车。介绍北京小吃的短片中,镜头伸向王府井的美食一条街;介绍北京三轮车的短片里,主持人亲自试踩,将观众的视野从赛场转移到体现古老北京风貌的什刹海一带。

     

    世界关注的不只是赛场和金牌,他们在认识今日的北京,真实的中国。

     

    打开“中国画卷”,还给世界一个自信不骄的文化中国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用恢弘巨制,从容不迫地演绎着中国文化和中国气派。文字、戏曲、武术……具有代表性的中华文化符号,被广泛地使用、大胆地使用、创新地使用,精美绝伦的中国画卷不禁令世界动容。BBC主持人休·爱德华兹在开幕式直播时评论说,开幕式充分显示了中国人的自信。

     

    怎样才能让世界理解并接受中国文化?奥运会是东道主文化的展示舞台,在北京奥运会短短的16天里,中国文化无论大小不分厚薄,努力原汁原味向世界呈现五千年的积淀,努力还原真实完整的中国文化。这是中国文化自信的体现。

     

    文化,有异曲才有同工,有异趣才有审美。

     

    北京奥运会上,加拿大代表团服装设计时选取中国五行“金、木、水、火、土”的灵感,融合了加、中两国的许多象征元素。新西兰、德国等也都在服装中添加中国文化元素,还选用汉字书法书写自己的国名。德国运动员在T恤上面精心设计了一条极具中国特色的龙。“加油”,这个极富个性意味的词语,也成为赛场看台上外国观众竞相学说的中国话。

     

    不只是几句中国话,不只是几座四合院的开放,不只是几种手工艺的呈现,不只是几场展览几场演出的举办,中国文化的自信在于努力还原真实的文化生态。祥云小屋里,从北京小屋的抖空竹到山东小屋的潍坊风筝,由江苏小屋的昆曲漫唱到上海小屋的音乐流淌,中外游客就此走进了浩瀚中国的区域文化生态,走进了有故事的中国,走近了故事的主人公。

     

    通过这些流动的文化生态,中国为世界提供了审美样式。世界的欣赏和认同,提高了中国文化的自觉和自信,文化遗产得到更加积极的保护,具有更加普遍的文化价值。

     

    打开“中国画卷”,还给世界一个创新开放的文化中国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前一天,希腊自行车爱好者瓦西里斯万里走单骑,从雅典卫城行至北京。一年前曾来过中国的这位希腊小伙子由衷赞叹:“今年再来,变化真的太大了!”这是一个外国人在关注奥运、聆听北京后发出的声音。

     

    中华民族的文化是斯文优雅的,也因与时俱进而容光焕发。丝竹声声与宏大交响在这里交织,水袖髯须与经典芭蕾在这里争艳。奥运的五环下,中国传统文化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彰显出创新的魅力。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灯光、舞美的科技含量之高,规模之大,表现形式之创新、之独特,已经赢得了世界的普遍敬意。五千年的文明,正在用世界能够读懂、接受和理解的方式言说。故宫用一本《将紫禁城带回家》的导游册与一支语音导游“妙笔”,向包括萨马兰奇在内的所有探访者讲述紫禁城的历史和文化。借助现代媒介,世界对中国文化的探访,不再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人们从细细品味开始中国文化之旅。

     

    开放的中国,主动传播中国文化,也积极吸收世界文化。16天里,世界文化的图景在此隆重上演。“2008北京奥运会重大文化活动”汇集了五大洲的精彩艺术,从埃及开罗歌剧院的《阿依达》到希腊国家话剧院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美国百老汇音乐剧《发胶星梦》,从莎拉·布莱曼到安德烈·波契利的演唱到古巴芭蕾舞团的演出……接蹱而至的“国际经典”凸显了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也凸显了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生机与活力、博大与包容、热忱与友善。

     

    历史悠久的奥林匹克运动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在短短的16天里进行了一次伟大的握手,世界文化与中国文化也神会于此。

     

    在文化的平台上,中国展现给世界一个真实完整的中国,世界还给中国一个沟通理解的世界。北京奥运会,为中国文化和世界的沟通,提供了一个起点,而不是终结。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