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张胜利:中国武术何去何从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08-20 00:00于哲学网发表

 

 



    现在,套路竞赛武术元素越来越少,体操化的痕迹越来越重;散手竞赛也快要成了“拳击加腿法”、“自由搏击”。

     

    中国武术是中华众多优秀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伴随着中华文明史不断发展、不断改革、不断完善,经久不衰,一路辉煌,一路辛酸,一路悲歌走来,具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生存韧性。

     

    中国武术只在中国独有,其他民族不能产生。这是因为它是在中华文化的总体氛围中孕育、产生、发展、衍化的,是与中华文化的大背景相对应的,是有血脉关系的;反过来,中国武术对中华民族也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成为中国、中华民族的象征和代名词之一。

     

    “武以载道”,中国武术的灵魂包含“技艺”和“文化”两个部分。不同于一般的传统文化,武术既有“有形”可供真实操作的“外壳”,又有深奥“无形”的思想文化内涵存在。就“技艺”而言,是将人体能力发挥到极致的探索,是一种克敌制胜的手段;就“文化”而言,则不单纯是一种武打之术,表达和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理念。

     

    正是基于这样深厚的文化底蕴,才形成了由众多门派构成的中国武术。

     

    在上世纪80年代全国武术挖掘整理中,以“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为准绳,确定了我国计有129个拳种,1000多个套路,10000多个功法,其丰富性可见一斑,更不用说改革开放以来创新发展的新流派、新功法。综观之,中国武术,博大精深。

     

    但是,武术讲究师徒相传,必须几十年如一日,亦步亦趋地跟随、揣摩、演练,然后才能继承。由于现代社会环境的变化,传统武术遇到了后继乏人的尴尬。随着老拳师的相继离世,一些拳种因后继无人而消失。

     

    面对这种状况,我们的对策是推出脱胎于传统武术的竞技武术,以此带动和振兴中国武术。但是,由于竞技武术日渐偏离武术的本质,它的危机早已凸显出来。

     

    目前,竞技武术中套路和散手两种形式并存,但它们都没有很好地保持中国武术的本质特征。“击”和“舞”是中国武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但是,竞技武术使两者的分化愈来愈明显,切断了两者间的密切联系,成为毫无关联的两个项目——套路和散手。练套路的上不了擂台,不会“击”;练散手的只能对抗,“舞”不了。中国传统武术家是“击”和“舞”不分家,既能“舞”又能上擂台的。

     

    现在,套路竞赛武术元素越来越少,体操化的痕迹越来越重;散手竞赛也快要成了“拳击加腿法”、“自由搏击”。这种情况的出现,不是武术界所希望的,这是竞技武术比赛规则造成了武术畸形发展的结果。

     

    即便从竞技武术进奥运的目的来看,也有诸多问题。

     

    竞技体育的灵魂和特点就是竞争,它有自身的规律和内在的属性,一方的胜利即他方的失败,这种排他性是由目标的惟一性所决定的,也是现代人竞争意识的形象表现。

     

    而武术套路竞赛和体操、花样滑冰等项目一样,以评分的方法进行比赛,这无疑使武术中最有魅力的成分——竞争双方之间的相互搏斗和各派之间的实际较量在很大程度上消失了。

     

    体育主管部门意识到套路竞赛的不足,推出了竞技散手。但散手不论形式、内容,还是竞赛规则等,都接近于西方的拳击和其他搏击项目,没有树立一个明确区别于西方搏击的特征性的形象符号。上述种种,都不利于竞技武术进入奥运。

     

    竞技武术犯了把武术仅看作一项体育运动的错误。社会发展到今天,中国武术更多属于文化的范畴,武术的发展不能仅仅被看作是一项体育运动的发展而应看作是文化的传播。

     

    让中国武术走向世界,这是一句老话,但如何才能让中国武术走向世界却是一个问题。这不仅是武术人应该考虑的事情,也是中国文化人应该考虑的事情。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否能打破隔膜和屏障,被另一个民族所接纳,关键在于是否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这种文化是否有用,这是最直接和最根本的,而武术恰恰最具备这一特质。中国传统武术是集养、练、打、医于一体的高级运动形式,在养生中求技击,从技击中得养生。这种发自于内在的调节更符合人对“自然”的要求,能最大限度地开发人体的潜能。

     

    二是是否与人类发展的需求同步。当今世界,和谐成为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而武术正是在“矛盾中求发展的一种和谐的身心运动”,以“以武演道”的手段和方法,达到“追求和谐”的目的,其中包含着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审美观念、心态模式、价值取向、人生观和宇宙观。如果我们牢牢抓住这两大灵魂,中国武术走向世界的步伐将会进一步加快。

     

    “千古不绝精武魂,惟有武术真国色”。时代的要求、武术的本质都决定了中国武术的传播必然将以文化的传播为核心,这是毋庸置疑的。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